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
作为一名为别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经常须要编撰学案,学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举办教学活动。怎样把学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边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你们阅读。
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数学知识方面要求加深中学生对平均速率的理解。
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
3、通过分组实验使中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率,培养中学生实验能力和与别人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中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率,加深对平均速率的理解。
2、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简略恐怕时间的方式,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准确计时对中学生实验方法要求较高。
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中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
3、正确记录检测结果。
实验器材
中学生:停表、卷尺、小红旗。
地点:操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货车从斜面上滑下,提出问题:在数学学中,用哪些数学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率的大小等于哪些?速率的估算公式和速率的单位是哪些?
再度让货车从斜面顶端滑三底端,中学生观察,班主任提出问题:货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哪些运动?在数学学中,用哪些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怎么估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率?
中学生正确回答后,班主任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练习检测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二、新课教学
(1)明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要求中学生阅读课文第45页“四、平均速率的检测”一节内容,之后班主任提出问题:怎么检测我们步行30m这个过程的平均速率?
中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用刻度尺量出步行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再借助,可以求出步行通过这段路程的`平均速率。
班主任明晰: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检测变速运植物体的平均速率;实验根据的原理是,须要检测的是步行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2)了解实验仪器,学习使用秒表
提问: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哪些?
中学生回答出,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时、记对。
使用秒表前应观察哪些?
中学生回答,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班主任让中学生观察秒表,明晰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确切到非常位即可,并介绍秒表的启动、止动、回零等使用技巧。
率领中学生练习用秒表记时,班主任将一货车放于外边顶端,将金属片至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货车,中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看到货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中学生立刻按下停表几位中学生报数后,班主任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之后介绍实验步骤。
(3)介绍实验步骤
等下我们将到大操场起来完成明天的实验内容,要求同事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认真操作,遵循纪律,下边老师先将明天的实验步骤介绍一下: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次记号。[
2、选出三位朋友做记时员,分别站在10m、20m、30m处。
3、选出一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来表示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用正常步行、竞走或慢跑的方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相互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书第45页的表格中。
中学生到操场上完成实验,班主任巡视,随时发觉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补习,纠正错误操作。实验完毕,要求中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回到寝室。
(4)实验结果讨论
将几组中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展示下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班主任提出问题:
提问: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率是否相等?
明晰:不相等。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率并不相等,平均速率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率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率是1.1m/s,高速道路上车辆速率是30m/s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过程,这也是平均速率,是通常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班主任再度指出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率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乘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三、课堂小结
1、可以借助公式来检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
2、学习并把握停表的使用技巧。
3、能够检测正常步行、竞走和慢跑的平均速率。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第46页的实验2和实验3,请朋友们分别设计出实验方案。
2、完成本节课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方式与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通常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旁边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特点。晓得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震动频度有关,晓得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晓得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质不同。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化学问题的方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迸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率、加深对平均速率的理解,
教学难点:组织施行教学目标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情境导出
班主任演示让货车从斜面顶端滑究竟端,中学生观察,班主任提出问题:货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哪些运动?在数学学中,用哪些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怎么估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中学生正确回答后,班主任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检测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问题导出
小明下班回去开车行驶在斜坡上,觉得车越往下运动速率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上运动的速率到底有没有变化呢?能够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呢?
推动新课
一、实验打算
中学生自学要求中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之后班主任要求中学生明晰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交流总结: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检测变速运植物体的平均速率;实验根据的原理是t=,须要检测的是运动货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主要有下述实验器材: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
使用停表前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秒表的方式: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表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表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表针迅速回到零点。
活动率领中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班主任将一货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释放货车,中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看到货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中学生立刻按下停表。几位中学生报数后,班主任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二、学生分组实验
要求指出要求按图组装器材,注意斜坡斜度较小,货车运动究竟端所用的时间较长,越易计时。
分组实验根据下述步骤进行:
1.把货车置于斜面顶端,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货车即将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前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停表检测货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依据测得的s1、t1,借助公式v1=算出货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率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货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货车从斜面顶端掠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货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率v2。
班主任补习班主任巡视,随时发觉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与补习,纠正错误操作。
三、实验结果讨论
数据展示将几组中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下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班主任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率是否相等?
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率并不相等,平均速率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率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率是1.1m/s,高速道路上车辆速率是30m/s,这也是平均速率,是通常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
班主任指出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率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乘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意对应关系。
四、实验报告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通常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旁边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朋友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
课后小结
检测平均速率?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停表和刻度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
活动与探究
探究车在斜坡上向上运动的速率变化
提出问题小明下班回去开车行驶在中学操场的斜坡上,不蹬车时,觉得车越往下运动速率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上运动的速率到底有没有变化?
