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空间的建构》
研讨会纪要
4月13日,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联合举办的“艺术与空间的建构”工作坊经过三天的演讲和讨论圆满结束。参与者来自艺术、哲学、建筑、科学等不同领域。 8位西方学者与16位中国该领域学者围绕空间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加强了对彼此艺术文化差异的理解,就当前学术现状达成了诸多共识,同时也探讨了如何理解空间领域的差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加强未来的学术合作。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致开幕辞
工作坊于4月11日上午开幕,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孙向晨首先致开幕辞,欢迎海内外学者参加本次工作坊,并特别感谢艺术系的六位讲座教授维也纳大学的历史可供参观。随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东亚艺术讲座教授Lukas 教授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沈玉冰教授分别致辞,介绍了向参加者介绍本次研讨会的准备过程,以及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在东西方哲学对世界的理解中,时间和空间是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在这个问题上有共同点,但也存在差异。在空间概念的建构过程中,艺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总体而言,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对空间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然而,随着中国文化越来越被世界所了解,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时间和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它对世界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就是探讨东西方艺术对各自空间观的建设性作用,或者反过来说,东西方空间观如何塑造各自的艺术,从而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同时也使得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和艺术观受到相关领域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的关注。
与会学者合影
1、会议报告
整个研讨会分为四个环节。第一场的主题是中国画的空间。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Lukas 教授做了题为“空门——中国墓葬艺术中的想象空间”的讲座。在一些公元前1世纪后期的墓葬文物中,例如砖雕,壁画上方有彩绘的双门,半开着,暗示着额外的空间,但没有明确表明末日背后可能存在什么。它为坟墓装饰增添了一个维度,学者们通常将其称为“虚拟”或“暗示”空间。尼克尔教授考察了隐匿主题与中国画的联系,认为这样的门本身可能无意于指向门外特定的东西,而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三维空间感,打开幻想之门。对于观众来说。机会。
卢卡斯·尼科尔教授,维也纳大学
复旦大学沈玉冰教授做了题为“统一空间能否成为判断山水画风格演变的标准?”的讲座。 ——方文对中国书画风格结构分析的一些评论。中国山水画从晚唐到南宋的发展,是有问题的。中国艺术的演变不应该被理解为从单一母题的堆叠到统一空间的演变史,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演变过程。由于过早地受到中国文化的抒情或诗意传统的干扰,中国文人对空间的感知并没有以几何空间模型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没有像欧洲艺术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的感知和空间探索。方文在描述晚唐至宋代山水画风格的发展时,以理学(理学)为主要思想历史背景,并归因于这一时期山水画的写实精神。时期受到新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沉教授分析了11世纪中国山水画核心人物郭熙(约1000-1090年)的思想和信仰,认为他的主导思想和艺术风格不是理学家和写实主义,而是一种道教与诗词的理想化结合。 。
复旦大学沈玉冰教授
北京大学李曦教授的《平原与林泉——论郭熙山水画的“世”风》也以郭熙为例,强调了庄子哲学等文人思想对山水画家构图的重要影响。 “三远”中的平原,不仅指“空间”的某一方面,还表现为具有独立的整体意义。通过仔细梳理《平原》这幅作品的相关诗词、批评话语、展览地点(画面)乃至其审美心理,李曦解释说,这种建构实际上是艺术家和当代文人(批评家)对于“什么是平原”的澄清。 “世界”,因为这些物体所形成的时空维度,比如荒凉寒冷的景色(深秋、早春、雪江、寒冷的森林等),比其他物体更能呈现“一个世界” ,并结合康德《关于“数学的崇高”的论述》,向西方学者阐释了中国古代绘画“平原”审美倾向所蕴含的内在思想。
北京大学李曦教授
