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入推进绿色美丽广东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广东典范取得新突破。背山面海,环抱西湖,自然生态元素丰富多样。惠州坚持建设生态市,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着。徽州发现的珍稀野生动植物越来越多。 ”。
花了5年时间,搜寻了家乡100多种本土鱼类;历年鉴定本土植物,为中国植物图片库提供数万张标本照片;并出版了8本《确定》罗浮山中草药……在惠州普通中学,有三位老师通过生动多样的方式向无数学生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教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还用自己的技艺为“生态徽州”增添了色彩。
黄伟胜
(龙门县龙城一中生物特级教师)
在溪流河流中寻找精灵,享受乡村捕鱼的乐趣
他经常周末、节假日去山坑寻找鱼种,却被误解为“不务正业”;为了拍摄山上活银鱼的影像,他在那里呆了三天三夜,为了记录田螺10秒的卵胎生过程,他甚至等了一年,被称为“有点奇怪” “……
黄伟胜是龙门县龙城一中的生物特级教师,从教30年。近五年主持龙门县乡土鱼类资源调查研究项目。他爬山涉水,寻找溪流河流中的精灵,采集了龙门本土鱼类105种,其中兴凯鲶鱼、唐鱼、东方墨鱼、海丰沙塘黑鱼等珍稀鱼类填补了国内空白。从事惠州水生生物研究。
黄伟胜展示自制的鱼标本。
收集整理龙门原生鱼类105种资料
“我从小就养花、喂鱼,对生命的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各种生物的奇妙和未解之谜让我着迷。”黄伟胜在龙门西林河畔长大。他被家乡的山水风光所陶醉。大学毕业后,他决定主修生物学并成为一名生物老师。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黄伟胜还注重当地生物资源的保护。 2015年,朋友回到龙门开展土鱼养殖工作,这与黄伟胜的夙愿不谋而合。他开始在龙门收集和拍摄本地鱼类。 2018年,黄伟胜入选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研究课题评选被提上日程。研究家乡本土鱼类资源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从黄伟胜的心中涌现。
就这样,他成了农村的一名打鱼人。工作之余,黄伟胜和他的科研团队成员翻山越岭,趟过溪流河流,走访了无数渔民寻找鱼种。
唐鱼,著名观赏鱼,1932年首次在广州白云山溪流中发现,被称为“白云金线”。 20世纪80年代,科学界宣布其在野外灭绝。研究团队成立之初,黄伟胜就有意识地寻找这种鱼。一年之内,他走访了龙门的多个海域初中物理光学微课视频,拜访了无数渔民,但都没有得到结果。
2019年7月,有朋友转发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鱼与书中图片中的唐鱼非常相似。经过一番追踪,黄伟胜确定视频拍摄地点为龙华镇东伟村,于是连夜开车去采集唐鱼。为了避免环境变化造成死亡,黄伟胜连夜拍照记录。他忙到半夜两点,从300多张照片中挑选出最好的照片。一年后,黄伟胜对原地点的汤峪种群进行了第二次考察,发现种群数量稳定,状况良好。据此,他得出结论,汤鱼在龙门县海域有稳定的野生种群分布。
除了唐鱼之外,兴凯鲶鱼、东方墨鱼、海丰沙塘黑鱼等每一种珍稀鱼类的发现都是一场时间和耐力的较量。五年来,黄伟胜和他的研究团队在龙门水域采集了60多个点,采集了105种鱼类。这些成果在学校实验室展示,并编入当地教材《鱼跃龙门——龙门县水生生物》。 《路虎生物资源》收录鱼类105种,其中虾10种、蟹6种、螺9种、贻贝6种、蛙8种、水生植物10种、其他水生生物4种并附有龙门县传统渔具26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邵伟汉博士介绍初中物理光学微课视频,龙门唐鱼、东方墨鱼等珍稀物种的发现将为这些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更丰富的证据支持。这项研究将在龙门乃至惠州进行。优质鱼类的恢复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龙门县龙城一中生物特级教师黄伟胜主持龙门县乡土鱼类资源研究项目,采集了龙门乡土鱼类105种。图为他亲手制作的各种鱼类标本。
“我的生活与生物教育息息相关”
在教学实践中,黄伟胜用“生物学就在你身边”的理念,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比如,在对龙门原生鱼类的研究中,黄伟胜认为他想展现家乡鱼类和自然环境最好的一面。这实际上是对当地教育资源的深入开发,将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到教学领域,对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文化有很大帮助。国家。
今年秋天,他将教授“植物结构”课程。夏天,他让学生准备龙眼、黄皮等水果的种子,培养一个月,直到发芽长成雏苗。开学后,他们会被带到教室。
凭借多年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黄伟胜荣获高中生物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首届“十大最具影响力科技教师”称号。出版教育专着《整合生物课堂——初中生物整合教学实践与研究》。
黄伟胜认为,初中生物与青少年科技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讲“种子结构”,指导学生播种实验;他讲“生态系统”,教学生制作“生态瓶”;在学生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以“家乡鱼”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0年来,我以初中生物教学为平台,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舞台,致力于青少年科技教育,辅导学生获奖作品64件。”黄伟胜表示,年轻人热爱科技,国家就会科技强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
