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
先选择下载地址,再点击下载,若为站外链接的下载地址,则所需的“提取码”统一在”资源介绍“的文末!
[
本地下载 ]
资源介绍
专题强化五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和临界极值问题
目标要求 1.知道连接体的类型以及运动特点,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2.理解几种常见的临界极值条件.3.会用极限法、假设法、数学方法解决临界极值问题.
题型一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
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
2.常见连接体的类型
(1)同速连接体(如图1)
图1
特点:两物体通过弹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速度和相同加速度.
处理方法:用整体法求出a与F合的关系,用隔离法求出F内力与a的关系.
(2)关联速度连接体(如图2)
图2
特点:两连接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但有所关联.
处理方法:分别对两物体隔离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同速连接体
例1 (2020·江苏卷·5)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F B.19F20 C.F19 D.F20
答案 C
解析 设列车的加速度为a,每节车厢的质量为m,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为Ff,对后38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38Ff=38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1,对后2节车厢,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2Ff=2ma,联立解得F1=F19,故选项C正确.
关联速度连接体
例2 (多选)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物块A,物块A、C通过细绳相连,细绳跨过定滑轮,如图3所示,物块A、B、C质量均为m,现释放物块C,A和B一起以相同加速度加速运动,不计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及A、B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图3
A.FT=mg B.FT=23mg
C.Ff=23mg D.Ff=13mg
答案 BD
解析 以C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T=ma;以A、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T=2ma,联立解得FT=23mg,a=13g,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Ff=13mg,故选B、D.
1.(同速连接体)(多选)(2020·湖北黄冈中学模拟)如图4所示,材料相同的物体m1、m2由轻绳连接,在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轻绳拉力的大小( )
图4
A.与斜面的倾角θ有关
B.与物体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有关
C.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
D.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轻绳拉力的大小与θ,μ无关
答案 CD
解析 对整体受力分析有F-(m1+m2)gsin θ-μ(m1+m2)gcos θ=(m1+m2)a,对m2有FT-m2gsin θ-μm2gcos θ=m2a,解得FT=m2m1+m2F,与μ和θ无关,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有关,故A、B错误,C正确;若改用F沿斜面向下拉连接体,同理可得FT=m1m1+m2F,故D正确.
2.(同速连接体)(多选)如图5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带固定支架的滑块m正沿斜面加速下滑.支架上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达到稳定(与滑块相对静止)后,悬线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斜面光滑
B.斜面粗糙
C.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答案 AC
解析 隔离小球,可知稳定后小球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sin θ,小球稳定后,支架系统的加速度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对支架系统进行分析,只有斜面光滑,支架系统的加速度才是gsin θ,A正确,B错误.隔离斜面体,斜面体受到的力有自身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支架系统对它垂直斜面向下的压力,因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斜面体还应受到地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正确,D错误.
题型二 动力学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
1.常见的临界条件
(1)两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FN=0.
(2)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3)绳子断裂或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绳中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FT=0.
(4)最终速度(收尾速度)的临界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为零.
2.解题基本思路
(1)认真审题,详细分析问题中变化的过程(包括分析整个过程中有几个阶段);
(2)寻找过程中变化的物理量;
(3)探索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4)确定临界状态,分析临界条件,找出临界关系.
3.解题方法
极限法 把物理问题(或过程)推向极端,从而使临界现象(或状态)暴露出来,以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目的
假设法 临界问题存在多种可能,特别是非此即彼两种可能时,或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条件,也可能不出现临界条件时,往往用假设法解决问题
数学法 将物理过程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根据数学表达式解出临界条件
脱离的临界问题
例3 (2019·江西宜春市期末)如图6所示,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斜面的底端,另一端拴住质量为m1=6 kg的物体P,Q为一质量为m2=10 kg的物体,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600 N/m,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给物体Q施加一个方向沿斜面向上的力F,使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在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0.2 s以后F为恒力,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图6
(1)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压缩量x0;
(2)物体Q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3)力F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答案 (1)0.16 m (2)103 m/s2 (3)2803 N 1603 N
解析 (1)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
对整体受力分析,平行斜面方向有(m1+m2)gsin θ=kx0
解得x0=0.16 m.
(2)前0.2 s时间内F为变力,之后为恒力,则0.2 s时刻两物体分离,此时P、Q之间的弹力为零且加速度大小相等,设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
对物体P,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kx1-m1gsin θ=m1a
前0.2 s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
x0-x1=12at2
联立解得a=103 m/s2.
(3)对两物体受力分析知,开始运动时F最小,分离时F最大,则
Fmin=(m1+m2)a=1603 N
对Q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x-m2gsin θ=m2a
解得Fmax=2803 N.
