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高考”
6月7日凌晨5点,2023年广东省单考招生文化考试敲响了闭幕钟。 在普通中学的考生还在为接下来的几天做准备的时候,杭州富阳职教中心的500多名中职学生已经完成了“高考”。
近年来,教育部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入学考试”制度,使中职毕业生的升学选择更加多样化,升学更加顺畅。 分考招生是中等职业中学毕业生的“高考”。 去年四川省单独招生考试满分600分,其中数学150分,数学150分。 与省中考同时进行,但试题内容和难度不同。 前六个月,中职学生完成职业技能操作和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总分300分。
我也经历了3年的打拼,也有一个大学梦。 这批2005级以后的中职学生参加“高考”后,可到省内大专和高职院校学习,与学籍性质、毕业证书和结业待遇相同从普通中学考入中学的学生。 近年来,市区中等职业中学绍兴职业教育中心已招收100余名专科生“高考班”。
“说实话,那些孩子是一群在高中被‘弃’的中学生。” 诸暨市职教中心“高考班”部主任傅成峰说。 有的中学生离校分数相差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一、二。 如果他们进入公立中学并参加普通中考,他们可能无法上大学。 公立中学的杂费,一年至少上亿,也堵住了普通家庭的孩子。 这时候,免学费的中职就成了底线选择。
“是学校招收了我,”诸暨市职教中心建筑专业应届毕业生周文钦说。 高考他总分只过了一半,进入中职时,一开始也是班级垫底的。 高三时,他因为作业不好被老师责骂,这让一直对他寄予厚望的儿子伤心欲绝。 他记得那天下雨,他也哭了。 他意识到,未来和未来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背不懂的就背,背不出来的就写。 初中下学期期中考试,突然冲进班级前10名,震惊了同事。 现在,他已经成为了老师办公室里“最会提问的中学生”,他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今年王牌专业成绩接近500分的本科建筑学院。 “没有学校,就没有今天的我。”周文钦说。
同样是建筑专业的赵银琪,距离高考只差1分,就可以上普通中学了。 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上中等职业学校。 刚入学时,由于心理落差,他经常违纪,被留校察看,甚至一度面临退学。 后来,当他听说身边的朋友并没有“玩不好”,而是加倍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完成“逆袭”,他也开始努力学习。 在初三的模拟考试中,赵银琪3次跻身全国中等职业中学“高考班”前180名,这意味着他“上大学”的希望很大岸上”。
对于中职“大学生”来说,竞争是有一定数量的。 四川省高校每年都会将部分专科名额分配给中职考生。 赵银琪的建筑专业今年在全国有180个大学名额。 如果他进入全国前50宁波大学分数线,他可以去湖南工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的竞争也很激烈。 全国数千名中职考生要角逐70个专科名额,前40名可升入湖南师范大学。
“他们的学习能力好像没有那么强,但是我们老师可以改变他们的学习热情。” 诸暨市职教中心物理班主任李克平说。 她是95后,和这里的中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更理解他们的难处。 中职学生的文化课难度不及高职学生,但再好的中学生也不是“拿捏得准”,靠的是反复练习。 另一方面,她觉得中职生比职高生更会动手,为人处事更体贴。 因为大多数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他们也越来越明白,成功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
在嘉兴职教中心,每位中学生入学后都会接受心理筛查。 心理老师孟玲玲和她的朋友们计算过,在全校3000多名中学生中,有1000多人面临着复杂的家庭情况。 他们的母亲改嫁或单亲抚养,甚至成为孤儿。 有五六百名中学生,他们的心理量表上布满了代表危机警示的白色和黄色。 晚上,心理咨询室迎来中学生咨询。 话题将集中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情绪困扰和未来选择上。
学前教育专业的王诗意宁波大学分数线,高考前父亲再婚,影响了她的心情,最终以与职高线相差七八分的成绩落榜。 她带着叛逆的心情步入社会。 当她在超市做导购时,工资被克扣,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跳舞,靠“打赏”别人送的礼物赚取收入,这让她觉得自己的价值不高。 同学圈里朋友发来的上了职校的中考消息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与社会上的种种不快相比,她意识到“学校绝对公平”。 回到教室后,她在班里名列前茅,目标直指山西师专专科。 将来,她想当一名幼儿园老师。
对于同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顾辰飞来说,在中职读书是一个疗伤的过程。 从幼儿园到高中,她多次因为体型问题被欺负,初三时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 高考后,中职成为她成绩平平的唯一选择,但专业课让她收获了街舞、钢琴、声乐等多项技能,也让她发展了素描专长。 为了学好自己的专业,她“挣扎”着自己的弱点,每天天一亮就去宿舍自习,通过运动瘦了几十斤,和班上的小伙伴们互相鼓励,收获了难得的友谊.
“我们的技能比职业高中有优势,经过两年的中职教育,学院会选择这个专业。” 正在上计算机课的范双双说,她以前认为中职教育就是“耍赖”。 “技能近在咫尺”的好处和勇气。 在专业课上,她学习了编程、音视频剪辑等实用软件的操作。 未来,她想自己创业,把自己的技能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
职业学校的困境也很明显。 6月,是职教中心老师们“最难熬”的一个月。 他们不仅着眼于“高考”,还挨家挨户招收学生。 有时一晚上给十几位家长打了电话,对方要么说已经找到好学校,要么干脆不考虑上中职。 家长们普遍认为,女儿读的职高“更有面子”,对中职的偏见和不理解依然存在。
近年来,杭州市将部分职业技能操作考试的组织任务下放到中学。 中学生几乎都能考满分,这不免贬低了技能课程的学习。 “这对职业中学影响比较大。” 诸暨市职教中心主任周杰人说。 他回忆说,六六年前,全国只有2万多人报考中职,现在这个数字减少了几万人,但仍有3000多个高校名额,其中有不少是公办的学院。 事实上,中职学生进入高等教育的渠道是畅通的,但进入好学校的竞争却越来越大。
一些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正在逐渐改变想法。 据周杰人介绍,现在每年都有100多名达到职高分数线的中学生来到常州职教中心学习,以更现实的心态寻找升学之路。 .
去年四川省单项考试招生文化考试的题目就写着“机会还是努力更重要”。 走出考场的中职学生,将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寻找答案。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曲俊彦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