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
1.凸透镜
(1)对光线的影响
对光线有汇聚作用; 焦距越小,对光线的汇聚能力越强
(2) 三种特殊入射光线及光路图
①平行于主光轴——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 ③通过光心——方向保持不变
(3) 应用实例
放大镜、投影仪镜头、相机镜头、远视太阳镜等
2.凹透镜
(1)对光线的影响
对光有不同的影响
(2) 三种特殊入射光线及光路图
①平行于主光轴——反向延长线经过焦点 ②延长线经过焦点——平行于主光轴 ③经过光心——一个方向不变
(3) 应用实例
斜视太阳镜等
应用: 1、如图所示,请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2、在图中画出射线AB的折射光线和射线CD的入射光线
3、如图所示,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哪一个是正确的()
测试点2.凸透镜成像定律及其应用图
1、当物距小于两倍焦距时(u>2f)(如右图):形成倒立缩小的虚像,像距小于两倍焦距且大于两倍焦距(f
2、当物距等于两倍焦距(u=2f)时(如右图):形成一个倒立的、等大小的虚像,像距等于两倍焦距长度(v=2f),用于测量焦距。
3、物距小于一焦距,大于二焦距(f2f)时,作为投影仪使用。
4、当物距大于一焦距(u
5、口头禅:(1)凸透镜静态成像法:双虚实,内虚外实; 大小加倍,近的大,远的小;
(2)凸透镜动态成像定律(虚像形成):
①物体的近像和远像变大——物体离镜头越近,像离镜头越远,像变大;
②近像变小,物体的远像也变小——物体离镜头远,像离镜头近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像变小;
③物像的对侧——物体和图像都在凸透镜的外侧。
应用: 1、将物体置于凸透镜前30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现在将物体移至距凸透镜60cm处,光屏上会出现( )
A.正立放大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2、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检查凸透镜的焦距,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2) 将蜡烛、凸透镜、光幕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将烛焰、凸透镜、光幕的中心调整到大致在顶部。
(3)当蜡烛火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连接光幕即可在光幕上得到清晰的倒置虚像。 正是借助这种成像法(补光仪)。
(4)在本实验中,无论光幕如何连接,小明都无法观察到光幕上蜡烛火焰的清晰图像。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蜡烛、凸透镜、光幕的中心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B.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C.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
D.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焦距
测试点3.眼睛和太阳镜
1.眼睛的成像原理。 人耳就像一台相机。 巩膜和结膜的综合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从物体反射的光在黄斑上形成倒立且缩小的虚像。
2、近视、近视的成像原理及矫正
(1)弱视
①示意图
②视觉特征
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③原因及影像部位
巩膜太厚,屈光力太强,成像在黄斑前
④矫正方法:戴凹透镜(发散光)
(2)弱视
①示意图
②视觉特征
看不清近距离物体
③原因及影像部位
巩膜太薄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屈光力太弱,图像位于黄斑后面
④矫正方法:戴凸透镜(会聚光)
(3) 记忆公式
近前远后——斜视眼光线汇聚在黄斑前,近视眼光线汇聚在黄斑后
近凹远凸——凹透镜矫正斜视,凸透镜矫正近视
应用: 1.斜视的原因是巩膜太厚,屈光力(选择“太弱”或“太强”); 预防斜视的措施之一是看书、写字时保持眼睛与书本的距离。 (可选填写“10”、“15”或“25”)约厘米。
2、图为远视和近视的成因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近视,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B.A是近视眼,巩膜屈光力弱
C.B为远视,需用凸透镜矫正
D.B为远视,巩膜屈光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