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在1.2亿度的温度下持续了101秒!这么高的温度岂不是会把周围的所有装置都烧成灰烬?”
“宇宙射线在太空中是什么样子?竹扫帚可以帮助你了解它们的轨迹。”
“如果生鸡蛋和熟鸡蛋同时落入深海,它们会被压扁还是压碎?”
...
有趣的话题和充满科学内容的实验。短视频平台上,深耕物理的科普博主@无奶奶走红了!
吴玉仁留着灰白短发,身穿标志性背心,戴着挂脖眼镜,说话干净利落,现在人们更称她为“科学奶奶”。从同济大学退休后,她一直致力于以有趣的方式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从2018年开始,吴育仁开始在网上更新视频,以短视频的形式教大家学习物理实验操作。她“充满想象力”的道具、诙谐的演示、生动的讲解,让她在科普视频中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截至目前,已有超过百万网友爱上了和吴奶奶一起做实验的乐趣。
事实上,吴育仁在科普事业上已经坚持了16年。她说物理很有趣,但很多学生害怕考试。她希望告诉老师和孩子们如何教和学物理。 “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全民素质的提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有益的科普”是她做科普的初衷,“科学是人类学习的宝贵工具”。筑梦未来”是她的感悟和理想。
不回答问题如何学好物理?
她有一个孩子们喜爱的“百宝箱”
吴奶奶的短视频账号叫“没有问题”。不答题就能学好物理,探索物理学的迷人奥秘,享受科学思维的乐趣。这是吴奶奶一直倡导的理念。
短视频中的吴育仁笑起来一头银发,两颗虎牙。混沌摆永动机、斯特林热机小模型、牛顿摆、指针验电器、菲涅耳透镜……除了这些专门用于物理实验的小装置、小模型,吴奶奶“百宝箱”里的“玩具”她手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鸡蛋、晾衣架、硬币……日常用品都可以转化为实验设备研究鸡蛋的物理学家,用来进行力学、电学相关的实验。
宇宙射线在太空中是什么样子?奶奶用右手举起一把竹扫帚,用左手从扫帚把上抚到扫帚头。网友们恍然大悟:它的轨迹就像一把扫帚,从集中能量到逐渐减弱、分散。
前段时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很多孩子也开始好奇:火箭是如何飞上天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吴育仁特意拍摄了一段视频。通过吹气球,大家可以了解到火箭飞行的速度来自于火箭燃烧的反作用力。他还利用液氮向下喷射的实验研究鸡蛋的物理学家,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突破第一宇宙速度需要多少燃料。
除了结合时下热点话题,吴育仁还经常用科学来颠覆人们对生活中理所当然事物的认识。
例如,一秒有多长?也许大多数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理解时间概念的绝佳切入点。在@不刷话题的账号上,据吴玉仁介绍,国际上对“秒”的最新定义是:零磁场中位于海平面的铯Cs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的跃迁振荡。周期的持续时间。
由此,她介绍了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并留下了家人的疑问:“北京时间”的授时中心为什么建在陕西临潼而不是北京?超过4000名网友参与评论区互动。
有人认真做功课,“距离中国地理中心很近,发布时间时尽量减少传输误差。”有人感叹自己物理知识匮乏,“铯Cs133后面的每一个字我都听懂了,组合起来就是我不懂。”
16年坚持科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开始,吴奶奶为青少年做物理科普已经是第16个年头了。
退休前,曾任同济大学物理系教授、物理示范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 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她还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大学物理——21世纪网络版系列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大学物理网络课程》的第一作者。
正是在同济大学教授《大学物理》课程时,吴育仁发现,很多学生对物理仍然抱有明显的恐惧心理。即使是物理专业,也有转校生,也有根据高考成绩的。填完这个专业后,他可能很擅长解决物理问题,但他并不是真正热爱物理,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看不到眼睛里的光芒。
恐惧源于不了解;恐惧源于不了解;恐惧源于不了解。缺乏理解源于缺乏好奇心。那么,如何让学生对物理产生真正且持续的好奇心呢?现行的问题教育显然行不通,而且适得其反。
吴育仁回忆,小时候就喜欢科学、喜欢观察、喜欢思考。这看起来毫不费力,而且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航天员。他每天的工作神秘又忙碌,出差也是家常便饭。他通常每周只在周日回家几个小时与孩子们在一起。但正是这短短的几个小时,让吴玉仁感受到了充沛的爱和喜悦。
父亲带着两兄妹一起体验生活,观察和思考一些日常小问题。例如:为什么饺子煮熟后会浮起来?为什么湿手帕不会粘在玻璃上也不会掉下来?揭下来的时候是不是看起来像被熨烫过一样?洗袜子时,哪一种更干净?用肥皂水清洗它们或一块一块地涂上肥皂。
没有与时间赛跑的“鸡宝宝”,没有铺天盖地的“解题”,有的只是寓教于乐的日常生活点滴。那些看不见的思想灵感,成为了吴育仁日后取之不竭的矿藏。吴玉仁也与物理结下了终生的缘分:中学时,吴玉仁最喜欢的就是物理课;恢复高考后,她考入大学学习物理,毕业后继续教物理。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在从事大学物理课程研发时,吴育仁特意选择和安排了贴近生活的实验设备。在设计实验内容时,他也特别注重趣味性。这一切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那些生动的现象。 ,探索深层次的科学规律。
吴育仁与同济大学的同事们共同建设了物理探索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中重拾了科学探索的纯粹乐趣。随后,吴育仁努力获得上海市科委和教委的支持,建立了上海第一个向青少年开放的大学实验室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并担任第一站主任。她和学生志愿者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有趣的物理活动,深受青少年的欢迎。
“还是要从宝宝开始”,这是吴玉仁的又一深刻体会。孩子还没有形成固定思维,就像一张白纸留学之路,等待着去涂写。他们往往只需轻轻一按就能明白;只要得到很好的启发和引导,就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