相对滑动的临界问题
例4 (多选)如图7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图7
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F=5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
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
答案 BCD
解析 当03μmg时,A相对B向右做加速运动,B相对地面也向右加速,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当F=52μmg时,A与B共同的加速度a=F-32μmg3m=
13μg,选项B正确.F较大时,取物块B为研究对象,物块B的加速度最大为a2=2μmg-32μmgm=12μg,选项D正确.
3.(脱离的临界问题)如图8所示,质量m=2 kg的小球用细绳拴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此时,细绳平行于斜面.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当斜面以5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20 N
B.当斜面以5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30 N
C.当斜面以20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40 N
D.当斜面以20 m/s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绳子拉力大小为60 N
答案 A
解析 小球刚好离开斜面时的临界条件是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斜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时,设绳子的拉力为F,斜面的加速度为a0,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cos θ=ma0,Fsin θ-mg=0,代入数据解得a0≈13.3 m/s2.
①由于a1=5 m/s2
②由于a2=20 m/s2>a0,可见小球离开了斜面,此时小球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设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cos α=ma2,F2sin α-mg=0,代入数据解得F2=205 N,选项C、D错误.
4.(极值问题)如图9甲所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可以随意改变,当θ=30°时,可视为质点的一小物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如图乙,若让该小物块从木板的底端每次均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v0=10 m/s沿木板向上运动,随着θ的改变,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x将发生变化,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图9
(1)求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小物块沿木板向上滑行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此最小值.
答案 (1)33 (2)θ=60° 532 m
解析 (1)当θ=30°时,小物块恰好能沿着木板匀速下滑,则mgsin θ=Ff,Ff=μmgcos θ
联立解得:μ=33.
(2)当θ变化时,设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的加速度为a,则-mgsin θ-μmgcos θ=ma,
由0-v02=2ax得x=v022g(sin θ+μcos θ),
令cos α=11+μ2,sin α=μ1+μ2,
即tan α=μ=33,
故α=30°,
又因x=v022g1+μ2sin (θ+α)
当α+θ=90°时x最小,即θ=60°,
所以x最小值为xmin=v022g(sin 60°+μcos 60°)
=3v024g=532 m.
课时精练
1.(多选)(2020·贵州贵阳市摸底)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三个靠在一起的物块A、B和C,质量均为m,设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推物块A,使三个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F1、F2分别表示A与B、B与C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若μ≠0,则F1∶F2=2∶1
B.若μ≠0,则F1∶F2=3∶1
C.若μ=0,则F1∶F2=2∶1
D.若μ=0,则F1∶F2=3∶1
答案 AC
解析 三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若μ=0,分别对物块B、C组成的系统和物块C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2ma,F2=ma,易得F1∶F2=2∶1,C项正确,D项错误;若μ≠0,分别对物块B、C组成的系统和物块C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1-2μmg=2ma,F2-μmg=ma,易得F1∶F2=2∶1,A项正确,B项错误.
2.(多选)如图2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以加速度a1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恒力F沿着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方向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以加速度a2匀加速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若m>M,有x1=x2 B.若m
C.若μ>sin θ,有x1>x2 D.若μ
答案 AB
解析 在水平面上滑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μ(m+M)g=(m+M)a1①
隔离物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T-μmg=ma1②
联立①②解得FT=Fmm+M③
在斜面上滑动时,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m+M)gsin θ=(m+M)a2④
隔离物块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T′-mgsin θ=ma2⑤
联立④⑤解得FT′=FmM+m⑥
比较③⑥可知,弹簧弹力相等,即弹簧伸长量相等,与动摩擦因数和斜面的倾角无关,故A、B正确,C、D错误.
3.如图3所示,质量为M、中空为半球形的光滑凹槽放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凹槽内有一质量为m的小铁球,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推动凹槽,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时,凹槽圆心和小铁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左
B.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mgsin α
C.系统的加速度为a=gtan α
D.推力F=Mgtan α
答案 C
解析 根据小铁球与光滑凹槽相对静止可知,系统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α,小铁球受到的合外力方向水平向右,凹槽对小铁球的支持力为mgcos α,推力F=(M+m)gtan α,选项A、B、D错误,C正确.
4.如图4所示,质量为1 kg的木块A与质量为2 kg的木块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 N,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力F作用于B,则A、B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g取10 m/s2)( )
图4
A.F≤12 N B.F≤10 N
C.F≤9 N D.F≤6 N
答案 A
解析 当A、B间有最大静摩擦力(2 N)时,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2 m/s2,对A、B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A+mB)g=(mA+mB)a,解得F=12 N,则A、B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12 N,A正确,B、C、D错误.
