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downpath--]1684年8月起,在埃德蒙多·哈雷的劝说下,牛顿开始写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地整理手稿,重新考虑部分问题。1685年11月,形成了两卷专著。1687年7月5日,《原理》使用拉丁文出版。《原理》的绪论部分中的运动的公理或定律一节中提出了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即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而以物理学的观点来看,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亦可以表述为“物体随时间变化之动量变化率和所受外力之和成正比”,即动量对时间的一阶导数等于外力之和。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在宏观低速下,比例式表达:a∝F/m,F∝ma;用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F=kma,其中的k为比例系数,是一个常数。但由于当时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比例系数k的选取就有一定的任意性,如果取k=1,就有F=ma,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AccelerationPrinciple)亦称“加速效应”(Ac-celerator effect)。西方经济学中用以说明收入或消费量的变动如何影响投资量更大变动的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阿夫塔利昂(Albert Afta-lion, 1874—1939)于1913年提出,后由凯恩斯主义者加以发展,用以补充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投资乘数说明的是投资对消费和收入能起的推动作用,加速度原理则反过来说明收人和消费的变动会引起投资更剧烈的变动。该理论认为,投资本身大小由代表收入或消费水平的商品销售量(或产量)所决定,但是投资的变动程度却不是由商品销售的绝对量,而是由它的变动率,即增减百分率来决定。这就是说,某一商品的销售量需有某种设备投资额与之配合;当销售量增加时,会诱发投资;销售量不变时,则净投资为零。至于投资变动的大小,即增减百分率的高低,则与商品销售量的增减百分率之间有一种类似加速度型(平方型)的函数关系,所以这种理论称为加速度原理。例如,假设某一工厂年销售电视机1,000台,合产值500,000元,需用设备100套,每套1,000元,合投资100,000元,若折旧率为10%,则每年更新设备10套,投资10, 000元。倘若今年销售量不变,则设备规模不变,投资水平也保持不变,即更新投资与折旧相抵,净投资为零。如明年社会消费增加,电视机销售增加10%,达1,100台,合产值550,000元。如其余条件不变,则除原更新设备10套,投资10,000元外,尚需增加新设备10套,投资10,000元,共需投资20,000元。这样,销售(即消费)只增加10%,投资却比上年增加100%,即(10)2%,成加速度增长。这是加速度原理的第一含义。如果到后年电视机销售量不再增加,保持年产550,000元的水平,则该年投资就仅有更新投资11,000元,只及上年投资20, 000元的55%,即下降45%。即使这一年仍增产电视机100台,使销售额上升到600,000元,即比上年增长9.09%,但速度略有下降,当年投资应为更新投资11套设备的11 ,000元加新投资10套设备的10,000元,共为21,000元,与上年相比,投资的增长率只有5%。这说明投资的变动程度取决于销售量的变动率,在产值稳定或增长速度减低的情况下,投资速度会大幅度下降,这是加速度原理的第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