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1. 参考资料
1. 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设静止的物体称为参考物体。
2.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
3、选择不同的参考对象来观察同一个对象,可能会得出不同的推论。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机械运动
1.定义:在数学中,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1)时间相同,距离远,运动快。 (2)如果距离相同二力平衡法求浮力的公式,时间越短,则移动速度越快。
分类:(按运动路线) ⑴ 曲线运动 ⑵ 直线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定义:速度恒定,沿直线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进的距离。数学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的数学量
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m/s是交通运输中的km/h单位,m/s单位是这两种单位中最大的。 换算:1m/s=3.6km/h。
Ⅱ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
数学含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 力的作用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本质: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互斥力大小相等,无论如何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亦然,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及疗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顿,用N表示。 对力的感性认识:握住两个蛋黄的力约为1N。
5、力检测:测力计:检测力大小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 力量的表示
4.惯性及惯性定理:
1.牛顿第一定理:
⑴ 牛顿第一定理:一切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恒定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五、两种力量的平衡:
1、定义: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称为二力平衡。
2、两个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3、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力不是形成(维持)运动的诱因; 受到不平衡力时,合力不为零;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诱因。
压力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习这部分知识主要掌握压力和重力的关系,进而清楚地看到物体在液体中形成的四种情况。 与压力相关的估算问题也比较复杂,分析清楚受力情况,结合受力分析图,制定估算。 其中,需要了解物体的浮沉情况。 水底物体的浮沉状态是判断其深部压力的依据。 学习压力的关键是将压力和重力很好地联系起来。
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所有溶解在液体(二氧化碳)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二氧化碳)垂直向下的力,称为压力。
2、浮力方向:
垂直向下,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本质):
液(气)体作用在物体上向下的压力小于向上的压力二力平衡法求浮力的公式,向下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压强。
4、物体的沉浮情况:
(1)前提:物体浸入液体中,仅受到压力和重力。
(2) 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漂浮(或悬浮)在一定的液体中。 如果物体被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和小块都会漂浮(或悬浮)。
② 物体悬浮在密度为 的液体中,若泄漏体积为该物体总体积的 1/3,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2/3。
③悬浮液与悬浮液的比较,相同:F漂浮=G物体:不同:漂浮液体=物体,V行=V物体,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