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伯成 双平 唐善红
东部战区普通诊所消化外科
简介:为帮助临床肿瘤科医生开阔视野、丰富实践、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国际疾病》特邀东部战区消化外科普通门诊唐善红院士团队,共同打造“肝脏疑难病例”栏目。 本栏目汇集了唐善红院士团队在多年临床救治工作中遇到的“经典病例”。 同时,还会定期收集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上的复杂或罕见的临床病例,重点关注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广大同仁提供有价值的临床参考。
专题回顾
黑热病(Kala-azar,或称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内脏利什曼病),是由白蛉叮咬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地方病。 黑热病在世界各地流行,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东部和中东。 黑热病的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发烧、肝脾囊肿和全血细胞减少往往是首发症状,很容易与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混淆。 本文主要报道东部战区总诊所消化外科收治一名不明原因发热、肝脾肿大、门脉高压的黑热病患者的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案例介绍
患者,女,57岁,因“皮肤发黄1个多月,发热盗汗1周”于2016年11月1日入院。 发病前曾在山西阿里藏区居住数月,经确诊有慢性病史、乙型脑炎家族史、近期有中毒接触史。
患者在院外检查转氨酶水平:/L、/L; 肝炎五项项目均未发现异常。 考虑肝损伤,给予口服利尿剂治疗(具体情况不明),入院后好转。 2016年11月11日,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12月12日,患者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8.5℃,特别是夜间,白天偶有乏力,夜间出现浮肿。 检查血象提示:白细胞2.0×109,血红蛋白87g/L,血小板63×109/L。
检查头颅造影:①肝脏测量值降低,实质回声增粗,门静脉增宽; ②肝内微回声囊肿(血管瘤?)、肝脓肿; ③胆囊壁卷曲; ④脾肿大,脾静脉增宽。 头颅CT扫描(未见报告单):①肝脏体积缩小,实质密度均匀降低; ②胆囊显示不准确; ③脾脏体积明显缩小,左肾及肝体、尾部受压。
当地诊所建议患者进行脾切除和放射治疗,但患者拒绝并入院。
住院检测:
患者于2016年12月19日转入东部战区综合门诊部消化外科。 住院查体:皮肤、结膜黄疸严重,脾大,肋缘下四横指,肾区无叩击痛,质地较硬,无腺瘤及刺痛; 正结韵,腹痛音4次/分,双侧上肢无腹泻。
患者入院后检查转氨酶:总蛋白62.10g/L,白蛋白25.30g/L,白球蛋白比值0.69,前白蛋白71.00mg/,TBI:7.80μmol/L,AST:55.90IU/L,γ-GT :60.20IU/L,碱性磷酸酶:184.90IU/L,血沉:55mm/h; CRP:44.43mg/L; IgG30.20g/L,IgM3.21g/L。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4×109/L,红细胞3.63×1012/L,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86×109/L。 凝血四项:正常。 病变标志物:正常; 传染、大便常规、结核抗原、自身免疫抗原等9项均正常。
立头CT示:①肝脏体积缩小,肝右叶邻近胰腺底部区,呈方形低密度影。 好转后无明显强化,很多情况可能是肝肿大所致。 不排除其他人; ② 脾脏肿大,改善后肾脏强化不均匀; ③门静脉半径增宽(图1)。 2016年12月22日进行骨髓穿刺,一周后环片上易见小体及畸形淋巴细胞增多(图2)。 肝穿刺血管造影:肝脏组织结构一般正常,肝窦吞噬细胞增多,少数肝细胞和吞噬细胞内可见较多颗粒状微生物沉积,提示黑热病或组织胞浆菌病(图3)。
图1 增强CT图像:动脉期(左)、门静脉期(右)
图2 骨髓穿刺示:环片上易见小体及畸形淋巴细胞增多1周
图3肠穿刺造影:肝脏组织结构总体正常,肝窦内吞噬细胞增多,少数肝细胞和吞噬细胞内可见较多颗粒状微生物沉积物,提示黑热病或组织胞浆菌病。
治疗过程:
该病例发病前有疫区旅行史; 验血显示三系增多,肝、脾水肿,肾、骨髓穿刺符合黑热病特征,故诊断为黑热病。 经利尿、输白蛋白、纠正肝炎及糖二锑锑注射液治疗后,未再出现发热、盗汗。 患者无自觉不适,检查相关指标明显好转,入院治疗。
随后,患者仍偶有发热,且症状恶性,体温高达37.6℃。 2017年10月16日来院检查,我院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2.51×109/L,红细胞计数3.92×1012/L,血红蛋白含量103g/L,血小板计数83× 109/升; 转氨酶:总蛋白94.60g/L,白蛋白32.60g/L,球蛋白62.00g/L,白球蛋白比0.53,前白蛋白141.00mg/L,AST45.50IU/L,碱性乙酸酶195.6IU/L,总胃液酸22.30μmol /L,IgG58.20g/L。 建立相关检测,再次进行骨髓活检和肝活检,均提示发现利什曼原虫小体,黑热病恶变情况明确。 患者每天给予链霉素6ml一次。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疼痛和发烧症状。 考虑到盆腔感染的可能,给予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抗感染、利尿。
