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质”一词目前已成为基础教育界的热词,网上搜索一下,会有近百篇文章映入眼睑,教育部正在修订的小学新课程标准,也已把核心素质确定为主导思想。而且,高等教育对核心素质的关注远没有基础教育这么高,甚至变得有些隔膜。虽然核心素质对高等教育来说更重要、更紧迫,也更具有培养条件。
千百年来,学科牢牢抢占着学院的中心位置,学院已经产生了学科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其实是有历史的必然性的,由于它反映了科学分化的逻辑,迎合了社会分工的要求,也体现了学院的奇特魅力,所以学科中心根深蒂固,至今依然保持着巨大的惯性和活力。并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对这一传统形成了越来越尖锐的挑战。
学科中心体系在学院的运转逻辑
古埃及时期,学问也称为“哲学”,自然科学仍未从哲学中分化下来,“文科七艺”涵盖了几乎所有知识的种类。古埃及哲学家柏拉图非常注重教育,他把教育分为中级和中级两个阶段,中级阶段练习体育和音乐,也学习一些读、写、算知识;中级阶段开始学习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这便有了七艺的雏型。古埃及成立的那些学科后来传入罗马并得到发展,文法、修辞学、音乐、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辩证法(逻辑学)成为中学课程的主体。
七艺作为学科,仍然沿续到文艺复兴运动原先。文艺复兴时代,学科开始分化:文法分为文法、文学、历史等;几何学分为几何学和地理学;天文学分为天文学和热学。到了17、18世纪,学科进一步分化:辨证法分为逻辑学和伦理学;算术分为算术和代数;几何学分为三角法和几何学;地理学分为地理学、植物学和昆虫学;热学分为热学、物理学和物理,现代学科体系即将诞生。
18世纪末,西班牙教育思想家赫伯特·斯宾塞把学科和中学的课程明晰地结合上去,确立了根据学科知识界定筹建课程的原则。他明晰而坚定地强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这是从所有各方面得来的推论。”他按照学科的分类和矫饰主义的理论,设计了中学的课程体系,产生了杜威所批判的学科中心、教材中心,班主任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
学科中心体系在学院的运转逻辑是:按照科学的学科分支界定系科,界定专业,“专业化、精致化”几乎是高质量的代名词;“隔行如隔山”成为社会共同的认知,学科壁垒、专业壁垒、知识壁垒也由此产生;专业知识的载体是课程,课程分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具有显著的层次甚至等级;课程的载体是教学计划、教材、教案和参考书,知识被分解成为知识点;教学的主要方法是讲授和练习,学习水平的高低通过考试来检验,试题被要求尽可能覆盖学习的所有知识点,并分解为“了解、理解、应用、综合”不同的把握水平,按照考试成绩,颁授结业或毕业证书。
学科、专业、知识、教材、教学、考试、文凭是学科中心的关键词,它们构成了学院的制度要素,通过这种要素的运转,产生了中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师生关系——以班主任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中心,活动形式——以课堂为中心,结果评价——以考试为中心。并由此产生了学院知识专精、专业对口、终身职业的价值取向。
核心素质观的盛行
然而,这些信仰正在动摇。世界变了,科学发展的逻辑变了,世界对未来人才素养的要求也变了。
现今世界千变万化、速率推进,未来饱含了不确定性。这些变化的第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知识经济逐步成为主导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的第一要素,以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为重要投入,借助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虚拟经济、分享经济成为经济新的下降点。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培养创新人才,迸发每位人的创新潜力,产生大众创新创业的格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急迫要求。
第二个最大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深入推动。现今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多地赶超国界,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服务产业等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展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强化。经济全球化除了是有形商品、资本的流通,更是知识、信息的流通。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知识、信息和人才的竞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有跨文化意识和交流能力的人,成为一流学院的共同追求。
第三个最大的特点是信息网路化全面普及,实体世界和虚拟世界深度融合。互联网、云存储、移动通信、穿戴技术以及智能学习、大数据剖析技术的整体突破,致使信息传播的广度、深度、便利程度空前提升,信息量猛增、知识更新推进,虚拟世界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空间,未来比起往年任何时侯来都愈发无法预测。一朝学习终生受用的历史早已过去,专业对口、学因而用的观点遭到严峻挑战,活到老、学到老成为基本生活形式。具备终生学习意识,产生终生学习能力,成为每位人适应社会变化和保证生活质量的必要素养。