同济大学胡伟教授的《品味》与《参观》——谈文人园林空间与山水画空间构建的一致性阐释了文人园林与文化的同构一致性,因着形而上的“道”的认识和理解历来都是文人修身养性的终极目标。园林已成为“载道、映物”、“清味”的载体,是园林设计师反映内心世界的外部空间。胡伟教授以古代文人诗词、园林绘画、真实园林山水为例,呈现了文人园林中随处可见的“游”、道德形象化、圣人典故等艺术手法,并进一步阐释了“流动透视”的概念。 ”的文化意义。胡教授还强调,正是要呈现自然景观“相似与不同”的视觉效果,反对人工工艺的过度展示,才是文人园林空间不具有对称性、平等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和其他几何结构。 。
同济大学胡伟教授
第二场会议的主题是空间的历史性。第一个发言的是复旦大学物理系金晓峰教授。他的《科学家视角下的空间》综合了科学史上对空间的三种解释。主流的空间概念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起初,空间就像牛顿理解的那样是一个“空荡荡的舞台”。后来,以麦克斯韦方程组为代表的电磁学揭示了空间是一个既有生命又有场的参与者。从爱因斯坦时代到现在,空间主要被理解为“初级现实”,而物质只是其第二层次的表现形式。他引用了现代物理学家费曼和库珀的讨论、威尔切克的《存在之轻》一书以及当今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向大家展示了随着科学界对宇宙中引力波和黑洞的研究,逐渐深入,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当传统的时空观被颠覆时,科学家和艺术家正在重新思考人类的存在和万物的秩序。
金晓峰教授,复旦大学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文艺复兴讲座教授拉斐尔·罗森伯格 ( ) 发表了一项采用新颖方法的研究:《透视空间的构建和图片表面的构建 - 一项眼动追踪研究》。透视在艺术中的运用长期以来被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人文成就之一,如今它已成为艺术、流行文化和技术图像(包括摄影)中最常见的表达形式。透视帮助艺术家构建空间,也让艺术家思考透视空间背后的艺术审美规则。严格的透视背后是精确的数学逻辑,但透视越精确地遵循空间几何原理,就越难构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 “眼球追踪”研究以《基督最后的晚餐》为主题的一系列绘画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透视法发明前后不同时期观众在观看作品过程中的注意力分布,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艺术家对画面结构和空间的构思是有意主观的。其次,画面的结构和空间确实会对观看者产生视觉牵引;与画面中的空间相比,画面的平面构图更能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这也暗示着,在审美观念的观看中,人们的眼睛对平面构图比画面中表现性的空间结构更敏感。
教授 ( ),维也纳大学
美国艺术史学家、纽约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伍德发表了题为“十四世纪文艺复兴艺术中空间概念的挑战”的演讲。他引用了艺术史学家迈耶·夏皮罗的名文《抽象艺术的本质》中的观点:梵高旨在建立的艺术家共同体,甚至他们的“构图”理论也源于他们的社会观点,即探索被资本主义摧毁的普遍人类共同体的重建,并介绍了他以瑞士历史学家雅各布·伯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文化》为研究背景对14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如何破坏艺术之美的探索。伍德提出,艺术之美被认为是宇宙秩序在这个世界的世俗经验中的再现,这种投射延续了宗教艺术中的拓扑或疆域化的概念,成为了宗教艺术的重要表达。宗教之所以神圣,是因为它代表了世界经验和秩序,这也意味着在宗教高压的形象下,艺术内容的表达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 14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将基督教主题和场景世俗化,加入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半局外人参与者贝语网校,如观察者和怀疑论者、不合时宜的访客、赞助人、祈祷者、牧师和俗人。来自外部的叙事空间并没有在教会内部进行认同、重新审视基督教教义中的原始结论,而是成为改变宗教艺术拓扑结构的驱动力。
纽约大学克里斯托弗·伍德教授(S. Wood)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现当代艺术讲座教授塞巴斯蒂安·埃根霍夫 ( ) 教授做了题为“论失败的认识论——赫拉克勒斯·西格斯版画中的理性”和偶然性的讲座,他探讨了艾根霍夫教授仔细研究了这些作品的局部肌理,发现使用了大量新颖的正方形和网格结构。其中,与那个时代的公共建筑和城市规划有相似之处,埃根霍夫教授运用社会艺术史和文化研究的方法认为,17世纪荷兰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背景影响了这一趋势。艺术作品中可测量的图形空间的透视结构,以及蚀刻制作过程的偶然性。导致不稳定。
