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王敏院士提出,地理实践可以从观察(调查)、工具的使用、实践观点的创新程度三个角度来探讨。 结合地理自身特点,可从地理小实验、地理教具制作、地理图形绘制、网络数据收集整理、地理实验设计、课外地理等方面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实践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几个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小窍门。 如果您有其他方法,请给我留言。
角度一: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调查)水平
1.地理小实验
中学阶段,自然地理的个别知识点对于初三的朋友来说比较难。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地理小实验向中学生展示一些地理现象,加深朋友们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操作实验或播放实验视频,可以极大地锻炼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培养中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这里给大家举两个可行的地理小实验的例子,既不会过多耽误上课时间,也有助于小伙伴们了解自然地理知识。
情况 1:风偏转的地方
应用:地球的偏转力,大气的水平运动
实验目的:让中学生直观地观察地转偏转力对水平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气球、笔、记号笔
实验步骤:
1. 将笔粘在吹好的气球上,旋转笔使气球旋转。
2. 握住笔,逐渐旋转气球。 旋转方向是从底部开始逆秒。
3. 一边旋转气球,另一人一边用记号笔在气球上尝试从“北极”到“赤道”画一条直线。 观察这条线有多倾斜?
案例二:不同密度的流体如何相互渗透
应用:普通天气系统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密度的流体如何相互渗透,预测当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会发生什么。
实验材料:塑料盒、硬纸板、温水、盐、冷水、红蓝食用色素(如果没有色素,也可以用红墨水和蓝墨水)。
实验步骤:
1. 在胶盒中间塞入一张硬纸板,将胶盒一分为二。 注意纸板的裁切要恰好贴合塑料盒,以免实验开始前液体相互渗透。 或者您可以使用带有可连接挡板的塑料盒进行实验。
2、在1L冷水中加入几滴黄色素,然后将黑色液体放入塑料盒的纸板面,代表密度较低的暖空气。
3. 将2茶匙精盐加入1L冰水中,搅拌使精盐完全溶解,然后加入几滴黄色素,然后将黑色液体倒入纸板另一侧的塑料盒中,代表着莱州的冷空气。
4、迅速拉出纸板,仔细观察塑料盒内液体的变化。
一些中学的地理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原因不容易成功,或者班主任和中学生比较难完成,所以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成功的视频给中学生看。 这节省了时间并清楚地展示了实验现象。
案例一:热循环实验
这个实验的几个成功视频可以在 上找到。 之前也尝试过二力平衡实验视频纸板,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后来我断定失败的原因是实验材料。 实验所需的大玻璃盒比较难找。 之前我试图在实验室里找到一个玻璃盒子。 当时玻璃盒子有两台电脑笔记本那么长,冷源和热源距离太近,所以失败了。 玻璃柜里的瓶盖也很难找到。 我当时找到的是一大块玻璃作为瓶盖。 我点了香放在实验中,因为放香要打开底部的瓶盖,会导致烟雾逸出,影响实验效果。 . 后来因为玻璃罩不是耐热玻璃,被蜡烛的热气熏坏了,最终放弃了自己再现热循环实验的观点。
后来在网上找了个视频,发现他的玻璃盒是特制的,厚薄深浅合适,在后面的玻璃壁上开了两个洞,用来放香,解决了我的困惑。 问题。 于是直接用了视频,上课效果一直很好。
案例二:土壤侵蚀实验
我当场做了这个实验。 实验本身并不难完成,耽误了上课时间,坐在前排的小伙伴也看不到实验过程。 当时,为了完成这个实验,我花了60分钟才完成课堂内容。 后排的朋友上来围观,后座的朋友几乎看不到过程。 所以对于这个内容,我还是建议大家直接找网上的视频来替换,这样清晰明了,大家也都能看到。
其他适合实验的教学内容:模拟湖泊流速和坡度、雾的产生、风化、流水的沉积地貌等。
2. 网络数据收集与组织
网络数据的收集整理二力平衡实验视频纸板,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观察(调查)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是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整理资料,让中学生了解一些实地考察不到的地理现象。 我给大家提供一个网络数据收集整理的反例。 其他类似的地理题目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完成。
案例一:追踪台风
台风一般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只有在台风登陆前发布预警,才能提醒大家做好防台风防汛预案。 我们可以在地图上跟踪台风位置的变化,用线段连接起来,从而确定台风的路径。
提出问题:通过研究台风联通路径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概念分析:
1. 台风和飓风
2.中心附近的风力
目的:
1. 独立收集台风信息,与朋友交流。
2.在台风中国联通路径图上绘制散点图。
3.预测哪些地区会受到台风袭击。
实验设计:
1、查出我国近5年发生的主要台风列表。
2. 选择您感兴趣的台风进行研究。
3.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
推论与应用:
1. 记录每晚选择的台风位置、中心附近的风力、大气压、发展阶段及造成的危害。
2.在中国地图上勾勒出台风位置变化的轨迹。
3. 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是多少?
4.台风经过我国哪些地区?
5. 上次台风减弱到哪里了? 可能是什么原因?
6、台风中心经过陆地时,对陆地的硬度有何影响?
