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1. 1、将凸透镜面向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即可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如果用此镜头观察邮票上的小图案,邮票到镜头的距离应为()A小于10cmB大于10cmC小于20cmD在10cm到20cm之间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 50cm 移动到 15cm 的过程中,像尺寸和像距的变化为 () A 较大、像距较小 B 较大像、较大像距 C 较小像、较小像距 D图像较小,图像距离较大 3.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投影仪,如图4所示。合理的使用投影仪的方法是() A.当投影在屏幕上的画面过高时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题,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镜子和凸透镜应缩小,使图像向下连接。 B. 如果屏幕上的图片较大,可将投影机靠近屏幕
2. 同时将凸透镜向上连接到屏幕上,如图 4C 所示。 如果屏幕上的画面较大,可以将投影机远离屏幕,将凸透镜适当向下连接。 D、如果屏幕上的画面较大,则投影机可以距离较远 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连接到屏幕 4、当将物体放置在凸透镜前方 30cm 处时,会出现倒立和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虚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为()。 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真实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在光屏的左侧,可以观察到缩小的图像。 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原来的光幕上,则图像的性质是()A 倒置放大
3. 正立放大实像 C 倒立缩小虚像 D 倒立同尺寸虚像 7. 小明和小红用同一台相机同焦距给小强的朋友拍了一张照片长度,冲洗后的底片为下图中的A和B,则() A.小红与小强的距离接近B.小明与小红的距离与小强相同。 C. 小红想让胶片上的图像与小明的图像大小相同。 与底片的距离 D.小红想让底片上的图像与小明的图像大小相同。 小红与位置沟通后,又缩短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 当凸透镜看她的身体时,看不到的图像就是右边的()。 当 时,通过联通光幕,可以得到与光幕上物体一样大的图像。如果镜头位置不变,则
4. 将蜡烛移至 30cm 刻度处,然后 () A. 联通光屏,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像 47080(cm) 一样的倒置放大图像 B 联通光屏,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置缩小图像屏幕C 联通光屏,屏幕上可获得正立放大图像。 无论光幕移动到哪里,屏幕上都无法获得清晰的图像。 10.沿凸透镜的主光轴连接物体。 在凸透镜另一侧左侧的光屏上获得放大的虚像。 当物体移动到15分米的距离时,它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B、缩小虚像; C、放大实像; D. 缩小实像 11 一位同事在做“凸透镜成像定律”实验时,给了他下面四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放大图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为
5. 是(),f=4 分米;,f=分米;,f=12 分米;,f=16 分米。 1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放大的虚像是由凸透镜形成的,则物距u应满足()A.u2f; B.2fuf; 铜=2f; D.uf13。 当物体靠近凸透镜焦点的过程中,像距和虚像的变化为: () A.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增大 B.像距逐渐增大减小,图像逐渐减小 C. 像距逐渐减小,图像逐渐增大 D. 像距逐渐减小,图像逐渐变小。 14、图为凸透镜成像示意图。 由于镜头的上边缘意外掉落(图中阴影部分),因此得到的图像将是()A图像A部分消失。 图像 B 的 B 部分消失。 C影像的疗效不受影响。 D 图像 AB 已完成。 色温变暗15。凸焦距为10cm。
6.镜头,当物体从镜头逐渐从20cm移动到30cm时()。 A. 图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减小 B. 图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增大 C. 图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增大 D. 图像逐渐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减小 16、若想在距离镜头15cm处的光幕上得到物体清晰缩小的虚像,则应选择凸透镜的焦距为()A、5cm
7. B、10cmC、15cmD、.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若在光幕上得到倒立缩小的虚像,且测量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可为()A, 3cmB、5cmC、7cmD、、至
8、要在光屏上获得与物体大小相同的图像,应选用下列器件()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9、测绘人员作图时拍摄地图时,经常需要从高空客机上上地面拍照,如果使用的单反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A、100mm或减去 B,正好 50mm
9. C. 50mm以内 D. 略小于 拍摄者拍完一个人的半身像后,想拍一张同样大小的四肢照片。 拍摄者应保持 () A. 相机距离人物较远,黑匣子被拉长 B. 相机距离人物较远,黑匣子被缩短 C. 相机距离人物较近,黑框加长 D. 相机不动,只增加焦距 21. 实验中,无论光幕如何连接,都不能在光上得到图像,原因有两个屏幕:物体在_或_内,蜡烛、凸透镜和光幕_。 22.如果实验中凸透镜的一部分被纸覆盖,或者凸透镜的一部分不经意地被破坏,那么_(可以或不能)变得完整
10.图像相同,但图像色温发生变化_一些。 23、上课合影时,如果发现有的同事不在取景框内,应将相机_(填写“靠近”或“远离”)朋友,并调整镜头之间的距离单反和负片的_(填“延长”或“缩短”) 24、如图所示,他在鉴定文物时,经常用放大镜来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这时,他看到的样子是_。 如果文物上有两条裂缝,则倾斜角度为5度。 如果你想让听到的图像更大,你应该把放大镜放在远离裂缝的地方。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所以他看到的角度是_度。 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幕做了“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 为使图像形成在光幕的中心,应将光幕调整至_(选择“上”或“下”); (2)实验
11、过程中,当蜡烛火焰距凸透镜15cm时,将光幕连接到一定位置,在光幕上得到一流的清晰图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 (3)然后使蜡烛火焰距左连接5cm。 此时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题,应将光幕移动到一定位置(选择“左”或“右”),在光幕上即可得到一个上下颠倒、_、清晰的虚像。 26、小宇正在做“探索凸透镜的“成像定律”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为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点2F 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双 J 距离的点 (l) a、b、c、d、e 五个点中:将蜡烛火焰放在点 _ 上,形成一个直立放大的实数图像。将蜡烛火焰放在_点上,形成的图像最小。将蜡烛火焰放在_点上属于相机原理。将蜡烛火焰放在_点上属于投影仪原理。27.图328左侧虚线框为某物体
12.形状,右侧4个实线框是可供选择的对象的形状。 下面填空时,只考虑图像的形状,不考虑图像的大小。 图328(1)在相机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的物体图像形状为_; (2) 物体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的形状是_; (3)去掉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使物体的图像形成在天花板上,则看到的物体图像的形状为_; (4)用放大镜看物体,所见物体的像的形状是_.31是周末,景区里游客很多。 四人在同一地点,用不同型号的单反A、B、C、D(不同焦距)面对同一场景——凉亭合影,如图A、B、C ,和D.秀。 我们可以判断:照片_是用A拍摄的,照片_是用C拍摄的,照片_是用D拍摄的,照片_是用B拍摄的。 32.图1.制作折射光。 2、A为物体,B为A的像,PF为主光轴。 尝试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 3、根据成像定律,定性地制作折射光。 (P为2倍焦距的位置) 4、画出AB的图像,定性地反映图像的大小和位置。 (P为2倍焦距的位置) 5.给定物体和图像的位置,通过绘图找出凸透镜的位置和透镜的焦点。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