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齐给大家总结了一些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结论,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帮助同学们快速解答一些填空题和选择题,赶紧背下来吧!
01
粒子运动学中的“结论”
1. 一粒子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无初速度,则该粒子在1T、2T、3T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在1s、2s、3s内发生位移所用时间比为
。
2.若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在某一时间段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且vt=(v0+vt)/2,位移中点的速度为
,且无论加速或减速,v中s﹥v中t。
3、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任意两个相邻时间间隔T之间的位移差相等,△s=aT2。
4、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中,图上各点切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图上某一截面下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该截面的位移。
5、初速度为v0做垂直向上运动,回到原点的时间为T=2v0/g;向上抛出的物体的最大高度为H=v02/2g。
6. 在抛射体的运动中,运动的两个分量的位移与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y:vx=2y:x。也就是说,一个粒子从原点 (0,0) 飞出,通过 (x,y) 处的抛射体,看起来就像从 (x/2,0) 沿直线飞出。
7、船艇过河时,船头总是直指对岸,耗时最短:当船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boat>时,船头斜指向上游,与岸边形成角度θ时,排水量最短。(cosθ=/vboat);当船艇在静水中的速度vboat<时,船头斜指向下游,与岸边形成角度θ时,排水量最短。(cosθ=vboat/)
8、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它们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匀速运动的物体时,当它们的速度相等时,距离最短。如果此时它还没有追上,就永远追不上去了。
9、质点做简谐运动时,当它接近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它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增大,速度减小。
02
静力学中的“结论”
10、如果有三根不平行的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使它保持平衡,那么这三根力必定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三根力的矢量构成一个闭合三角形。
11.设三个力F1、F2、F3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的夹角分别为θ3、θ2、θ1;则F1/sinθ1=F2/sinθ2=F3/sinθ3。
12、已知合力F、分力F1的大小,及分力F2与F的夹角θ,当F﹥F1﹥Fsinθ时,F2有两个解;当F1=Fsinθ时,F2有一个解;当F1﹤Fsinθ时,F2无解。
03
动力学中的“结论”
13、推一个放在粗糙平面上的物体,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μ,推力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当tanθ=μ,Fmin=μmg/时推力最省。
若将该平面换成一个倾斜角为α的斜面,推力方向与斜面成θ角,最省力的是当tanθ=μ时,Fmin=μmgcosα/
。
14. 两个物体A和B紧靠在一起,质量分别为m1和m2,位于同一光滑水平面上。当A受到水平推力F时,A对B施加的力为
尽管平面并不光滑,当A、B与平面的摩擦系数相等时,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当用斜面代替平面时,只要推力F与斜面平行,仍能推动物体,上述结论依然成立。
15.若一个系统由质量m1,m2,m3等组成,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a3等,则该系统所受的净外力F为m1a1+m2a2+m3a3+…
16.物体所受的支撑力N随系统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N=m(g±a),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Q=ρv(g±a)。单摆运动的周期为T=2π
a为垂直方向加速度,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17. 绑在绳索上的物体在垂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vmax≥
,绳子改成杆后,v的最大值可≥0,最高点速度>
杆拉动物体,最高点的速度为
然后杆支撑物体。
18.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R与万有引力常数G有如下关系:GM=gR2
19.设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行星半径为R,则卫星绕行星表面运行的最小速度v为
;设行星平均密度为ρ,则卫星周期T的最小值与ρ及G的关系为:ρT2=3π/G。
20.卫星绕行星运行过程中,其线速度v、周期T、轨道半径r与行星质量M的关系为:
同步卫星的轨道必须位于赤道正上方一定的高度。
21、太空中两个距离很近的天体叫双星,它们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绕着连线上的一点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和质量成反比,轨道速度和质量成反比。
22、若一个粒子受到力F1的作用后从静止开始,又受到方向相反的力F2的作用,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回到原来位置,则F2=3F1。
23. 由质量为m的点和刚度系数为k的弹簧组成的弹簧振子的周期为T=2π
这与弹簧振动器水平放置还是垂直放置无关。
24. 由质量为m、摆长为l的粒子组成的单摆的周期为T=2π
,与摆角θ和质量m无关。若摆球带电荷q,置于均匀电场中,式中的g用重力与电力的矢量和与摆球质量的比值代替;若摆处于摆悬挂点处点电荷的电场中,或处于垂直于摆平面的磁场中,其周期保持不变。
25、若一个摆钟在一段时间t内,速度加快了Δt,则它的周期T与标准摆周期T0有如下关系:T0:T=(t+Δt):t;若一个摆钟在一段时间t内,速度减慢了Δt,则它的周期T与标准摆周期T0有如下关系:T0:T=(t-Δt):t。
04
动量和能量的“结论”
26. 如果一个原本静止的系统由于相互作用而分离,则m1s1+m2s2=0,(m1+m2)s1+m2s21=0,其中s21是m2相对于m1的位移。
27、重力、弹力、万有引力对物体所作的功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若选取地面为零势面,则重力势能EP=mgh;若选取弹簧原长位置为零势面,则弹性势能EP=kx2/2;若选取无限远两物体的势能为零,则两物体间的重力势能EP=-GM1M2/r。