老师的研究精神和研究作风都是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很好的教诲。很多学生都会带着各种生物样本到黄伟胜工作室咨询,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评价黄伟胜身体强健。平日上课打领带,一丝不苟。但他又和蔼可亲,教学孜孜不倦。课后他非常积极地打乒乓球。当他在山里捕鱼、在试验田播种时,他看上去就像一个淳朴淳朴的农民。深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从事 30 年的教学工作后,我的生活与生物教育紧密相连。”黄伟胜表示,他爱自己的专业,爱自己的工作,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家乡。只有当他变得“火爆”时,他才能逐渐被别人“喜爱”。
乔永海
(惠州实验中学物理老师)
资深物理老师是“植物专家”
9月7日的惠州,秋雨绵绵。惠州实验中学的植物生长茂盛,绿油油的,令人赏心悦目。漫步校园,长寿花、孤挺花、苏丹凤仙花、大丽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绚丽花景。学生们手持由学校物理老师乔永海编写的《惠州实验中学植物花志》,了解色彩缤纷、形态多样的植物。
55岁的惠州实验中学物理老师乔永海,外表严肃,内心却温柔浪漫。他长期从事乡土植物鉴定,为中国植物图片库提供了数万张标本照片,并整理了惠州实验中学校园和卧龙山的图片。植物种类超过200种,让学生在愉快的阅读中增长植物学知识。 2023年,乔永海被评为高中物理教师。参加惠州市2023年教师节庆祝活动,被授予“从教三十年光荣教师”称号。
乔永海向学生展示植物插画。
《惠州市实验中学植物图鉴》编写
惠州实验中学一直有在教室前的花带和楼顶种植一些花草的传统,并带领学生照顾它们。学生们会陆续照顾他们。假以时日,一座百花争艳、郁郁葱葱的绿色校园将建成。
乔永海的爱好是植物学。长期从事本土植物鉴定工作,成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创建的中国植物图像数据库成员。目前,数据库已提供惠州植物标本图片4.5万张,涉及225科、1110属、2254种,涵盖惠州常见植物。
为了保证校园植物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乔永海走遍了校园的各个角落,对各种植物进行拍照、比对验证、记录和研究,最终记录了惠州实验中学校园内的200多种植物。学校和卧龙山。种植植物,编成《惠州市实验中学植物图鉴》,内容包括植物特色图片、植物文化、植物知识等。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轻松识别各种花卉和绿色植物,这都要归功于乔老师的书。”惠州实验中学学生沙成奇说。
同时,乔永海老师还带领团队于2020年6月顺利完成了惠州市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科研项目《利用当地资源普及实用教育的实践研究》学生的植物学知识》以及周围植物的识别。 、收集和组织植物学知识等方面的研究,为校园植物科普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乔永海不仅向无数学子传达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为公众普及了徽州的植物,让更多网友关注和热爱徽州的山山水水。
乔永海老师正在给学生们讲物理课。
让物理课变得有趣
“乔永海老师经验丰富,思路清晰,重点明确,所以乔老师的物理课大家听得很仔细。”惠州实验中学学生李世奇说。乔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信息丰富,一直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
乔永海告诉记者,物理教育非常重要。物理学是培养理论技术人才的基础学科。大国智能制造需要物理学人才来解决科技“卡壳”问题。同时,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是传统的“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乔永海平时讲课时,特别注重通过有趣的物理实验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探索此类现象的原理。在习题中,物理知识被赋予了时代色彩。这些物理知识可以与生活常识、生产现实、体育、大国重要武器等联系起来,使广大中学生对自然科学产生好奇心,走进科学之门贝语网校,甚至成为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推动科学发展。为此,他组织团队编写了校本教材《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讲述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物理学家的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乔永海还精通如何玩B站和视频号。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近学生,了解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创作动画物理教程。他不断创新物理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热情和专注。中学物理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对教师来说也存在着教育挑战。 “物理学本身就很难。”乔永海坦言,学生解决问题时,第一想法有时会受到原来理解的限制,从而导致错误。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冲突,探究原因,逐点分析、突破,做到去伪存真,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
近日,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旨在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增强教师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数字化素养的意识、能力和责任。优化、创新、转变教育教学活动。