实验器材粉笔、停表、刻度尺、皮球
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速率概念;晓得平均速率是简略地描述变速运动快慢的数学量。
理解平均速率的定义式,并会用平均速率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知道瞬时速率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化学量。
晓得瞬时速率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率;晓得瞬时速率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3、运用平均速率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因而渗透化学学的重要研究方式——等效的方式。它彰显了化学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彰显了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的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研究方式。
二、重点、难点剖析
平均速率和瞬时速率是运动学的重要概念,平均速率的提出,彰显了用匀速直线运动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等效研究方式,即用变速直线的平均速率,就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为匀速直线运动处理。其实它只能是简略地反映了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应当指出,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率是不同的。因而,提及平均速率时,要明晰是指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的平均速率。
以上以百米运动员在10s内跑完全程为例,均可作有力地说明。
讲平均速率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出瞬时速率的概念。诸如提出百米运动员挪到60m位置时的速率能加速到多大?因此可测运动员前后10m内这20m的平均速率;前后1m内这2m的平均速率;……即时间间隔(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的平均速率,就越接近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率。
瞬时速率也可说成运动的物体从该时刻或该位置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率。可介绍"阿特伍德机"用此方式测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率的方式。
教材上通过行驶中的车辆的速率计,既表明瞬时速率可测,又说明车辆的速率在不断变化,而速率计则反映出这一变化的精确过程。
指明一般说的速率指的是瞬时速率,也可强调速率的大小称为速度。
三、教具
车辆速率计。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讨论了匀速直线运动。真正能做到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都相等的匀速运动是极少见的.。一般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通常要经历从静止到运动,又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不断变化的。诸如,客机起飞的时侯,在跑道上越来越快;列车检票的时侯,运动越来越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我们称之为变速直线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假若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这些运动就称作变速直线运动。
也就是说,做变速直经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不相等,所以它没有恒定的速率。如何来描述它运动的快慢呢?
比如,百米运动员,10s内跑完100m,可以说他平均1s内跑10m。这儿就给出平均快慢的概念。
2、平均速率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称作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的平均速率。
说明:这实际上是把变速直线运动简略地看成是匀速运动。
比如:百米运动员跑100m用10s,他的平均速率
若那位运动员自始至终用10m/s的速率匀速跑完100m,所用时间也为10s。
总疗效相同。
这是数学学的重要研究方式——等效方式,即用已知运动研究未知运动,用简单运动研究复杂运动的一种研究方式。
另外,平均速率只是简略地表明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实对于此百米运动员,我们很难找到他那个1s跑了10m。
须要指出的是,10m/s只代表此运动员在这10s内(或这100m内)的平均速率,而不代表他前50m的平均速率,也不代表他后50m的平均速率。
比如,车辆在第一个10min、第2个10min和第三个10min的位移分别是10800m、11400m、13800m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过程,可分别求出它在每位10min的平均速率,以及在这30min的平均速率,见下表:
第1个10min第2个10min第3个10min这30min
s/m1080011000
18192320
从表中可以看出,平均速率应指明是哪段时间的。
还可以看出上述车辆是做变速直线运动,晓得了车每10min的平均速率,就比只晓得车辆在这半小时的平均速率,对车辆运动的快慢了解的更确切。
又如,要晓得百米运动员通过的60m位置时的速率,技巧有:可测他通过前10m到后10m这20m的平均速率;
可测他通过前1m到后1m这2m的平均速率。
……
选定的位移间隔(或时间间隔)越短,就越能确切地晓得运动员通过60m位置时的速率。
若构想运动员挪到60m位置时,改做匀速运动,测出他之后匀速运动的速率,就晓得了他通过的60m位置的速率。
3、瞬时速率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率,称作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只能简略地描述变速运动,瞬时速率才会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
实例:列车提速。
车辆速率计——用实物或图显示。
展示"物体运动速率"表——课本p。53。若觉得以某一速率开始做匀速运动,也就是它前一段抵达此值的瞬时速率。
可用"阿特伍德机"说明测变速运动的瞬时速率的方式。
五、课堂小结
哪些是平均速率?应注意哪些?
哪些是瞬时速率?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的区别和联系。
一般说的速率应指瞬时速率,速率的大小称为速度。
【八年级数学下册《测量平均速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检测物质的密度试讲稿11-02
八年级数学下册学案02-02
八年级下册化学学案12-12
高中数学-八年级数学学案力的检测学案示例之一12-28
八年级数学微课学案质量的检测微课学案11-16
速率和平均速率学案08-24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学案08-01
化学中速率和平均速率有哪些区别10-02
八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宽度检测03-21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省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