免费下载!
[!--downpath--]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1.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独立于物体而存在; 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所研究的物体都是受力物体。
2、力形成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 物体之间必须有交互作用(不需要接触)。
3、热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是施加力的物体,也是受力的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态← →静止,快←→慢,方向变化) ③力可以使物体变形。 (不能说改变变形或者物体的变形发生变化)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会影响力量的效果)
5、力(F):国际单位为牛顿(ton),符号为N; 两个蛋黄对手的作用力约为1N。
6、力的表示有两种:力图和力图
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宽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与光相同,这种方法称为理想模型法)
7、公式为:某一点、两条线、三个固定比例和四个截取线、五个末端尖、六个锐利的大小写边缘。
注:①力示意图与力图相比,缺少绘制比例尺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只表示大概意思,没有详细图;
②同一图中,若有多个力,应共用一个共同的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作用点必须在受力物体上,且通常取中心。)
③线段的宽度没有半格,也没有格子,也就是说至少有2格,而且是格子的整数倍。
8、物体在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称为弹性变形。
形成条件或依据:①物体是否直接; ②接触点是否有相互挤压、拉伸。
9、弹力大小:F=kx 其中F:弹力; k:刚度系数,与物体本身有关; x:变形量,即变形后的宽度与原始长度之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弹力大小和变形有关。 变形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反比。
10、弹力方向:与受力物体变形方向相反; 常见的弹力包括压力、拉力和支撑力。
11、弹簧测力计又称弹簧秤,可以测量重力和拉力。
其使用方法是:①看(阻值)②确认(分度值和单位)③调整(调零,然后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④测量(分度值和单位)拉力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⑤ 读数(视线垂直于刻度盘) ⑥ 记录(+单位) 这些科学方法称为“换算法”。
用这些方法制成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力表等。
注意:施加到弹簧计的力不得超过其阻力。 否则会损坏仪表。
12.重力(G):由月球引力形成的力。 任何靠近月球的物体都有引力。 万有引力的施力对象是月球。
重力大小G=mg 其中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的重力为9.8N。
重力方向:垂直向上(垂直于水平面),【非垂直向上(垂直于受力面)】其应用是检测墙壁是否垂直,表面是否水平。
重力作用点→重心: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称为重心。 玉规则物体均匀外观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正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中点一样,球的重心在其中心。圆形单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处
13.失去重力会发生的现象:(只要求写出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两种情况)
①投掷的物体不会掉落; ②水不会从高处流向低处; ③大气不会形成浮力。
14、摩擦力(f):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它们即将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形成限制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摩擦力。
(2)分类: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和动摩擦,动摩擦又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 f 滑移=μN。
其中,f slip:滑动摩擦力; μ:摩擦系数,与物体本身的粗糙度有关; N:压力(水平面上的固体,压力=重力)
(4)滚动摩擦力的大小还与物体的粗糙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同一条直线上的外力的大小。
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⑴确定研究对象 ⑵找到参考物体(施力物体) ⑶假设f不存在,则物体相对于参考物体⑷f的运动与假设的运动相反。
15、摩擦力的应用:
(1)理论上,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减小压力、粗糙化接触面、变滚动为滑动。
(2)理论上减少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将接触面相互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
16、如果一个力所产生的疗效与两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疗效相同,则该力称为这两个力的合力。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种力的作用,所形成的疗效可以用一种力来代替,这样能够代替两种力发挥疗效的力就称为物体的合力。两种力量。 求两个力的合力称为力的合成。 这些方法称为等价替换法。
17、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的倾角有关。 倾角越大,合力越小; 倾角越小,合力越大。
