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这是凸透镜成像定律的实验程序,是可供老师和家长参考和学习的优秀数学教案文章。
凸透镜成像定律实验步骤第1部分
学习目标:
《凸透镜成像定律》最新教学设计
1、通过实验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形成虚实、倒立、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化学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技能。
学习要点: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上的困难: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技巧。
教具:
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幕、刻度尺。
案例研究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1、快乐自学、合作探索
(1)开始思考:
实验:将一根点燃的蜡烛和一张白纸垂直放在凸透镜的一侧,将蜡烛和白纸的位置连接起来,你能检测到什么?
(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有哪些?
2.猜测假设:(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猜测,并进行小组讨论。)
(提示:成像时,焦距为f;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用u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像距,用u表示)用 v 表示)
3.制定计划
(1)您认为探索凸透镜成像需要什么设备?
(2)您认为除了观察图像特征之外还需要测试什么?
(提示:凸透镜的焦距已知,何必去测试呢,标签上都有标注)
(3)参考教材第97、98页,你认为实验应该分几种情况进行研究,实验应该如何设计?
4. 进行实验
注:实验前调整烛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使其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1)将蜡烛放远,使物距u>2f,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火焰在屏上形成清晰的虚像,观察其大小和上下颠倒。虚拟图像。 记下物距 u 和像距 v(此步骤完成两次)。
(2) 将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
(3) 继续靠近蜡烛,使物距u
(4)将蜡烛从远离凸透镜的地方移近透镜,同时连接光屏,保证屏上图像清晰。 注意图像的大小、上下颠倒、像距,看看有什么规律。
5. 数据收集
按照计划进行实验研究,并将现象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 u/c
像大自然一样
像距v/c
虚假与真实
尺寸
倒挂
6. 分析数据以得出结论
(1)图像的真实性:当放置物体时,凸透镜形成虚像,当放置物体时,凸透镜形成实像。 该点是虚像与实像的分界点
(2)图像大小:当物体放置时,凸透镜形成缩小的虚像。 当物体放置时,凸透镜形成放大的虚像。 当形成虚像时,该点形成放大图像和缩小图像。 截止点._____缩小真实图像(填写“是”或“否”)
(3)正立像和倒立像:所有虚像都在(填“正立”或“正立”),并且在光屏上(填“能”或“不能”); 所有实像都是(填“正立”或“倒立”),在光屏上形成虚像时(填“能”或“不能”),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上(填写“同侧”或“异侧”);形成实像时,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中(填写“同侧”或“异侧”)。
(4)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物体形成的虚像逐渐_____,像与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巩固训练:
1、当一束平行光照射凸透镜时,在远离透镜的光幕15c上获得亮点,因此当物体位于透镜前方35c处时,可以在另一侧获得亮点镜头左侧 ( )
A。 倒置缩小虚像 B. 倒置放大虚像 C. 正置放大实像 D. 正置缩小实像
2、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分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分米,故图像为()
A. 倒置缩小虚像 B. 倒置放大虚像 C. 正立缩小像 D. 正立放大像
3.《凸透镜成像研究》实验5.3凸透镜成像定律实验步骤第2部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流程与技巧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研的过程和技巧。
学习从化学现象总结科学规律的技能。
3、情感心态和价值观
具有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理,敢于探索日常用具或新部件中的数学原理。
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初中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有积极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精神。
2 学业状况分析
对于初中刚开始学习数学的中学生来说,这节课还是有难度的。 由于化学对于八年级的中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他们以前从未接触过化学,他们将学习从最简单的概念和规律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但仅仅通过这节课,中学生就已经学会了光的折射的上述内容,对光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以达到教学目标。 对于中学生来说,这节课需要提前讲清楚,最重要的是镜头的焦距、物距、像距。
3 重点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索操作。 2、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的成像条件。
4 教学流程 4.1 第一学期教学活动 1 【引言】情景创设、新课引入
实验---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你看到了什么? 适当缩小放大镜与文字的距离,你发现了什么?
中学生实验观察本上的字变大了
缩小放大镜与文字的距离,发现文字变大了
师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现象呢?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
本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活动二【活动】实验探索
1、出示自学指南:
仔细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物距和像距,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2)实验中需要什么设备?
(3)实验前,你认为蜡烛凸透镜和光幕应该如何放置?
2、制定实验计划。
请你的朋友读完这本书的65页,思考一下:“你如何设计一个计划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制定计划后,我们就必须按照计划进行我们的实验。 而且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必须把我的朋友分组。 桌子上没有实验设备的朋友,回头,每组4个朋友初中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其中两个负责连接工具和阅读,一个朋友负责观察,另一个朋友负责日志记录数据。
实验过程中,注意调整光具座上实验设备的高度。 为了方便我们的检测,我们最好保持镜头的位置不变。
3. 进行测试。
你准备好了吗? ? 在开始实验探索之前,还有一个小问题,请先将点燃的蜡烛与光幕连接起来,看看能否在光幕上找到图像? 将找到的图像与蜡烛进行比较,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既然有变化,我们就针对这些变化进行实验。
你已经等得很焦急了,所以与其激动,不如行动起来。 立即拿起面前的设备,按照你设计的实验步骤开始凸透镜成像的科学探索。 并将你得到的实验数据输入到你手上的表格中。
班主任检查、指导中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指导中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活动三【活动】分析总结
请两组的朋友上来给大家讲一下大家的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物距
单位/厘米
像距
伏/厘米
物距与像距的关系
像大自然一样
放大或缩小
直立或倒立
虚像或实像
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你发现了这些规律吗?