5.(多选)(2019·河北保定市一模)如图5所示,一质量为M=3 kg、倾角为α=45°的斜面体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斜面体上有一质量为m=1 kg的光滑楔形物体.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斜面体上,系统恰好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左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5
A.系统做匀速直线运动
B.F=40 N
C.斜面体对楔形物体的作用力大小为52 N
D.增大力F,楔形物体将相对斜面体沿斜面向上运动
答案 BD
解析 对整体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对楔形物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tan 45°=ma,可得F=40 N,a=10 m/s2,A错误,B正确;斜面体对楔形物体的作用力FN2=mgsin 45°=2mg=102 N,C错误;外力F增大,则斜面体加速度增加,楔形物体不能获得那么大的加速度,将会相对斜面体沿斜面上滑,D正确.
6.(2020·安徽合肥市模拟)如图6所示,钢铁构件A、B叠放在卡车的水平底板上,卡车底板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2,μ1>μ2,卡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a>μ2g),可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卡车沿平直公路行驶途中遇到紧急刹车情况时,要求其刹车后在s0距离内能安全停下,则卡车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 )
图6
A.2as0 B.2μ1gs0
C.2μ2gs0 D.(μ1+μ2)gs0
答案 C
解析 若卡车以最大加速度刹车,则由于a>μ2g,A、B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故不能以最大加速度刹车,由于刹车过程中要求A、B和车相对静止,当A、B整体相对车发生滑动时,a1=μ1(mA+mB)gmA+mB=μ1g,当A、B间发生相对滑动时,a2=μ2mAgmA=μ2g,由于μ1>μ2,所以a1>a2,即当以a1刹车时,A、B间发生相对滑动,所以要求整体都处于相对静止时,汽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为a2,v02=2μ2gs0,解得v0=2μ2gs0,C项正确.
7.(多选)(2019·广东湛江市第二次模拟)如图7所示,a、b、c为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物块a、b通过水平轻绳相连后放在水平面上,物块c放在b上.现用水平拉力作用于a,使三个物块一起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该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
B.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当该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0.5μmg
D.剪断轻绳后,在物块b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答案 ACD
解析 三物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平衡条件,对a、b、c系统:F=3μmg,对b、c系统:FT=2μmg,则:F>FT,即水平拉力大于轻绳的弹力,故A正确;c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则c不受摩擦力,故B错误;当水平拉力增大为原来的1.5倍时,F′=1.5F=4.5μmg,由牛顿第二定律,对a、b、c系统:F′-3μmg=3ma,对c:Ff=ma,解得:Ff=0.5μmg,故C正确;剪断轻绳后,b、c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对b、c系统:2μmg=2ma′,对c:Ff′=ma′,解得:Ff′=μmg,故D正确.
8.(多选)(2020·湖北荆州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如图8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盒子A,A盒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B盒相连,A盒与定滑轮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B盒内放一质量为m2的物体.如果把这个物体改放在A盒内,则B盒加速度恰好与原来等值反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B盒的质量mB和系统的加速度a的大小分别为( )
图8
A.mB=m4 B.mB=3m8
C.a=0.2g D.a=0.4g
答案 BC
解析 当物体放在B盒中时,以A、B和B盒内的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Bg+12mg)-mgsin 30°=(m+mB+12m)a
当物体放在A盒中时,以A、B和A盒内的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12m)gsin 30°-mBg=(m+mB+12m)a
联立解得mB=3m8
加速度大小为a=0.2g
故A、D错误、B、C正确.
9.(2019·广东汕头市模拟)如图9所示,载货车厢通过悬臂固定在缆绳上,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缆绳带动车厢以加速度a匀加速向上运动时,货物在车厢中与车厢相对静止,则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悬臂竖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图9
A.asin θg+acos θ B.acos θg+asin θ
C.asin θg-acos θ D.acos θg-asin θ
答案 B
解析 把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进行分解,对货物进行受力分析有FN-mg=masin θ,Ff=macos θ≤μFN,联立得出μ≥acos θg+asin θ,B正确.
10.(2019·广东深圳市模拟)如图10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的物块叠放在一个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给A物块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两物块以0.5g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A、B分离前合外力大小与时间的平方t2成线性关系
B.分离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
C.在t=2mk时刻A、B分离
D.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为m4kg
答案 C
解析 A、B分离前两物块做匀加速运动,合外力不变,选项A错误;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1,则2mg=kx1;当两物块分离时,加速度相同且两物块之间的弹力为零,对物体B,有kx2-mg=ma,且x1-x2=12at2,解得x1=2mgk,x2=3mg2k,t=2mk,此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选项B错误,C正确;分离时B的速度大小为v=at=12g·2mk=m2kg,选项D错误.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