因此,当力的方向相反(180°)时,合力最小,即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 当力的方向相同(0°)时,合力最大,它是两个分力之差。合力的方向与任何一个力的方向相同。
18、牛顿第一定理:所有物体在不受力时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牛顿第一定理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总结出来的
(2) 由于不存在力,因此实际上F=0,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牛毅解释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诱因,非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诱因。
19、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注:(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m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力的大小、是否在运动、运动的速度等有关。
无关紧要。
(3)惯性不是力,所以不能说惯性力深受惯性影响并在惯性作用下。应该说是因为习惯
性或惯性
20、惯性现象的解释步骤:
(1) 物体之前处于哪种状态; (2)哪一部分在外力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
(3)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最终出现什么现象。
2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2、二力平衡: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若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为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2、一对互斥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一对互斥力:异质、共线、等大小、反向; 一对平衡力:共体、共线、等大小、反向 关键是力的物体是同一个物体
23、压力: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称为压力。
压力的大小:固体置于水平面上,F压力=G
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体受压点:在被压物体表面(画受力示意图时要注意)
右图突出显示了质量为 G 的物体静止在接触面上时各种情况下的压力大小。
25、浮力(P):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称为浮力。 表示压力的影响。
单位为帕斯卡 (Pa)、百帕斯卡 (hPa)、千帕斯卡 (KPa) 和兆帕斯卡 (MPa)。
定义:P=F压力/S标(P:浮力(Pa) F压力:压强(N);S标:受力面积(m
2)1Pa=1N/m2 由定义推导出来的这些公式称为比值定义法; 过去,速度和密度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
注:S表示受力面积≠表面积≠接触面积
26. 帕斯卡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 报纸平放时,椅子上的压力约为0.5Pa。成人躺下时地面上的压力
强度约为:1.5×104Pa。将猕猴桃种子平放在手上,约为20Pa; 化学意义是1平方米的表面积
产品上的压力为20N。
27、减小浮力的方法:①F压力→,S受↓可以↑P ②S受→,F压力↑可以↑P③同时↑F压力,↑S受可以↑P。同理,浮力可以依次减少。
28、液体浮力形成的原因: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
29、液体浮力:p(Pa)P=ρ液体gh(ρ液体:液体密度(kg/m3);h:深度(m)[液体表面到所需点的垂直距离]); 从式子中可以看出,液体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底部面积和形状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0、液体浮力定律:
(1)液体在容器底部和测量壁上有浮力,液体内部在各个方向上都有浮力;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的浮力相等;
(3)液体的浮力随着深度的减小而减小;
(4)不同液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1. 估计压力和浮力的常用方法:
①固体:先计算压力,然后通过P=F压力/S计算浮力(固体放置在水平面上,F压力=G)
②液体:先用P=rho液体gh估算浮力,再用F压力=P×S估算压力。
32、特殊情况:
①P=ρsolid gh 也适用于固体,但要求固体放置在水平面上,并且上下厚度相同。
②F压力=G也适用于液体,但要求液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且上下厚度相同。
33.液体压力和浮力的特性
35、连接件定义:下端敞开、上部相连的容器
原理:当连接器内放入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的液位保持相等; 如窑炉水位计。
36、帕斯卡原理:加在封闭液体上的浮力可以通过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而不发生变化。 如车辆液压千斤顶、汽车液压制动系统、叉车等都是液压技术的应用。 (适用于静态液体和湿度、体积无变化的静态二氧化碳)油压技术可以无噪音地放大力,放大倍数由活塞面积的倍数决定。 公式为F1/S1=F2/S2,即F2=S2/S1×F1
37.固体(尺寸恒定)传递压力,液体(尺寸恒定)传递浮力,所以估算时,固体先估算压力,液体先估算浮力
38、大气浮力: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称为大气浮力,简称大气压力,通常用p0表示。
说明:“大气压”和“气压”是有区别的。 大气压是指二氧化碳与空气直接相连的浮力,即空气浮力,而气压是指二氧化碳浮力的一部分; 例如高压锅中的压力——指的是二氧化碳浮力的一部分。 高压锅外部的大气压。
形成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具有流动性。
39. 两个重要的实验:
① 马格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浮力的存在
②托里拆利实验:不仅证明了大气浮力的存在,而且精确测量了大气压力值:760mm水银柱高度,即P0=ρ液体gh=1.01×105Pa(1个标准大气压下≈1.)