“信息技术可以从优化、创新、变革三个层面改善高中物理教学。”乔永海告诉记者,优化是指借助数字技术教材,可以优化教学方法,效果更好;创新意味着可以完成过去无法完成的教学任务;变革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结果,比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春风化作雨,润物细无声。多年来,乔永海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近五年来,在学科期刊发表论文17篇,专着《软件与高中物理的深度融合》已出版2000余册。 ,推动高中物理数字化建设,助力信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服务中的应用。同时,他还制作了300多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微课,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哔哩哔哩等方式向全国推广。
“我希望推广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让更多的老师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技能。”乔永海表示,目前创建的微信群“物理教师交流群”,共有358名高中物理教师,分布在全国各地,通过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惠及更多教师。
乔永海说,要把教育当作事业,深入研究,努力奋斗,成果就会不断到来。 “五年后我就要退休了,我会利用这宝贵的五年来优化我的研究成果,造福更多的老师。”乔永海说道。
周天来
(博罗县第二中学生物高级教师)
为罗浮山植物“定”
绿色美丽惠州的“倡导者”
“领导就是老师。”从三池讲堂到大山深处,哪里有学生,他就在传播生物、中医药和文化知识,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利用生物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叫周天来,是博罗县第二中学的生物高级教师。从事生物教学39年。他热心教书育人,成为一位深受师生尊敬的老师;他很高兴为惠州这座绿色美丽的城市“背书”,先后开展了大大小小300余场义务科普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他还出版了《罗浮山植物的决心》一书,不遗余力地拯救古树。
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生物和自然
“你看,这种植物就是青蒿,具有清热解暑、截疟的功效,含有挥发油、青蒿素等成分。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生理学奖,治疗疟疾的新药医学奖。”近日,周天来指着博罗县二中中药材园的一株植物,对周围的学生说道。同学们被老师生动的讲解深深吸引了。
这座100多平方米的中草药园,种植着100多种中草药。这是他多年来为学生打造的一个学习实践园地,将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教学方面,周天来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当讲到骨骼和组织时,他会带着骨骼模型到教室,告诉学生为什么会发生骨折和出血;讲到一些植物时,他会带学生去校园的中草药园或者山林里。识别中草药植物。
在周天来老师的指导下,生物变得生动多彩。 “周老师的课很有趣,让我们对生物产生了兴趣,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都喜欢周老师。”博罗县二中学生李选英说。
周天来为学生讲解中草药知识。
暑假为2000余人科普药用植物知识
6月以来,博罗县袁州镇绿美广东袁州行动工作队组织师生、政府机关、村(社区)干部、企业和社会团体代表、志愿者等开展树木科普保护。活动。活动中,周天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繁荣就是文明繁荣”为出发点进行现场授课。同时,他讲解了树木的生态功能和药用功效,并以古树保护为例,讲解了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他鼓励观众向周围的人宣传保护树木的做法,让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自觉的、常态化的行为。参加者表示,通过活动,加深了对树木保护的认识,激发了热爱绿化、保护绿化的热情。
事实上,多年来,周天来在县里义务培训生物教师,并在惠州多所学校为教师、学生、志愿者和惠州植物园开展中草药讲座和义务科普活动300余场。
旁听周天来讲座的还有许多老师、学生和外地人士。今年夏天,他来到罗浮山,为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江门市的2000余人科普药用植物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
“我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梦想,初中的时候就梦想着家乡光秃秃的山变得翠绿如画,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周天来表示,惠州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现在的惠州,山青水秀,青山绿水。水。 “我很高兴成为绿美惠州的传播者。”
参与编辑出版中草药书籍8本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认识当地的中药材,周天来先后参与编辑出版了《波罗百草》、《罗浮山植被图解》、《罗浮山珍稀植物图解》、《罗浮山常见中药材》 》、《中国南药资源研究与应用图鉴》等8本中药材书籍。
为了寻找和拍摄当地的中草药,他几十年来走遍了博罗的群山。他遭受过饥饿,也遇到过各种危险。他在高山上摔倒流血,被火蚁咬伤。一条蛇在他身上爬行……但罗浮山给他带来的惊喜远远超过了痛苦。在这座神秘的山里,他发现了八角百合、柏树柏、金花蜜、蓝藻等20多种珍稀或未记录的珍稀植物。这种兴奋和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周天来在古树抢救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曾经有棵古树“人面”,已经生长了近千年,即将枯萎。周天来通过清除枯木、杀菌、消毒、驱虫、填充、密封、强根等方法,让古树“复活”。如今五六年过去了,树已经枝繁叶茂了。近年来,周天来抢救了五十、六十棵古树。
周天来还做了很多善事,包括救出车祸中的女孩、救落水的游客等。先后荣获“徽州好人”、博罗县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等荣誉。 (统筹惠州日报记者侯先军撰文,惠州日报记者侯先军周志聪、谭琳图/视频: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哈鹏、钟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