28、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若其中一力做正功,则另一力做负功,总功的代数和为零。若相互作用的力是一对滑动摩擦力,则也可对其中一个物体做正功,但总功的代数和必定为负,且=-f·。
29.人造卫星的动能EK、势能EP和总机械能E的关系为:E=-EK,EP=-2EK;当人造卫星由低地轨道向高地轨道运动时,总能量增加,但动能减少。氢原子的能级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30、一物体从斜面上h位置开始下滑,滑至平面上某点停止,设下滑点到停止点的水平距离为L,则该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μ与L、h有关:μ=h/L,与斜面的倾斜角度无关。
31.质量为m的物体的动量P与动能有下列关系:P=
或者 EK=p2/2m。
32、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后,相对速度不变,但方向相反,v1-v1ˊ=v2ˊ-v2;即两物体的速度之和不变。
05
静电练习“结论”
33、若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它们由于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则这三个点电荷相邻的电荷彼此相反,且中间的电荷最小。
34、在均匀电场中,任意两点连线中点的电位等于该两点电位的平均值。
35、充电后,电容器与电源断开。电容器上的电荷保持不变。当仅改变极板间的距离时,场强保持不变。如果电容器始终接在电源上,仅改变极板间的面积,场强保持不变。
36、沿电场线方向,电位减小。电场强度的方向就是电位减小最快的方向。在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密集的地方,电场强度大。在等势线所描述的电场中,弯道内的场强高中物理网,弯道外的场强弱。
06
电路问题练习中的“结论”
37、在闭合电路中,如果某支路的电阻增大(或减小),则总电阻将增大(或减小),总电流将减小(或增大),电路末端的电压将增大(或减小)。与该电阻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功率将减小(或增大)。[串联反接]。与该电阻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上的电流、电压、功率将增大(或减小)。[同上]。
38、主电路中串联(或并联)电阻的作用效果比支电路中串联(或并联)电阻的作用效果大。
39、伏安法测电阻时,若RX<RV,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值。若RX>RA,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值。当待测电阻阻值未知时,可用测试法。当电压显示变化较大时高中物理网,用电流表外接法。当电流显示变化较大时,用误差较小的电流表内接法。
40、在闭合电路中,当负载电阻变化至等于电源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Pmax=E2/4r。
42、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可用电阻器扩大,将电流表Ig的量程扩大n倍的方法是并联一个Rg/(n-1)的小电阻,将电压表Ug的量程扩大n倍的方法是串联一个(n-1)RV的大电阻。
43、常见非恒定电流的有效值(以电流为例):正弦(余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I=Im/
;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流有效值I=(I0+It)/2;不对称方波电流有效值I=
;经正弦(余弦)波整流后,I=Im/2。
07
磁场与电磁感应练习“结论”
44.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带电粒子的半径为R=mv/qB;运动周期为T=2πm/qB。
45.在正交电场和磁场区域内,速度选择器的选择速度为:v=E/B,与粒子的正负极性无关。
46、当通电线圈的线框平面与磁通线平行时,磁通为0,但磁矩最大:M=BIS,与轴的位置、线框的形状无关。若线框平面与磁通垂直留学之路,则磁通最大,磁矩为零。
47、在各种电磁感应现象中,电磁感应的效应总是阻碍引起电磁感应的原因。如果它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它就会阻碍相对运动;如果它是由电流变化引起的,它就会阻碍电流变化的趋势。
48、一根长度为L的导体棒在磁场B中,一端旋转时产生的电动势为:
E=BL2/2。
49、闭合线圈绕垂直于磁场并与线圈共面的轴旋转时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S。与线圈形状、转轴位置无关。
50、如图所示,一根电容为C、宽度为L的金属导轨垂直放置在磁通密度为B的磁场中,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棒横放在导轨上,在恒定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运动:a=F/(m+B2L2C)。
51、电感线圈L的自感特性是:通电时,它充当一个大电阻;断电时,它充当电源;稳定时,它充当一个小电阻(导体)。
08
光学练习“结论”
52、如果将一个物体水平抛向靠近点光源的对面墙壁,则该物体的影子在对面墙壁上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53、对于由两个互相正交的平面镜组成的反射镜,反射光始终平行于原入射光。
54、当入射光静止,平面镜以角速度 旋转(或转动一个角度)时,反射光以角速度 2 旋转(或转动一个角度) 。当平面镜静止,入射光以角速度 2 旋转(或转动一个角度)时,反射光以角速度 2 旋转(或转动一个角度) 。
55、当光从真空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时,如果入射角满足:tan=n,则反射光必定垂直于折射光。
56、折射率的常用公式:n=sini/sin n=1/sin n=C/vn=0/ n=d/dˊ式中,为临界角,C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0为真空中的波长,为介质中的波长,d为物体在液体中的实际深度,dˊ为物体在液体中的表观深度。
57、一束光线射入一块具有两个平行表面、折射率为n、厚度为h的玻璃砖后,出射光线仍与入射光线平行,但有一个横向位移:d=
。
58、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光波的波长成正比:△x=
。
09
原子物理练习“总结”
59.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的能级与半径:En=E1/n2rn=n2r1且E1=-13.6evr1=5.3×10-10m。
60、氢原子在n能级的动能Ek、势能Ep与总能量的关系为:EP=-2Ek,E=Ek+EP。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总能量减小,有能量(光子)放出,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减小。
61. 静止原子核在均匀磁场中衰变时,会形成一条外切圆轨道。 衰变时,会形成一条内切圆轨道。 大圆轨道分别为 和 粒子。
62.放射性元素A衰变m次、n次变成B,则m=(MN)/4,n=p-z+(M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