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
先选择下载地址,再点击下载,若为站外链接的下载地址,则所需的“提取码”统一在”资源介绍“的文末!
[
下载地址1 ]
资源介绍
中考物理STS热点问题归类例析
有关STS(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中考物理试题,涉及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取材广泛,情景新颖,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体现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着重考查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和迁移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历来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解答STS考题,首先要弄清题意,明确物理与科技、社会的联系,知道已知与所求;然后利用题给信息,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解题难点,一是易受情景材料影响,弄不清题意;二是受题中的新名词、新知识羁绊,思维断片,感到无从下手;二是不能将题目化为物理间题,无法确定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为扫清解题障碍,提高应考能力,现将中考物理STS热点问题整合归类,以供复习备考参考
一、物理与科学
有关物理与科学的热点,多为科学新发现、新成就或重大发明。考题一般具有起点高、落点低等特点,题给的科学知识,乍看似乎高不可攀,细究则答案就在题干内或用已有知识完全可以解决。要仔细审读,避开新名词、新概念的干扰,抓住关键词句,提取有用信息,弄清物理与科学的联系,找出其中所蕴含的物理问题或规律,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例1 浙江大学制造出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超轻物质,其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故名“碳海绵”。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再通过挤压,将碳海绵内的原油进行回收。此过程没有应用到下列“碳海绵”性质中的( )
A.保温性能好
B.易被压缩
C.能吸油但不吸水
D.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
解析:“碳海绵”属于科学新成就。弄清利用“碳海绵”处理、回收原油的原理与过程,分析其所具有的性质,确定没有应用到的性质。
碳海绵“内部像海绵一样多孔隙”,可“挤压”,说明其易被压缩;“碳海绵可用于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处理时,先“吸收”再“回收”原油,说明其能吸油但不吸水;碳海绵是一种“超轻物质”,“用它吸收浮在水面上的原油”,说明其密度很小,能浮于海面上。故没有应用到”保温性能好”的性质。答案:A。
例2 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亏损的质量以
强大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经过漫长的旅行抵达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双黑洞合并过程质量守恒
C.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
D.引力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
解析:引力波是由爱因斯坦1916年预测,直至2015、2016年获得直接观测证据的科学新发现。弄清引力波的成因,根据引力波的形成过程、传播特征并结合已有知识分析解答。
牛顿的引力理论只涉及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并没有预言引力波的存在;“双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29倍和36倍,合并后的黑洞质量是太阳的62倍”,说明双黑洞合并过程中质量是不守恒的;“引力波是由13亿光年之外的双黑洞合并形成的”,说明双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的位置到地球的距离为13亿光年,即该引力波产生于13亿年前;引力波在空间的传播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且不需要介质。答案:C。
例3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LED )”的美国和日本的三名发明者。红色、绿色发光二极管在20世纪中叶已经问世,但直到蓝色发光二极管发明后,发光二极管能被用于照明,产生白色光源。正如授奖声明中所说:“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LED灯则点亮了21世纪。”
(1)为什么红色、绿色、蓝色发光二极管都问世后,发光二极管才能被用于照明?
(2)请从能量转化角度提出一个与LED有关的问题并回答?
问题: ?
回答: 。
解析:蓝色发光二极管属科学的重大发明。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色光混合后形成白光;LED消耗电能,工作时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
(1)红光、绿光、蓝光混合后可以产生白光。
(2)问题:LED光源在工作时能量如何转化?
回答: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温签提示】有关物理与科学的热点的STS考题,素材一般源于国家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等,考查相关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巨磁效应、六冲程内燃机、半导体制冷、超导限流器等。
二、物理与技术
有关物理与技术的热点,多为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中的应用实例。要仔细审读,从题给文字、图表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弄清物理与技术的联系,找准所考查的知识点,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例4 如图1甲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永磁动力单轨列车,其亮点是列车可以小角度转弯,安装有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和制动发电装置。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