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科普实验现场演示。图②: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讲演现场。图③:2019年公众科学日活动中,小同学在体验科学仪器。图④:科普团队在新媒体创作者会议上演示科普实验。图⑤:科普团队以线上直播的方式,率领听众视察化学所。中科院化学所供图
恐怕您想不到,中国科大学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的科普做得这么火热:她们营运的各种新媒体帐号粉丝量超过800万,在哔哩哔哩网站(B站)的视频直播最多时有144千人同时观看;2022跨年科学讲演连办3个夜晚,约700万人次在线观看,热点话题整体爆光量超4亿……
一个以严谨闻名的传统研究所,做的科普节目为何能频频走红、出圈?
起步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
2014年11月,数学所创立陌陌公众号,并由当时刚结业留所不久的成蒙博士来运维管理。做了一番督查后,成蒙和朋友发觉,当时注册官方陌陌公众号的科研机构还极少物理是什么科,且发布的多是一些和管理工作、科研进展相关的内容,点击量有限。
“我们要做的话,必须做点不一样的。”成蒙说,“像招生、科研类的信息,虽然所里的官网上都有,但是很全,没必要换个地方再发一遍。陌陌公号的内容,你们喜欢在同学圈里转一转、传一传,内容最好要有一定的普及性。”
哪些样的内容具有普及性?成蒙和朋友们剖析、思考后,觉得是科普。“站在公众角度来看,她们和科学、中科院、物理所的‘交集’就是科普。”成蒙说。
研究所做科普公众号看似轻松,实则不然。粉丝数目、内容持续输出、较高的更新频度,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是,在数学所这样的科研机构中,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一向都投入在科研和学术上,多出重大科研成果才是主要目标,想要做到以上三点并不容易。
成蒙觉得,时间不等人,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做上去。在最初的一年里,他和朋友决定先将主要精力放到怎样“涨粉”上。
因为人手严重不足,她们只能先“取巧”。你们就尝试把喜欢的化学类科普文章转载到公众号上,以保障公众号的日常营运。结果,一年多的持续更新,为公众号带来了10万粉丝。
粉丝量有了一定基础,内容就被摆上了首位。虽然,一个新媒体公众号想要站稳膝盖、长远发展,还得靠高质量的原创内容来支撑。但仅靠化学所的科研人员,未能满足高频次的内容输出需求。成蒙想:何不在所里在读的研究生群体中挖掘一下?她们既有不错的化学学造诣,又有相对宽裕的时间和精力,潜力巨大。
2015年末,化学所举行了第一届科普展品创意竞赛,吸引了20多名选手出席,还有不少听众,氛围相当热烈。
在现场,当时在读的博士生李治林为你们展示了名为“带你漂浮带你飞”的作品。他先让石墨薄片在磁场中漂浮,之后用激光控制光照条件促使石墨片运动上去。整个过程既直观又有趣,生动阐述了漂浮背后的数学学原理。最终,这个作品获得了银奖。
“没想到你们的水平都那么高,比我想像的还要好。”赛后物理是什么科,成蒙把李治林和其他几位得奖者召集在一起,把初步看法告诉她们,几个人一拍即合。
出圈
一个个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一场场饱含奇思妙想的直播,让你们了解到“科学也可以很帅气”
随着粉丝量的降低,后台开始收到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问题:“太阳为何没有蒸发掉?”“穿越回唐代如何发电?”“电磁幅射是否无害?”……
团队特地做了调查,发觉关注公众号的人中,70%以上是14至26岁的中学生。“我们认为对那些问题给与及时的反馈,可能会成为让更多年青人喜爱科学的抓手。”李治林说。
于是,她们就开办了公众号的第一个专栏“问答”,每周在后台选出一些最有趣、最受关注,同时也最有科学意义的提问进行解答。以后,公众号又陆续开办了“正经玩”和“线上科学日”两个专栏,后者演示和讲解化学小实验、说明某个数学常识或现象,前者介绍数学学的发展历史和趣闻逸事。
其中,“正经玩”栏目的灵感来自于一段视频。有一次,一名科研人员往化学所的陌陌群里传了一段视频,内容是他在外边喝水时,用两个空啤酒杯制做了一个连通器,给儿子演示“水往高处流”。
