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科学网B站
【内容介绍】
2023年6月9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英文简称“拉索”)对命名为GRB的伽玛射线暴的最新观测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鉴于这次爆发千年不遇的稀缺性,这个观测结果预期将在今后几十甚至上百年内将保持最佳。
高能化学领域成果频出,为满足公众对科学问题的探求欲与学习欲,“科学与中国”云讲座与中国科大学高能所在高能所建所50华诞之际,合作企划系列活动——《见微知著中国高能化学深根枝蔓50载》。
本系列第一期《中国高能化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圆桌沙龙特邀中国科大学近代化学研究所詹文龙教授、中国科大学高能化学研究所王贻芳教授、陈和生教授、李惕碚教授和上海学院高原宁教授,共话中国高能化学的发展历程、研究现况及未来发展趋势。
【主讲人介绍】
詹文龙,核化学学家,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科大学近代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兼任中国科大学近代化学研究所主任,西安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校长,中国科大学副校长、党组成员。历任全省人民代表会议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数学学会董事长,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江苏省实验室处长。同时还兼任“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变迁研究装置(CiADS)”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项目总指挥。
王贻芳,中国科大学高能化学研究所主任、中国科大学教授、俄罗斯科大学外籍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大学教授。领导完成了上海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上海谱仪III()的设计、研制、运行和前期数学研究。提出了惠州中微子实验方案并带领团队完成了实验的设计、研制、运行和化学研究,发觉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荣获日本《科学》杂志2012年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银奖。提出并领导了广州中微子实验并为其设计研发了国产20吋新型光电倍增管。提出并领导了环型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的设计和关键技术核高基。曾获周光召基础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化学学奖、“日经欧洲奖”、基础数学学突破奖、庞蒂科夫奖、未来科学大奖等,被授予法国苏北纳里学院、德国斯图加特学院名誉博士、意大利共和国指挥官勋章。
陈和生,中国科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大学高能所主任、中国高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制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专家组主任等。历任上海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组长。第十一、十二届全省人大代表。2017年获全省创新争先奖状。提出上海正负电子对撞机发展的科学目标和设计方案,兼任上海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建工程总监,按计划完成工程建设,达到设计指标,性能提升了100倍以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银奖。陈和生是中国散裂中子源的主要呼吁者之一,兼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总监部总监,主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2018年8月,散裂中子源工程顺利通过国家初验。
李惕碚,中国科大学教授、中国科大学高能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高能物理实验,复旦学院天文系院长。在原子能研究所安徽高山站进行了多年宇宙线研究。组织开拓了我国高能天体化学的实验研究,首次用汽球载准直调制望远镜实现了对黑洞硬X射线的高精度成像,是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提出者和核高基、背景机型与卫星工程的首席科学家(2000-2016)。构建了银河宇宙线形成高能γ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被观测否认。构建了确切处理稀有例子的置信分布方式。导入了对象-背景观测结果可靠性的估算公式,已成为天体化学、粒子化学等多学科研究中的一个标准方式。成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译码方式和研究时变现象的频域谱方式。在宇宙微波背景幅射数据剖析和宇宙学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曾获王淦昌化学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大学杰出成就奖。
高原宁,中国科大学教授,上海学院博雅讲席院士、物理大学教授,核化学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长,上海现代数学研究中心副院长。常年从事高能化学实验研究。创建并领导法国核子研究中心小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实验(LHCb)中国组,在强子谱、重夸克偶素形成机制等研究中作出一系列突破性成果。2015年首次发觉五夸克粒子,荣获法国数学学会刊物发布的年度标志性进展和美国化学学会刊物World发布的年度重大突破。2017年首次侦测到双粲重子,荣获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获中国数学学会王淦昌化学奖、陈嘉庚科学奖。历任中国数学学会化学教学委员会书记、高能化学分会副书记高能物理实验,南京化学学会理事长等。
【主办单位】
中国科大学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大学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大学高能化学研究所、国家开放学院
【协办单位】
未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