第四个最大的特点是跨界交叉普遍发生。知识交叉、学科交叉、产业重组与日俱增,行业、专业、岗位此消彼长,传统热门的职业、行业不断消散,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互联网+使过去觉得完全不可能发生联系的事物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理论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脑并用、知行统一成为优秀人才的基本特点。培养复合型人才,擅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擅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真实问题,是时代的突出要求。
应对这些变化,1997年OECD启动了21世纪核心素质框架的研发工作,并于2005年发布了《素养的划分与选聘》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质()的概念。报告将核心素质界定为“互动地使用工具、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和自主行动”三个类别,它赶超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技能,突出了自我反省和跨学科素质。
2002年日本即将启动21世纪核心技能研究项目,创建了德国21世纪技能联盟,找寻这些可以让中学生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技能。她们将这种技能概括为“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生活与职业技能”三个方面,同样是赶超了学科思维逻辑,看重的是面对复杂真实的现实问题,怎么灵活应对。
2005年欧共体发布《核心素质:法国参考框架》,向各成员国推荐8项核心素质作为推动终生学习和教育与培训变革的参照框架:使用母语交流的能力、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数学素质与科技素质、数字化素质、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质、主动与创新意识、文化意识与抒发,每一素质又从知识、技能与心态三个维度进行具体描述。
尽管那些关于核心素质的内容描述并不完全相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指出应对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应对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的综合品质。OECD指出:核心素质“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借助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心态)、以满足复杂须要的能力”;国际21世纪核心素质框架指出,“核心素质的核心是思维方法、活动形式、活动工具和生活技能的融合”。作为对综合化时代要求的回应,2006年1月31日,马来西亚时任首相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公布了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质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所谓STEM即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要求的是将这四类学科打通组合,培养中学生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不是这种知识的简单相乘。2011年,奥巴马首相推出了致力确保经济增速与繁荣的新版的《美国创新战略》,强调,英国未来的经济增速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创新能力,而STEM教育是常年的基础性保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见,核心素质观与学科中心的鲜明不同是,第一,指出整体性,知识、能力、方法、价值一体化;第二,指出综合性,是解决复杂问题、应对未知世界的综合能力;第三是跨学科,打破学科界限、专业界限,行业界限,产生跨学科素质;第四,指出个性化,调动每位人不同的潜在能力优势,为每位人获得适宜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创造条件。
学院教育变革进行时
核心素质概念的盛行其实是近10多年的事,但学院应对社会变化,突破学科中心观念限制,培养综合素质的变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这些变革越来越猛烈了。
20世纪70、80年代英国学院的专科教育质量曾遭到普遍非议,90年代社会对学院专科的不满进一步加深。英国卡内基教学推动基金会经过历时4年的研究于1998年发表了《重建大专教育,韩国研究型学院发展新蓝图》的报告,觉得“过去的专科教育经常辜负了大众的期望”“学生缺少知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号召各学院给与专科教育更多的注重,并提出了10条变革建议,对日本的学院形成了很大的打动。其时,我国则恢复中考伊始,百废待兴,曾企图沿用文革前的教育模式办学,但很快发觉,简单仿效过去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须要,在教育体制机制变革的同时,淡化、弱化学科中心的变革也拉开了帷幕。
调整撤并学科,扩宽知识视野。欧美模式与前南斯拉夫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欧美重视宽口径培养人才,前南斯拉夫重视专精性培养人才。欧美学院的学科、专业总量显著偏少,耶鲁、斯坦福学院等研究型学院只有80种左右的专业,美国学院也只有100多种专业。但我国恢复中考后的学院专业多达1000多种,专业过细、过窄。细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以前有过这样的故事:北京交通学院炉窑专业的结业生分配到企业后居然不会使用炉窑,由于我国当时的炉窑有南斯拉夫、美国和意大利三种制式,炉窑系的中学生四年只学习了一种制式,用的不是学的,面对不熟悉的制式只能束手无策。类似于这样的故事一时间被报导出好多,使得我国下决心对学科进行整合。80年代进行了第一次学科重大调整,将1000多种专业压缩为500多种,90年代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将学院专业再度压缩到249种。这对越分越细的学科中心体系是一次很大的改进。
