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总结#】公式,在物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物理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算式。具有普遍性八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宜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抒发命题的方式句型对象,不仅这个命题可能依赖于这个公式的自由变量的值之外。公式精确定义依赖于涉及到的特定的方式逻辑,但有如下一个十分典型的定义(特定于一阶逻辑):公式是相对于特定语言而定义的;就是说,一组常量符号、函数符号和关系符号,这儿的每位函数和关系符号都带有一个元数(arity)来指示它所接受的参数的数量。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式总结》,供你们学习参考。
【篇一】
1、重力:G=mg
2、密度:ρ=m/V
3、压强:p=F/S
4、液体浮力:p=ρgh
5、浮力:
(1)、F浮=F’-F(压力差)
(2)、F浮=G-F(视重力)
(3)、F浮=G(飘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滑车架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磨擦)
(3)、η=f/nF(水平方向)
16、R=U÷I
17、U=I×R
18、I=U÷R
【篇二】
(1)速率公式:V=S/t
(2)质量与重量:G=mg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变化,这些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
射光则步入到另一种介质中,因为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率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
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八年级凸透镜成像规律,
折射中光速必将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边;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随着减小;当光线垂直射向介
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
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
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通常是玻璃),起码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份,且透镜长度远比其球面
直径小的多。
分类:凸透镜:边沿薄,中央厚
凹透镜:边沿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
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显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
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位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成像大小虚实像物位置像距(v)应用
u>2f缩小虚像透镜后侧f
u=2f等大虚像透镜后侧v=2f
f2f幻灯机
u=f不成像
uu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实像同侧正,物远像变大;虚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kt板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黑箱中的胶卷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变焦环,并非变焦
距,而是调镜头到胶卷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卷就应紧靠镜头。密度公式:ρ=m/V
【篇三】
【力学部份】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浮力:p=ρgh6、浮力:
(1)、F浮=F’-F(压力差)(2)、F浮=G-F(视重力)(3)、F浮=G(飘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n(竖直方向)
11、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车架效率:
(1)、η=G/nF(竖直方向)
(2)、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磨擦)(3)、η=f/nF(水平方向)
【热学部份】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Q有效借助/Q燃料
5、热平衡多项式:Q放=Q吸
6、热力学气温:T=t+273K
=相关文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