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的测量.doc》由会员共享,可以在线阅读。 更多相关《平均速度测量.doc(3页珍藏版)》请在教育图书馆搜索。
1、车翔学校八年级数学科目一课一研一一般项目教学时间第三周第二课时教研主任签字:硕士及后备人:王鲁峰教学内容(主题):测试平均速度 课程类型:新讲座 教学目标:学习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检测时间和距离,计算平均速度测量平均速度的教学设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掌握使用化学仪器秒表、秤的基本技能。 通过实验测量平均速度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可以简单地估计时间和距离。 体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整个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让中学生正确地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难点:教学目标的组织和实施。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教具设计:多媒体视频(刘翔在雅典举杯)、斜面(带刻度)、手推车(或小球)、刻度、手表(或停止)手表
2.)、金属板材。 新课介绍场景创作视频播放:刘翔在雅典全运会夺冠。 2004年冬奥会上,中国飞人获得110m栏世界亚军,这表明中国人在短距离慢跑方面也具备世界一流水准。 你知道刘翔跑得多快吗? 中学生观看视频,回忆刘翔捧杯的美好瞬间,猜测刘翔的动作速度。 (设计意图:从生活到数学,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刘翔杯,吸引中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新课教学知识点一:实验原理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什么刘翔的110m栏? 2.实验中使用了哪些检测工具? (设计意图:从新课介绍到实验原理,自然流畅,结合实验原理帮助中学生了解实验中需要的测试工具。)中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进行汇报结合实验原理报告实验中所需的两项测试
3. 工具。 知识点2:设计实验1、你能结合实验台上的设备设计一个检测卡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吗? 2、实验过程中,斜率应该大一点还是小一点? 为什么? 3、金属片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怎样才能让检测时间更加准确呢? (设计意图:培养中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流程、合作沟通的能力,明确实验的注意事项,为实验的顺利进行铺平道路。)实验台上的实验设备,交流讨论实验流程。 考虑并讨论斜坡坡度对实验的影响。 思考和讨论金属片的作用,并了解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应在测试前练习几次。 知识点3:进行实验1、保持坡度为小坡度,将卡车放在坡顶,将金属片放在坡底,测量卡车将通过的距离S1
4.、S2、填写表格。 2、测量卡车从坡顶滑下并撞到金属板上的时间t1和t2,并填写表格。 距离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t2=v2=1,组织中学生动手实验,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事项:检测卡车沿斜坡下降的平均速度时,坡度应保持较小,主要是为了便于检测卡车的移动时间。 3. 选出两个优秀小组进行展示和报告。 (设计意图: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动手实验能力,通过分工与合作,培养中学生相互协调、收集数据和估算的能力,制定严谨的科学) 考试前,中学生练习用秒表测试卡车运动的时间。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检测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展示报告实验流程。知识点4:分析论证
5、变速直线行驶的卡车,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通常不同。 1、组织中学生估算不同阶段卡车的平均速度。 2.指导中学生分析归纳实验推论。 (设计意图:培养中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数据本质的能力,从而获得变速直线运输不同阶段平均速度之间的关系。)中学生估算卡车的平均速度不同的阶段。 随后分组讨论,总结物体在变速直线运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关系。 知识点五:沟通与评价 1、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不足、不健全的地方? 2、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错误? 你是怎么解决的? 有哪些经验可供其他人借鉴? 3、测量结果可靠吗? 哪些激励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中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学会用书面或口头叙述自己的观点,养成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和评价,各组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宝贵经验,分析实验偏差。 改变黑板设计的使用: 1.4 检测平均速度 1. 实验目的:检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 实验原理:V=S/t 3. 实验设备:轨道坡度、小车、秤、秒表、挡板。 4、实验步骤:作业与练习:练习册教学反思:应增加额外注意事项:多次测试求平均值; 坡度不宜太大或太小,检测距离:从车头到车头。 使用班主任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