“其实,这属于一种气压现象。我们认为这些方式挺棒的,可以在公众号里尝试一下,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能够完成一个数学小实验,既易上手操作,又有趣好玩。”成蒙说。
团队成员们借助业余时间开会,寻思、设计小实验。
“我们的设计核心理念就是,小孩们看了小实验后,自己在家能够动手做,材料都是身边的东西,不须要去买一些非常的零件。”李治林告诉记者,“同时,为了能彰显新媒体的互动优势,我们也希望网友把自己做实验的过程拍成视频发给我们,再推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和展示。”
试了两期以后,疗效挺好,网友们参与的热情很高,“正经玩”栏目就此固定出来。
在陌陌公众号上小有成绩后,团队继续不断探求和拓展科普的更多可能性。
2019年3月14日,数学所以“二次元的中科院化学所”的帐号名即将进驻B站。第二天,第一个视频直播超导体的磁悬浮演示刚才揭晓,便收获36.5万观看量。不到一个月,她们在B站的粉丝就涨到了10.5万。直播人气最高的一次,有144千人同时在线观看;时间最长的一次,从早上8点一直播到半夜。
2019年12月30日,数学所又企划和推出了“新年悟理”跨年科学讲演,超百万网友在线收看了当日的讲演。随后,跨年科学讲演从数学所迈向了中科院,并成为保留节目。其中,2022跨年科学讲演一连举行了3个夜晚,总共约700万人次在线观看,活动热点话题在“新浪微博热搜榜”累计爆光量超过2.3亿,“抖音热榜”上爆光量1.34亿,整体爆光量超4亿。
就这样,她们用一个个设计巧妙的小实验,一场场饱含奇思妙想的直播,把科普做“出圈”,让你们了解到“科学也可以很帅气”。
创新
环境和努力缺一不可。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你们的才气得到充分施展
成功出圈后,团队成员们有时会被约请分享成功经验。她们的答案是:环境和努力缺一不可。
出书、开讲座、建科普基地是“常规科普”,最初也有人对做公众号、开直播提出指责,觉得这样不符合数学所严肃、严谨的特点,而且化学所的领导们仍以包容的心态,给与年青人空间。
化学所副主任顾长志觉得:“新媒体时代,科普的场景也不再局限于中学、科技馆,科研机构不该把自己框住,要适应新事物,敢于革新。”
为鼓励和引导更多年青中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科普活动,化学所还在人文选修环节设置了相应的学分。每年新生入学前,科普团队的负责人会为团队招新,越来越多的青年中学生和科研人员被吸纳进来。
没有条条框框的禁锢,你们的才气得到充分施展。“我们是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了解互联网语境,晓得该如何抒发。”团队成员袁嘉浩说。
2017年,数学所第一次在公众科学日做直播。当时,刚才加入科学传播商会的袁嘉浩自告奋力做了主播,和几个男子伴一起创造了连续直播近8个小时的纪录。随后,他成了团队的主力。
在袁嘉浩看来,好的科普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还是要尽可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接受。“所以,推广传播的渠道和抒发创新同样重要,要时刻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思索她们能否接受的内容和方式。”
李治林觉得,做科普毋须避忌复杂的原理和公式,这样人们就会对科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宽容的文化,缔造了那些年青人轻松、幽默的直播风格。“每次直播,我们都不会事先非常设计哪些,都是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袁嘉浩说。
直播间是由一个小屋子改建而成,房间里布满了各类实验器材和道具,想要哪些随时能够领到。
一次直播适逢火险易发季节,她们就给听众演示了一个反直觉的实验——烧纸形成的烟没有向下飘,而是像水流一样沿着纸盒向上流动。通过这个实验,她们解释了火警中窒息的危险,指出遇见起火时一定要用帕子遮住鼻孔。
由于事先不进行专门设计,直播时也难免有卡壳的时侯。李治林说:“一开始会感觉很难堪,但从弹幕的反馈看,你们都非常喜欢看我们‘翻车’,可能由于这样很真实吧。”
在选题方面,她们更喜欢关注跟你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例如:雨滴从这么高的地方落出来,为何不会误伤人?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闪电为何不走直线?