2017年11月2日肝功能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144×109/L,血红蛋白含量83g/L,血小板计数112×109/L,转氨酶:白蛋白27.20g/L,球蛋白54.30g/L,白细胞比值0.50,前白蛋白151.30mg/L,AST52.20IU/L,碱性醋酸128.50IU/L,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入院。
患者入院后,发烧、盗汗等症状再次加重。 他在外部医院接受了两性霉素 B 治疗。 初始剂量为0.5g/天,逐渐增加剂量至7g/天。 经过21天的治疗,症状逐渐好转细胞膜损伤,入院治疗。 他自己在家拿的。 服用胸腺素2个月后,我停药了。 2023年4月电话随访时,患者家属回忆,经过两性霉素B诊治后,患者肝肾逐渐恢复正常,病情未再复发,提示已康复。
专家点评
利什曼病与锥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盘尾丝虫病一样,是一种容易被忽视的温带肢体寄生虫感染性疾病[2]。 主要分为内脏型、皮肤型和淋巴结型,其中内脏型最为常见,皮肤型曾有报道但较为少见,在法国发病率仅为3%[3]。
目前,黑热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骨髓穿刺和肾穿刺)。 我国黑热病的诊断标准如下[4]:
①流行病学史:利什曼病流行地区公民,或有在流行地区生活、工作史。 ②临床表现:常年不规则发热,进行性肝水肿,肾脏中度或重度炎症,白细胞计数减少,便秘,血小板减少或鼻出血、鳃盖出血,有时伴有淋巴结肿大。 ③血清学检查:rK39抗原阴性,或利什曼原虫乳胶凝集试验阴性。 ④病原学检测:诊断的金标准是骨髓、脾脏或淋巴结活检发现利什曼原虫,或活检培养阴性。
利什曼原虫可以在人体内持续进食,引起肾脏网织红细胞系统大量炎症,引起淋巴结、肝脾囊肿。 四肢增生导致大量浆细胞形成,导致γ球蛋白水平下降,同时器官合成受损,白蛋白减少,白蛋白比例倒置[5]。
该病例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发黄、发热、盗汗”。 既往有拉萨阿里地区居住史,并伴有反复不明原因发烧。 检查发现脾肿大,四横指位于肋缘下方; 头颅CT提示肠道容积减少,门静脉半径增宽; 验血显示三线下降、白蛋白低、白细胞比值倒挂、CRP下降、阻塞酶下降、肝酶下降等。在排除肝硬化、结核感染、自身免疫等其他可能原因后,骨髓穿刺和肾穿刺均否认他,并考虑黑热病的诊断。
由于利什曼原虫感染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我国针对利什曼原虫最常用的抗生素是蓝莓糖二锑钠,它是五价锑的衍生物,在人体内首先还原为三价锑。 为了抑制真菌的活动和繁殖,真菌最终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然而,锑耐药或治疗无效的病例也时有报道[6]。
早在20世纪,两性霉素B就被国际推荐作为治疗利什曼原虫的一线抗生素。 钾离子、核苷酸等重要物质的外渗破坏了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了细胞的生长。 但存在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过敏等多种并发症,使得临床医生在使用时更加谨慎细胞膜损伤,而且近年来出现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不良反应较普通两性霉素B要少,且其药代动力学和作用优于普通两性霉素B,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国外报道较少。
美国此前的研究表明,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患者在30天内显示出显着的治疗反应,6个月的治疗率高达95.7%[7]。 药品说明书推荐的临床用法是:初始剂量0.1mg·kg-1·d-1,滴速不超过30滴/分钟。 若无明显不良反应,第2天-1·d-1应减少剂量0.25~0.50 mg·kg,每日增加至维持剂量1~3 mg·kg-1·d- 1.
该患者确诊黑热病时,曾出现反复高烧、肝脾囊肿、门静脉高压、肝脏生化指标异常等症状。 发现锑酸钠耐药,在外院给予两性霉素B。 初始剂量为0.5g/天,逐渐增加剂量至7g/天。 经过21天的治疗,症状逐渐好转入院; 在家自行服用胸腺肽2个月,然后停药。 2023年4月的电话随访中,患者家属回忆,经过两性霉素B治疗后,患者的肝脏和肾脏逐渐恢复正常,没有复发,说明已经康复。
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消灭黑热病。 近年来,相关报道越来越少。 目前临床医生对此缺乏一定的认识。 但湖南等地区仍有散发病例报告。 临床上,对不明原因发热、肝脾肿大、梗阻酶明显下降的患者,特别是有疫区旅行史的患者,应及时动员进行肝活检和骨髓涂片检查。 加强肝活检对于提高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诊治,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