40、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浮力,空气中一点的浮力各个方向都相等。 大气压随着海拔的降低而降低,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阴天气压高于晴天,冬季高于夏季。
41、流体液体和二氧化碳也称为流体。
42、伯努利原理:流速高的地方流体的浮力小,流速小的地方流体的压力大。
客机升力形成的原因:空气在客机机翼上下表面形成的压力差。客机升力形成的过程:
机翼形状的上下表面不对称(凸形),使得上部风速高,浮力小,下部风速低,压力强,因此两者之间存在浮力差。翼型的上下表面,然后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升力。
43.所有溶解在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二氧化碳)垂直向下的力,称为压力。
方向:垂直向下; 受力对象:液(气)体
44、压力形成的原因(本质):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下的压力小于向上的压力,上下的压力差就是压力。
45、压力形成的根本原因:液体(二氧化碳)有重力
46、阿基米德原理:溶解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下的压力,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即F float = G row = ρ 液体V row g。 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压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并与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深度有关沉浸等是无关紧要的。
48、生活施加压力:
①蒸汽:通过使其中空,减少沸水的体积,降低压力,达到悬浮的目的;
②潜水艇:利用水箱注水和放水来改变自身重力而上浮和下沉;
③热气球和摩托艇:借助密度比空气低的二氧化碳,改变气幕中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改变自身的体积,进而改变其所受到压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升力。
49、估算压力法:
①(二次)称重方法:F浮子=G物体-F拉力(借助弹簧测力计测量压力)。
②压差法:F浮动=F下-F上(用压力求压力)
③ F float = G row 或 F float = ρ V row g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压力,当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使用)
④平衡法,F浮子=G物体(浮起或浮起时求压力;)
50、压力估算方法总结: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仅适用于特殊情况,因此通常只有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可用于估算压力,并且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不同。 第三种方法只适用于悬浮和漂浮,第四种方法任何时候都适用。
通常估算过程如下:
(1)根据ρ液体与ρ物体之间的关系确定物体的状态。 如果是悬浮或浮动重力与弹力知识点,则首选第三式。 如果第三式不能解,则选择第四式。
(2)如果有“沉浸”这个词,首先想到的是V row = V
51、功(W):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方向经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单位:1J=1N·m
也就是说,影响工作的两种激励是:
① 力作用于物体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连接的距离; 如果其中一项为 0(产品均为 0),则所做的功为 0。
52、不做作业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不动(无S);
②不做功利用惯性运动(无F)
③ 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则不做功。 (无S)
53.功率(P):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它是一个表示做功速度的数学量。 (定义式) P=W/t 推论式P=F·V。 单位:瓦(特),符号W与千瓦(KW)和兆瓦(MW)1MW=103KW=106W1马力=735W功率和速度的比较类似。
54、能量:只有物体能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有能量。 该单位与工作单位 J 相同。
理解:①能量代表物体做功能力的化学量; 能量可以通过做功的大小来判断;
②“能做功”的对象不一定“做功”,也不一定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
例如:山上静止的石头有能量,但不做功。 它也不一定是工作。
56、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也称为机械能。
认识:①具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②具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③ 动能和势能
物体具有机械能。
57.动能与势能的转换:动能
58、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原因和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原因,然后看动能和势能如何变化。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发生变化重力与弹力知识点,减少它的方法之一就是物体的能量必须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物体动能的减少往往伴随着其动能的减少)势能)
