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
【要点】凸透镜成像定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三、教学过程
链接1:新课导出
提问:请结合上节课学到的知识思考一下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形成的图像有什么特点? 仪器的镜头距离比较近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物体离放大镜比较近,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班主任指导:像的虚实、大小、倒置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第二节:新课讲座
班主任解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 展示实验设备:蜡烛、白卡纸、光具座等,并介绍光具座的功能:使蜡烛火焰、凸透镜、光幕在同一直线上,可检测物距和像距。
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 请以数学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十分钟的小组讨论。
班主任总结:结合中学生的讨论结果,实验步骤总结如下:(1)将蜡烛放远,调整光幕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火焰形成清晰的光幕。在屏幕上产生虚像,记录物距和像距;(2)不断移动蜡烛靠近凸透镜,调整光幕位置,记录数据。
班主任补充道:为了使图像位于光幕的中心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蜡烛火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中心、光幕的中心应处于同一高度。
探索性实验:请以数学兴趣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以书本上的形式记录数据。
班主任指导: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偏转程度与透镜的焦距f有关,因此焦距可能是研究物距u变化时应注意的参考距离。
班主任总结:根据实验数据,与中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规则,并要求小组代表将小组中得到的成像规则写在黑板上。
第三步:巩固和改进
焦距与虚实、倒立、图像大小有何关系? (一焦距是虚像与实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双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第 4 部分:作业总结
1、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
2、作业:结合本课所学知识,思考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采用的是哪种凸透镜成像定律?
4、黑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