在压缩学科和专业数目的同时,一些中学开始尝试宽口径招生,在更大程度上挑战传统的学科中心。90年代之后,清华、清华率先进行了大类招生的尝试,通过举行“元培大学”和“基础大学”,只分工科、理科大类招生,不再细分,甚至文理兼收,得到社会热烈响应。并且宽口径招生后,怎样培养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也在探求学院专科教育的变革创新之路。
施行通识教育,提升综合素质。世界一流学院不仅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外,通识教育是它们共同的变革取向,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无疑首推耶鲁学院。
早在1978年,耶鲁学院就发表了旨在于大专生课程变革的《核心课程报告书》,为培养才能进行批判思索,具有能清晰明白地书写和交流能力的人,培养具有广泛鉴定能力的人,要求每位中学生都必须学习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剖析、道德思索、外国文化6个主要领域的核心课程。2007年新通过的耶鲁学院教育大纲,再度要求每位中学生起码在美学与诠释、文化与信仰、实证与物理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宇宙科学、世界中的社会和世界中的日本8个领域起码修一个学期的课程。她们为了避免中学生避难就易,从中选定最易拿取学分的弊病,又提出了“4+3+1”的模式,新模式将整个通识教育项目进行了切割,对必修课程的结构和内容以及选课积分方式进行了更合理的设计,以保证通识课程的高水准。
而罗马尼亚学院的中学生在学院的前三年几乎不分科,通过阅读、听课、讨论和辩论等各类手段来了解包括西方文学,西方艺术,西方音乐,西方文化等在内的历史知识,这些“核心课程”以研讨的方式为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提供充分畅通的渠道。这种课程不是围绕院系课程而组织,而是围绕中学生须要面对世界上如何的问题、环境和定位的须要来组织。“核心课程”使理工科学生对人文社会学科降低了解,同时又使工科中学生对自然科学等加深印象。在对自己兴趣、潜质有了足够清晰的了解之后,第三学年才选择专业,步入专业大学学习专业课程。
跨学科必修,培养T型人才。与斯坦福、哥伦比亚学院通识课程大都是选修课不同,哈佛学院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跨学科必修课程。哈佛学院每位学期开办2000多门课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除了这般,哈佛学院入学的时侯不要求中学生申报专业,大一大二前三年随意必修任何课程,到大三的时侯,才要求申报一个专业,而这个专业也只占整个学院课程的三分之一左右,中学生有十分大的自由度去探求不同事科知识的奥秘。普林斯顿的育人理念觉得,大学教育为的是构建一个基本座标系,有了这个座标系,今后面对任何新的知识、新的事物,都可以把它放在座标系去辨别、归位。这些理念也彰显在她们的就业观上面。她们不觉得专业对口才是成功,学音乐、学历史的不一定将来就从事与音乐、历史有关的工作,从事政治或则经商同样是成功。哈佛学院音乐大学校长.甚至说:一些音乐系的中学生对于商业、法律、知识产权、公共卫生和健康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正是哈佛学院的魅力所在。”
课程、教学、学制一体化变革。自20世纪90年代起,耶鲁学院在大专教育变革方面就举办了颇具成效的一系列变革,2012年,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哈佛学院推出了《斯坦福学院专科教育研究》报告,报告希望“学生不是简单地获得成功,还要获得多元化的发展;既要学因而用,又要擅于反省,兼具创造性和责任感。”报告强调,外部迅速变化的世界给大专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学院根本没有办法将中学生在未来所需的一切知识塞入中学生的脑子物理学科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但是中学教给她们的许多东西很快还会过时。要想真正获得多元化的发展,中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在哈佛看来,大专教育的长远价值不光是让中学生把握深奥知识或专业技能,更要培养中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的能力。普林斯顿提供的不应当是简单叠加在一起的教育,而是一种能让中学生应对各类外界挑战和机遇的教育。她们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大专生攻读跨学科学位,这已成为哈佛大专教育的一个标志,少部份中学生找不到她们喜欢的专业还可以自己设计。现在,哈佛学院的每位中学生都要完成相当于16门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
2016年,耶鲁学院又发布了《斯坦福学院2025计划》,这是一个饱含了对未来想像的大胆计划,它最引人注目的是提出了“开环学院(Open-)”的概念。该计划创造性地放开了入学年纪的限制,17岁前的天才少年、进入职场的中年以及离休后的奶奶都可以入学。这是区别于传统闭环学院的最主要一点;同时,它打破了专科四年制的金科玉律,延长了学习时间,由往年连续的四年延长到一生中任意加上去的十年,时间可以自由安排。
第二个概念是“轴翻转()”,其涵义是要将“先知识后能力”反转为“先能力后知识”物理学科素养包括哪些内容,能力成为哈佛学院中学生专科学习的核心。它要改变传统学院中根据知识来界定不同院系归属的方式,根据中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界定,重新建构院系。
第三个概念是“有使命的学习()”,她们的研究发觉,使命感是成功职业生涯手指引方向的航标。因而,从在校期间开始,耶鲁学院的中学生就要基于一定的使命进行学习,也就是说,中学生除了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更重要的是要完善专业的使命感,进而支撑起一段目标清晰的、纵贯结业以后10~15年的职业生涯。
日本学院的这种变革似乎没有说是针对培养核心素质的要求进行的,但与核心素质的培养似乎非常默契,这大约就叫殊途同归吧。最后要强调的是,基础教育核心素质的培养关键是师资,师资的来源在院校,所以院校突破学科桎梏,培养综合人才,除了直接关系学院生素养的培养,并且决定了基础教育变革的冲劲。
参考文献:
袁振国.学术是学科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