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效率教材剖析本节教材首先从课堂活动入手,通过中学生的探究得出问题,晓得做功时还有额外功的存在,因而介绍了三种功,并引入了机械效率的概念,再以例题的形式介绍了机械效率的估算,最后通过实验探究出滑车架机械效率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很自然的从上一节的功和功率过渡到认识机械做功的效率高低,为中学生认知社会发展和世界变迁做好了充分的引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哪些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物理机械效率,会借助公式中W有用/W总进行有关估算,晓得机械效率大于1。3.晓得增强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技巧。【过程与方式】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化学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
2、事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中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类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中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概念教学和对影响机械效率的诱因探究。【教学难点】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诱因的理解。课前打算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车架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等。教学过程、问题引入【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将G=4N的两个钩码匀速提高1m的高度,两次拉力所做的功相同吗?为何?6【学生活动】举手回答问题
3、:不相同。使用动滑轮的弹簧测力计其拉力所做的功会多一些。【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剖析缘由【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得出结果:这是由于使用了动滑轮,除了要克服钩码的重做功,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磨擦做功,所以其拉力所做的功会多一些。【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可见使用机械做功时,虽然它会给我们带来如省力,或则省距离等有利诱因,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利的一面,机械存在着效率问题,这节我们就来学习机械效率。(步入新课)板书课题:机械效率【设计意图】通过活动的形式,即备考了做功的条件,又形成了须要探究的问题,为机械效率概念的引入做好思想铺垫。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什么是机械效率1.三种功【教师
4、活动】引导中学生通过剖析引入的活动,得到想要做的功是哪些?【学生活动】分析思索,得出结果:想要做的功是将重物提升做的功,即有用功【教师活动】帮助归纳得出:(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诸如: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Gh引导中学生思索:有没有我们本不想做,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又不得不做的功呢?(滑轮)【学生活动】分析思索,得出结果:(2)额外功:人们不须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诸如: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磨擦所做的功。【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明晰有用功和额外功都是人的付出,总结出总功的概念:(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且:W=W有+W额【学生活动】观察场景,思索:用水桶
5、从井中提水的时侯的三种功分别是什么?目的:提水。所以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付出:手的拉力。所以拉力所做的功就是总功。则对绳子和水桶所做的功为额外功。2.机械效率【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思索怎么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上面所占的分量?【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得出可以用有用功与总功的比表示。【教师活动】引导出有用功在总功上面所占的分量,则机械的效率更高,因而得到机械效率:(1)定义: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称作机械效率。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丁:K10Q%(2)表达式为:,,【学生活动】思考问题:思索:机械效率会小于100%吗?为何?得出:有用功总大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大于100%;即:下1【
6、教师活动】滑车架的械效率是80%,它表示哪些意思?【学生活动】回答出:使用滑车架提高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是8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80%,另外的20%是额外功。【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完成例题(教材203页)例题:用一动滑轮,将20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高,拉力F为120N,此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学生活动】完成练习。【教师活动】给出答案,让中学生订正:已耸;
7、计意图】通过生活场景,引出三种存在的功,再介绍机械效率并估算物理机械效率,中学生更能联系自身实际想到有用的、总共的、额外的三个成语,更容易理解三种功和估算机械效率。知识点二、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假如上面例题中用动滑轮提起的物体重是400N,这么机械效率还是83.3%吗?也就是说,对一个机械来说,它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吗?下边我们通过测滑车架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来探究一下。【学生活动】阅读教材204页实验插图和过程,按步骤进行实验:1.实验原理:片*x18%2.实验器材:"总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车架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3.实验步骤:(1)把滑车架安装
8、好,测出钩码G的值,并记录表中。F的数值;细绳自由(2)匀速带动弹簧秤使钩码下降到某一位置处,从弹簧秤读出拉力端通过的距离(s)钩码上升的高度(h)(3)分别算出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记录结果。(4)再换成两个钩码重复前面的实验记录结果。4.记录数据的表格,并做好记录。拉力F/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总功W总/J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机械效率刀0.60.30.181.00.10.155.6%0.80.450.362.00.150.383.3%估算出总功、有用功、和机械效率5.实验推论:同一滑轮提高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的机械效率就越高。【教师活动】引导中学生:在生产
9、中,人们借助多种方法增强机械效率但都不能使其达到100%,皮带传动的机械效率是94%98%。如何提升机械效率呢?【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得出结果:(1)降低机械自重.(2)降低机械的磨擦等来减少额内功.(3)在额外功一定时,减小有用功【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和班主任引导,中学生可以感遭到机械效率的影响诱因,再通过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到增强机械效率的办法,彰显了数学迈向社会的目的。三、课堂总结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四、布置作业完成教材205页的作业。五、板书设计10.5机械效率一、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2.额外功:对人们没有借助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有
10、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二、测滑车架的机械效率1.同一滑轮提高重物时,重物越重,滑轮的机械效率就越高。2.增强机械效率:(1)降低机械自重.(2)降低机械的磨擦等来减少额内功.(3)在额外功一定时,减小有用功教学反省本节主要述说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初学“机械效率”,常常对这种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剖析实际问题中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弄混淆。想要中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数学含意以及估算机械效率,就必须使中学生分清楚那部份功是有用功,那部份功是额外功,或则那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那种力做的功是额外功,那种力做的功是总功。本节教学设计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所用时间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