你能用表格的形式总结一下你总结的规律吗?
资料整理:
物距
像距
图片大小
像倒立一样
虚拟现实
应用
活动四【练习】拓展延伸
进一步探索:
1、实验中,你能找到真实图像与真实图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吗?
2. 在实验中,你能找到放大图像和缩小图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吗?
3、当蜡烛火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虚像时,如果用手或其他不透明物体按压透镜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左半部分、右半部分),猜猜,光线会如何改变屏幕上的图像? 试试看,你的猜测对吗?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活动5【测试】检测改进
1、利用凸透镜可以得到物体放大倒立的虚像。 该对象应放置在
,如果要得到物体放大的正立实像,则物体应处于
地点。
2、凸透镜的焦距为10分米。 将物体置于距镜头8分米处形成图像; 将物体放置在距离镜头12分米处形成图像; 将物体放置在距离30分米处形成图像; (指图像大小,上下颠倒,虚实)
活动六【作业】课后作业
第 99 页 动手脑数学 1, 2, 4。
凸透镜成像定律实验步骤第3部分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光源的虚实、倒立、大小与位置之间的关系。
流程和技能
1.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问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技巧。
3.学习从化学现象归纳科学规律的技能。
情绪心态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数学原理,敢于探索日常器物中的数学原理。
2、愿意参与观察、实验、生产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中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式。
【教案】
灯凳、凸透镜、蜡烛、光幕、多媒体火柴、教师和中学生。
【教学设计】
创造情境并引入新课程
问一个问题
邀请朋友做这样一个小实验:
(幻灯片)
你看到了什么:
① 使用凸透镜近距离阅读书本上的文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观看屏幕;
(用凸透镜在近距离看是正立的、放大的实像;用凸透镜在远距离看是倒立的、缩小的虚像。)
同样是凸透镜,但所形成的图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异。 相信您一定有很多疑问,请写下您的疑问,然后我们一起交流。
(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②为什么有时是放大的图像,有时是缩小的图像?③什么时候是放大的图像,什么时候是缩小的图像?...)
其实小伙伴们肯定还有很多其他的疑问,明天我们就先解决这个问题:
(幻灯片)主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做出猜测
小伙伴们想一想:造成凸透镜成像差异的原因有哪些呢? 你的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看到倒置且缩小的虚像。)
为了验证朋友们的猜想,我们该怎么做呢? (做实验)
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相机的使用。
邀请一位朋友上来与老师合作。
现在老师想用这个相机拍他的脸,你看看老师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①(把镜头转向自己)这样拍能拍到他的脸吗? 我应该怎么办?
②(将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你能得到图像吗? 谁必须处于场景、镜头和影片的中间?
③(将数码单反相机举过头顶)你能拍到他的脸吗? 我应该怎么办?
④(把镜头靠近朋友的头)你能拍到照片吗?
好了,现在老师已经学会了如何拍照。 (合影)同时老师也相信你一定能设计好这次探索活动。
小组讨论并完成教案上的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图像属性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对象置于 u>2f,然后置于 2f>u>f,最后置于 u2f
30
2f>u>f
15
U① 图像的大小与物距有关吗? 什么情况下物距会变成缩小像? 什么情况下会变成放大图像?
②图像的上下颠倒与距物体的距离有关吗? 什么情况下图像会是正立的? 什么情况下图像会倒转?
③虚像或实像与物距有关吗? 什么情况下物距会形成实像? 什么情况下会变成虚像? 有正立的虚像吗? 是否存在倒立的实像?
思考:根据上表数据,当凸透镜形成放大的虚像时,与像距相比,哪一个更大呢? 当缩小的虚像形成时,哪一个较大?
总结:你的实验做得很好,得到了很多有用的数据。 科学家们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其实,相信朋友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疑问。 课后朋友可以互相讨论,也欢迎朋友和老师一起讨论。
附件:教学计划
1.引入新课:通过凸透镜观察物体后,你有什么疑问? 请写下它们:
1.
2.
...
2、猜想:凸透镜成像条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你的猜测的依据是什么?
3. 制定实验计划:
①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图像属性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②你将使用什么设备来完成这次探索活动?
③实验具体步骤:
④ 你认为本次实验应注意什么?
4. 进行实验。
5. 探索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
(厘米)
图像的性质(f=10cm)
像距v
(厘米)
倒挂
尺寸
虚假与真实
u>2f
30
2f>u>f
15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