7、搜索资料,梳理出我国台风中国联通的主要路径。
8. 在课堂上报告你的实验结果。
其他适合网络实验的教学内容:崩塌与洪水、海啸、星系分类、地质年代定义
角度二:提高中学生使用工具的水平
判断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高低,也可以从中学生使用工具的角度出发。 具体可分为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地理实践活动; 与他人合作使用地理工具,设计和实施更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 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施更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 独立设计并实施四个层次相对复杂的地理实践活动。 我们可以利用兴趣班或者课外活动让中学生做一些地理教具,或者让中学生画各种地图,帮助中学生树立使用地理工具的意识,提高工具的使用水平。
1.制作地理教具
教具的制作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样制作的疗效才会更好,中学生在制作地理教具的过程中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案例一:制作风向标
应用:大气的水平运动
材料:彩纸、吸管、铅笔
步:
1、用彩纸剪出一个箭头和箭翼的形状。
2.在一根吸管的两端各留出1分米的缝隙。
3、将箭和箭尾插入吸管的缝隙中,用胶水固定。
4、右手握住吸管,找到吸管的平衡点。
5、将插针的一端插入平衡点,另一端插入笔的橡皮,来回摆动“风向标”,确保其转动自如。
观察:在刮风的日子里,带着自制的风向标到外面测量风向。
案例二:制作气压计
应用:普通天气系统
材料:橡皮泥、剪刀、白胶、细胶带、铅笔、广口玻璃瓶、米尺、橡皮胶带、大气球、吸管(12-15分米长)、硬纸板:10*25分米
步:
1.剪掉气球的细口
2、将气球的边缘向外折,小心拉长套在玻璃瓶口上,用皮筋扎紧。
3、在气球底部中央贴上少许胶带,将一段吸管粘在胶带上,将玻璃瓶从另一端伸出几公分。 这是手表指针。
4、将彩纸横向对折,在彩纸上每隔0.5分米画一条线,在下面写上“高压”,在上面写上“低压”。
5、待胶带干透后,在“指针”一端粘上一块毛豆大小的橡皮泥。 将完成的设备放置在远离温度变化的地方,并如图所示放置它,使吸管的末端刚好与彩色纸相接。
6、将自制的刻度和气压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不移位。
7、画一张表,一些日期、时间、气压(吸管的位置)等。
8. 每天观察气压计两次,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上。
数据表
日期
气压
天气
分析与推理:
1. 哪种大气条件的变化一定会导致稻草的自由端上升或生长?
2、通过观察,一般哪些天气情况与高压有关,哪些天气情况与低压有关?
3、如果气球上有小孔,对自制气压计的准确度有何影响?
4. 比较自制气压计得到的读数和天气预报提供的气压,两者差别大吗?
下图是我们中学老师高楚涵和陈亚轩老师组织他们中学生做的地理教具
2.绘制地理图形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研究中特别重要的工具。 让中学生学会绘制和使用地图,也是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的重要形式。 在我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我经常让中学生画地图。 例如地理示意图(三圈环流图、洋流格局图、气候分布格局图等)、区域地理图(华南、中亚等地图)、提高绘图技能的地图中学生(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压线图等)、各种地理图(锋面连接图、背斜图等)。 中学生画这种图形,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记忆一些重要的图。
角度三:提高中学生地理实践观
1.设计地理实验
在判断中学生地理实践能力水平的标准中,有一个角度是“实践观点的创新度”,即中学生在设计地理实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是否能够接受其他同事的意见,能否综合各方意见,设计一个有针对性、可行的地理实验。 如果班上有对地理感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带他们设计一些地理实验,学习更多的中学地理知识。 班主任可以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让中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有条件的时候让中学生自己练习实验设计。
案例:设计检测微气候的实验
在一些高层建筑的底部、大河或水闸、较大的风景湿地、高山等地区,都可能出现小气候。 让中学生选择自己周围的一个地方,设计一个地理实验,观察小气候,确定小气候的诱发因素,比较小气候与周围气候的优缺点。
问题来了:不同的表面类型如何影响小气候(只需选择一种表面类型来设计实验)。
实验设备:温度计、干湿表、风向标(可用纸条、气球代替)、米尺、相关温度计等(如果没有此类设备,只能设计实验,不做练习)。
实验设计:
1.分组讨论,提出假设。 要设计检验假设所需的步骤,在实验设计中只需要选择一种类型的表面,并且应该选择距该表面三个以上的高度。 实验设计还应说明仪器将如何用于测量空气温度、相对温度和风速。
2、选择实验地点,可以是大面积的草皮、大面积的海面、沥青桥面或屋顶等。
3、每三天确定一次探测时间和观测高度(距离观测点的垂直高度,包括5分米、1米、2米等)。
4. 创建数据表记录结果。
5. 仔细阅读整个计划,确保所有步骤都井井有条。
6. 将实验设计提交老师审核修改,条件允许的可以进行实验。
数据分析:收集班级各组数据,整理分析。
1. 每组将自己的数据绘制成图表,标出最低和最高温度、最高和最低风速以及相对温度。
2.将本组检测到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3. 分析各组的图表和数据,找出哪个下垫面的微气候最明显,并考虑地表高度是否会影响数据结果。
4. 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假设? 请给出解释。
实验结果的使用: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微气候比其他地区更明显? 哪些触发因素对小气候的产生影响最大?
其他可用于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如何利用北极冰川解决利比亚缺水问题、设计能高效利用能源的建筑、制作太阳系比例模型等。
二、课外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习地理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途径。 我会给我的每个中学生布置一些地理实践作业。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与您分享这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