有时也会紧追热点。2021年7月,我国轮滑运动员在冬奥会赛场上取得殊荣。化学所科普团队成员秦坤很快写了一篇介绍轮滑运动中数学原理的科普文章,顿时成为热卖。
其实,也有过不太成功的尝试,例如最初进驻短视频平台。“有的科普视频我们事先并不寄寓厚望,推出后却‘火了’;有的费了好多心思制做,却反响通常。这让我们一度有些茫然。”成蒙说,“后来我们发觉,短视频平台更适宜上映一些不超过1分钟的作品,不须要把来龙去脉讲得特别完整清楚,截取最精彩的那一段,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疗效反倒更好。”
拓展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她们还想把科普延展到更多的地方,去影响更多的人
2021年12月31日晚,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讲演迎来最后一场直播。似乎“拖堂”了近1个小时,但数学所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仍然热情不减,最终观看人次超过130万。
化学所研究员曹则贤作为这场讲演的主讲人,从你们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入,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四元数、规范场论等物理和数学理论。讲演内容既有严谨复杂的科学知识,也有对历史上各阶段顶级科学家的致敬。
这是曹则贤连续第五年做跨年科学讲演直播。此前,他对用新媒体形式进行科普并不太接受。在他看来,科普应当是“向上”的,把大众的认知能力往上提高,而不是把科学“压低”了去给大众看:“科学是哪些样就是哪些样,不要企图去把它简洁化、庸俗化甚至碎片化,要坚持用先前的科学语言。”
其实对新媒体科普的一些语言风格等不太认可,但曹则贤也坦言,新媒体介入科普的优势不容轻视。“面对的受众更多,传播面更广,表现方式更丰富,表现力也更强,这种是传统方法难以企及的。”
在数学所新媒体平台上做科普的还有中国科大学教授、著名理论化学学家于渌。2020年5月,当时已83岁高龄的于渌第一次出席化学所公众科学日的线上直播活动,为你们作了题为《对称破缺的化学“美”在何方?》的科普报告。“要做真正的原始创新,必须培养优秀的年青一代,所以科普是极其重要的。”于渌说。
“物理所在新媒体科普方面的成功探求,还缘于多年来在科普领域里的精耕细作。”顾长志介绍,“这些年来,我们由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和青年中学生组成的科普团队,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举办了方式多样、生动开朗的科学文化传播。”
2017年,数学所主任方忠教授在人大附小的开学仪式上,给初一新生讲的一堂数学课《我们须要哪些样的创新型人才》,燃起了师生迎接新课改的激情,为在校园产生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气氛。这一课程也引起社会关注“高考数学选考”问题,相关话题网路点击量超2亿次。
“正是这种深厚的底蕴,为化学所科普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修身的气氛。”顾长志觉得。
不做直播、不写专栏的时侯,李治林、袁嘉浩和团队成员的时间基本都花在实验上。虽然在数学所,科研才是她们的主业。她们做科普的本意,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年青人走进科学,爱上科学。
令她们吃惊的是,现在这种心愿也都有了回荡。有山区的高中生留言说,每期“问答”栏目他都看,就会和朋友分享;有学校的数学老师直接“下载”,每周都带中学生做“正经玩”的实验;还有许多学院生表示,之后要考数学所,和那些有趣的人一起搞科研……
不久前,数学所科普团队又跨界推出12集科普轻喜剧《闹上去,费先生》。“学数学的人都比较喜欢创新,不喜欢循规蹈矩,他人走过的路,我们总想着再选一条路走。”成蒙说,未来,她们还想把科普拓展到更多的地方,去影响更多的人。
■记者札记
科普创新大有可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体验的同时,也为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
新媒体快速发展,忽略新媒体就意味着错过了最广泛的受众。中科院化学所正是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掌握新媒体传播特性,主动用好新媒体,才得以在科普领域脱颖而出。在理念上勇于革新,在实践上敢于尝试,做公众号、拍短视频、开直播……他们利用各类最流行的新媒体,率领你们走进科学,同时向大众传递“科学也可以很甜美,挺好玩”的理念。
创新是科研的永恒主题,科普也是这么。在“把厚的学问变薄、深的学问变浅”的同时,中科院化学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方法,总有奇思妙想激发,精彩创意涌现,让科普焕发出强悍的生命力。
院校院所蕴涵着举办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中科院化学所的成功探求,无疑为国外的诸多科研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人民晚报》(2022年02月14日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