59、杠杆:在力的作用下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杆称为杠杆。
60.五个要素——杠杆的组成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转动的点。 用字母 O 表示。
② 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④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注:①功率和阻力是相对而言的,无论是功率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所以分析时,如果无法确定功率和阻力,可以随机选取一个,对研究问题;
②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的作用线就是图中力的方向)
③动力和阻力相对于支点“O”的旋转方向相反(或简写为:同侧异向、异侧同向)
61、杠杆平衡:杠杆静止或匀速旋转的称为杠杆平衡。 (静止时倾斜也称为平衡状态)
62、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或F1/F2=L2/L1
63、杠杆分类:①省力杠杆:L1>L2→F1
②L1
没有一种杠杆可以既省力又省距离。
注意: ⑴判断一个杠杆是省力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或者做杠杆平衡问题时,必须通过杠杆的力臂来判断。
为了掌握力臂的关系,最好先画出杠杆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显示出支点、力臂和阻力臂以供判断。
⑵力臂画公式:一是找一个点(支点),二是画一条线(力的作用线,也就是图中力的方向),三是做垂直线段(使通过支点与力的作用线垂直的线); 垂直线段的宽度即为力臂。
(3) 最小动态力的计算:
① 先求最大功率臂: a:确定功率作用点,从支点到功率作用点的线段长度即为最大功率臂;
b 当动态作用点未确定时,应看杠杆的哪一点距支点最远,则该点到支点的距离最短
大动力臂。
②再画最小功率:通过功率作用点画出最大功率臂的垂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功率方向。
64.滑轮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有固定轴的滑轮。
② 本质:平衡杠杆
③特点:采用定滑轮既不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2、动滑轮:
①定义:与物体相连接的滑轮。 (可以上下连接,也可以左右连接)
②本质:动滑轮的本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省力杠杆的两倍。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节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架
①定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架。
②特点:采用滑轮架,既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方向。
65、滑轮架的组装方法:首先根据公式S=nh或n=(G物体+G运动)/F计算绳索的股数。 然后遵循(绳子固定端)“偶尔固定”的原则。 根据课题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66、工作原理:
1、内容:使用机械时,人所做的工作不会比直接手工完成的工作多;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节省工作量。
2. 说明:(请注意如何描述理想情况工作原理?)
① 工作原理是一般推论,适用于任何机器。
②工作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必须花距离才能省力,必须努力才能省距离。 它既省力又省距离。
没有机械。
③使用机械似乎并不省工,但人类仍然使用它,因为使用机械可以节省劳力(拉架、斜面)或距离(鱼竿),还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 ,这对人类是有益的。 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④我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理想机器(忽略摩擦力和机器本身的重力)。 理想的机器:使用机器时,人
他们所做的功(FS)=用手直接对重物所做的功(Gh)
68、机械效率(η): ⑴有用功(W有):人们需要做的功,即人们为实现目标需要且必须做的功。 ⑵额外功(W量):人们为了达到目标不需要但又必须做的功(主要是克服机器本身重力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⑶总功(W总量):W有和W量和。 ⑷η=W有/W总计×100%
69、垂直方向:F=1/nG 总计=1/n(G物体+G运动) S=nh
η=W有/W总计×100%=G物质h/FS×100%=G物质/nF×100%
70.水平方向F=1/nfS绳=nS东西
η=W有/W总计×100%=fS材料/FS绳×100%=f/nF×100%
⑴解决滑轮架问题的步骤为:①先求出绳段数n,②根据方向选择合适的公式,③按一一对应关系代入数据
⑵W是指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克服的工作; ⑶W总是指能量的提供者,滑轮架向上移动的能量必须由钢丝绳自由端的拉力提供。
71.η=W有/W总数×100%=W有/W有+W数量×100%
=G物体h/G物体h+G运动h=G物体/G物体+G运动(由此可知,动滑轮越轻,η越大)
=G物质+(G作用-G作用)/G物质+G作用=1-G作用/G物质+G作用(由此可知,物体越重,η越大)
η=Wyou/Wyou+W量×100%(可见f越小,W量越小,η越大)
即同一个小车架的机械效率是可变的,反之则可以降低机械效率(选择题中不要忘记控制变量)。
72、机械效率总是大于1(理想机械可等于1); 机械效率与功率无关
公众号发送“知识点名称”即可查看相关大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