教授 ( ),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西亚与伊斯兰艺术讲座教授马库斯·里特( )做了题为“建筑空间的美学与权威:早期伊斯兰宫殿中的水状地板”的讲座。他首先介绍了公元9世纪美索不达米亚阿拔斯王朝遗址的位置,并展示了大量出土的玻璃碎片。经过仔细研究和数字图像修复,他最终在宫殿中呈现了一个特殊的房间。地板和墙裙完全覆盖着蓝绿色的玻璃贴面。里特教授指出,这种玻璃的运用不仅突出了礼仪室序列中的这一特定空间,也呼应了《古兰经》中所罗门王宫殿中“水状玻璃”的地板。正如古兰经经文得到了广泛的注释、解释和文字修饰一样,所罗门王的水状地板也被翻译成伊斯兰宫殿中的各种材料和空间,例如大理石地砖上的水状波纹等等。站在平静的湖面上。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教授 (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杨光教授做了题为“大气与空间:现象学解释”的讲座。他从空间的现象学讨论出发,讲解了中国画和一些西方现代油画(如莫奈、透纳的作品)。以及一些抽象表现主义作品)来营造气氛。在现象学中,空间与身体或肉体(Leib)以及人们的具体情感()处于一种互动的现象学关系(),而不是一个客观化的空间。例如,德国学者伯默认为,大气不是一个物体,而是一个具有特定情绪的空间(Raum),它起着我们的物理存在(Raum)与客观环境之间的沟通和联系的作用。因此,由氛围渲染的空间不再是一个均质的、中性的或纯粹的物理空间,这在生活世界中是很难体验到的,因为空间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被某种氛围所设定,仿佛被染色一样,它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感受。这也证明,观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主观的镜头式视角,并在视觉习惯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进入艺术品特有的氛围,即一个动态的、会呼吸的空间。
同济大学杨光教授
第三环节,三位中国学者分别谈论了围棋、书法和园林,从绘画以外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了中国艺术中对空间的各种理解。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建平教授的《从棋论看画论》。为了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创作手法,高教授将古代绘画布局的比喻比喻为:棋。重要的是,绘画不仅要有一个动态的、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全局,而且就像下棋讲棋论一样,绘画也需要讲绘画理论(比如阶段论、虚实的区分)。和真实)以及对手意识的存在。高教授认为,这些看似教学的隐喻,是对中国画本质的重要暗示。他将西方艺术史学家阿恩海姆和贡布里希讨论的不同的总体布局概念联系起来,这些概念都与艺术心理学密切相关。因为小孔成像等透视方法限制了绘画时的主动性,而作为纯粹自我表达的艺术理论一直缺乏深思熟虑和生产力,而棋式则需要精心策划和按部就班的绘画理论,从艺术出发从心理学上来说,它是主动与被动的理想结合。
高建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撰写的《书法作品中的运动与空间》精辟地总结了书法独特的运动与空间。与非毛笔书法相比,毛笔书法独特的“内动”,导致线条形状的变化无穷,这是毛笔书法能够成为独立艺术的关键。经过长期实践的观察者会根据作品中的点状形状和轮廓来猜测书写动作,并能把握毫米级的细微变化。这种独特的内部(三维)运动,使得书法所营造的空间除了一般的二维画面之外,还具有“第二种空间”,一种三维空间的幻觉。邱教授以大量古代经典和现当代创新艺术作品为例,呈现了这种三维幻象的无限变化。书法独特的书写品质,为这种空间感增添了时间感或成长感。这不仅是传统书法如此,在当代一些书法探索作品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几位此前不懂书法的中西学者在随后的交流中表示,这一精准的解释为他们打开了欣赏书法的大门。
中央美术学院邱振中教授
同济大学周红军教授以“传统园林的框景、观看与空间”为出发点,从园林中的各种窗框设计出发,探索传统艺术中固定门窗(定点透视)与流动视觉的搭配。对立统一。虽然门框、窗框甚至亭柱都是固定的,但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风景,获得在空间中不断移动的感觉。相比之下,还有另一种欣赏设置,即所谓的“字画船”,观众可以通过船篷上的固定窗户眺望窗外流动的风景。周教授使用了大量苏州园林的布局图和照片来呈现风景。框景之美在于框内、框外能“影前影后,无限显现”,体现了传统绘画与传统空间意识、审美观的相互影响。
同济大学周红军教授
第四场的主题是图像空间理论。第一篇是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现代艺术与图像理论教授沃尔夫兰·皮克勒( )的《如何进入图像空间》。皮克勒教授比较了两种图像理论:一方面是肯德。沃尔顿的理论“假装真实的感知游戏”,沃尔顿否认图像空间的存在,认为人们对图像空间的感知只是心理意义上的假装游戏;另一方面,兰伯特·维韦兴的理论——不遵循物理的空间。魏星解释说,画面中的空间是约定俗成或人为建构的,与感知和科学问题无关。皮克勒教授认为,虽然沃尔顿的理论著作相当系统,但从艺术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后者更符合艺术作品。
维也纳大学 教授 ( )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拜占庭艺术讲座教授利奥巴·泰斯做了《论世界秩序》的讲座,提出了西方绘画史上宗教文化对空间布局的影响。 Thaïs教授简要介绍了拜占庭文化的历史及其独特的宇宙观。如果把空间概念理解为从自我到宇宙的扩张,我们可以理解拜占庭空间概念是在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但随后被犹太基督教的空间观重塑。因此,正如“世界地图”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一样,宗教绘画中造物主的形态也发生了突变。它逐渐从一个简单的造物主形象发展成为一个被众多人物包围的至高无上的上帝——一个层次清晰的图式。
