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doc》为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 关于《4.3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doc(4页)》的更多信息,请在教育图书馆搜索。
1. 4.3 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实像的概念及其产生方式。 3.了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探索,培养中学生初级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真实图像的意义。 3、利用光的反射定理画图,分析平面镜成像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索平面镜成像特性的实验中,让中学生乐于思考、乐于讨论,感受化学现象的美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中学生探索实验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心态。 3、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度:平
2、镜像原理和虚像的概念。 教案:平面镜一面,两根相同(长、粗)的蜡烛,火柴一盒,薄玻璃板一块,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直角三角形一个,课件。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多媒体演示:蜡烛在水底燃烧【新课教学】1.探索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学生活动:看你的孪生兄弟的形象平面镜成像笔记图片,观察你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形象。 中学生根据平时的使用感受和现在的感受,猜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设计与实验:班主任指导中学生利用桌面上的仪器设计与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交流与分析 中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总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通过询问不同的组平面镜成像笔记图片,图像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大小
3.针对中学生,总结图像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纠正中学生日常经验中人离开平面镜后镜中人像逐渐变小的错误观念。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通过数像到平面镜的格数和物到平面的格数,让中学生直观直观地感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 等距性质。 (3)物物连线垂直于镜面让中学生用直线连接物物位置,观察物物连线与镜面的关系。镜面,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第三个特征: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二、平面镜成像原理 1、平面镜成像原理 (1)实验验证平面镜是虚像还是实像 (2)通过绘图分析平面镜成实像的原理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 回应介绍并解释为什么水底的蜡烛还能燃烧? 三、交流与反馈 1、平面镜成像特性大小相等; 等距离; 垂直线; 真实图像。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3、倒影生成 平面镜成像图片欣赏(情怀教育) 思考:为什么河边的行道树和房屋在水底看起来是倒挂的? 4、课堂练习 4、布置课外作业,课后请朋友搜索 根据资料,解释下列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有哪些具体应用? 潜艇使用的平面镜有哪些作用? 您可以列出哪些类似的应用程序? 参考科学世界,解释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的影响,了解它们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