维也纳大学 Lioba Theis 教授
复旦大学陈佳博士以《韵律空间:宗白华中国艺术时空观探析》为题,对现代美学、艺术理论家宗白华的空间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对中国艺术本质和意义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借助中西艺术空间意识的比较,宗白华提出中国艺术空间是“时间引导空间”、“节奏性”。陈嘉博士以篆书“于”、“周”为例,阐释了这种空间观的悠久历史。最后,陈佳博士提出,这个“韵律空间”的核心是韵律。并以塞尚、齐白石的画作为例物理学家尼克尔,呈现出“空灵而充实”的艺术空间。
陈佳博士,复旦大学
最后,复旦大学王维嘉博士以《艺术中的崇高欣赏:康德美学的视角》探讨了康德理论中的空间美学。论文首先以世界上所有种族的“平均面容”为例,解释康德为何提出审美评价不能基于定量指标。根据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感性评价中,我们的想象必须逐步再现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将它们统一起来;这是基于人脑本身思维的局限性,而这两种暂时性的想象力必然受到压力。康德认为,当这种张力变得过于强烈而使想象力无法前进时,这种情感绝对是伟大的(即崇高的)并且有利于道德教育。不过,康德专家马尔科姆·伯德(巴德)指出,康德的说法与他之前的话相矛盾。一个人对崇高艺术的感受必定与尺寸有关——取决于他自身的身高和身高。他和艺术品之间的距离。王维嘉博士认为马尔科姆的说法过于简单化,并以金字塔和戈雅的《巨人》为例说明,重要的不是实际距离,而是场景或构图在整体视野中的比例。
王维嘉博士,复旦大学
2、会议讨论
在研讨会的充分讨论和辩论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一定程度共识的问题。首先是中国特色的空间性。沈玉冰、李曦、胡伟教授的研究都阐释了古代绘画空间建构的人文哲学。该书的影响力强调诗意、抒情的空间,注重反映内心世界;后来,杨光教授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大气的理解,强调了一个动态的、有呼吸的空间;高建平教授表示,棋论强调绘画的“取势”是循序渐进、因势而变;邱振中教授对书法空间的验证,强调空间是自动连续生成的,是一棵有机的、不断生长的树。空间;周红军教授以定格风景的案例,投射出“对景”的无限流动性;这些与陈嘉博士总结的宗白华所强调的节奏空间有着微妙的契合。
对于这种不依靠透视而是依靠想象空间或者诗意空间的空间,基于西方理论的研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皮克勒教授的图像理论研究也倾向于将图像空间理解为一种套路和人工建构,而不仅仅是“假装真实”的虚拟游戏。王维嘉博士对康德理论专家马尔科姆·巴德的反驳,强调了图像的内在构成引发特定精神体验的心理机制。还有与会学者感兴趣的教授的一项眼动追踪研究,其结论是,人眼的焦点不是透视空间,而是画面表面的构图,主要是由一些本构线或轮廓表示。牵引力。也就是说,本研究通过科学实验初步证明了中国画特殊画论的合理性。创作中最困难的不是空间的营造,而是画布表面的操作位置;观众的兴趣焦点也不是虚拟的。空间物理学家尼克尔,而是画面的构图。
罗森伯格教授的眼动研究图解
现场讨论的第二个焦点是西方传统艺术史框架内的“发展”概念,围绕着沈玉冰教授对方文发展框架的批评。 教授提出了为什么中国学者喜欢按照西方标准发展自己的艺术史方法和理论的问题。对于“什么是发展”这个概念,大多数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从黑格尔的艺术兴起、发展、进步的概念到艺术史中的艺术意志等概念,在西方已经受到了激烈的反思和批判。 。如果继续用它来框架中国艺术史的叙事,就需要反思。因此,沈玉冰提出的问题也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纽约城市大学教授罗米·戈兰表示,大多数中国学者出于对前人的尊重而很少批评,但西方学者一直非常重视学术研究。批评,尤其是对作为主导范式的批评。
纽约城市大学 Romy Golan 教授
最后的讨论围绕陈佳博士的报告,讨论了中国学者艺术理论的普遍意义。与会学者建议,研究宗白华的理论最好进一步阐明其普遍意义,不仅是他对中国艺术和中国独特经验的总结,也是他对其他艺术和世界经验的回顾。文明适用吗?总之,尽管有这些讨论和辩论,但有趣的是,参与者普遍认为讨论和辩论是面向未来的研究的机会。重要的不是我们能在过去的艺术史和艺术理论中找到多少共识。我们不仅发现差异,而且从讨论和辩论中找到新的知识增长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研讨会报告和讨论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与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的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参与的学者对本研讨会的研讨会会议充满了赞扬,甚至更多地为研讨会的组织而言。他们一致表达了对进一步合作的渴望,并期待以联合研讨会和其他形式的形式执行未来的合作计划,以将本研讨会的结果推向更高的水平。
维也纳大学艺术史系向福丹大学哲学学院赠送了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