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视频课堂
精讲讲义
教学设计
第1节分子热运动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物质的构成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
晓得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热运动;就能辨识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分子间的斥力
晓得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的斥力
情境导出
神奇的软蛋
礼拜天,小明来到哥哥家过假期,发觉哥哥家的乳品柜里有一瓶醋泡蛋,蛋壳早已泡没了,只剩一层蛋膜包着猪肉,父亲说这是一种保健乳品.调皮的小明趁父亲不注意,将“软蛋”冲洗干净后放到了清水中,奇怪!“软蛋”竞一点点地长“胖”了.这其中的奥妙,你能解释吗?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出示玻璃杯,想一想假如把此瓶子砸碎,碎片是否还是玻璃?假如经过多次分割,颗粒会越来越小,假如不停的分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
讨论交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物质的变化情况、无限度的分下去时出现的情境。
归纳总结
(1)保持物质原先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称作分子或则原子。
(2)常见的物质是由及其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的大小用分子的半径来评判,一般用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的大小。
探究点二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活动一
演示一:班主任打开一盛有香氛的香射手,让附近的中学生闻一下。
问题:能不能嗅到香气?为何?
演示实验2:我们将一个空杯子,倒扣在一个装着红褐色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杯子里面,抽掉盖在二氯甲烷瓶上的玻璃板。
观察并思索:里面空瓶有蓝色现象说明了哪些?将空瓶与装着红褐色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杯子颠倒放置,重做这个实验能够得出相同的推论?
推论:里面空瓶有黑色,说明氯气二氧化碳分子到了里面空瓶中,分子是运动的。这个实验是一种扩散现象。颠倒放置时不能得出相同的推论,由于二氧化碳密度大,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上运动,难以证明分子是运动的。
归纳总结:不同的物质在接触时,彼此步入对方的现象,称作扩散现象。
交流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扩散现象很常见,小组之间交流讨论一下,能够列举几个事例?
活动二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可以发生扩散,这么液体和固体是否可以发生扩散呢?
演示实验3:向一个盛有冷水、冷水的两个烧瓶中用滴管注入两滴红墨水。
观察并思索:观察到哪些现象?说明了哪些问题?
推论:说明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的快慢与物体的气温有关。
扩宽延展:结合演示实验,探讨出课本P3的13.1-3说明的问题。实验中若果将水在盐酸铜碱液的下边,是否还能影响实验疗效?
活动三
提出问题:固体分子之间能够发生类似的现象,请朋友们交流、讨论举例。
归纳总结:
(1)说明了二氧化碳、液体、固体在互相接触后,都能彼此步入到对方内部,这些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快慢的诱因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扩散的越快。
(3)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时刻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典例分析
(杭州高考)东亚文化之都--福州,景色秀丽.如图所示的情境,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天柱山天竺葵枯叶归根
B.虹小村油菜花茶香缕缕
C.清源山斑斓秋叶色调梦幻
D.九仙山淞果洛琼花
【点拨】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它通过宏观的颜色、气味、味道来间接的反映下来;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由此展开剖析、解答.
【自主解答】
【方法归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不能否直接观察到,它是通过宏观的颜色、气味、味道来间接的反映下来,我们只要是看的到的运动都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我们平常所看到阳光下灰尘飞扬、浓烟滚滚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探究点三分子间的斥力
问题1: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但为何分子不会飞飘动,反倒聚合在一起呢?
演示实验4: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之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都会结合上去,班主任在下边挨个加挂钩码,挂好多个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实验5掏出打算好的注射器,拧下针筒,拉开活塞,用大手指挡住针筒的一端,使劲压活塞,有哪些觉得?将活塞中的空气换成水,再做一做,有哪些觉得?
归纳总结:分子之间存在互相的引力和作用力
扩宽延展:
演示6让中学生取一根弹簧,体会拉和压时作用于手的力。之后班主任拿两个兵乓球,中间放一根弹簧,告诉中学生用这个模型来比拟两个连着的分子,班主任操作,让中学生来回答。当弹簧拉长,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斥力表现为引力;当弹簧压缩,分子间的距离缩小,斥力表现为作用力;当弹簧不使劲时,引力=作用力。
归纳总结:
(1)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2)不怜悯况下分子间斥力的特征:
若d指“分子间的距离”;r指“分子间的平衡距离”
则有:
①当d=r时,F引=F斥处于平衡距离处。
②当d<r时,F引<F斥,作用力起主要作用。
③当d>r时,F引>F斥,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间斥力非常微弱,可以忽视不计。
问题2结合P5的13-1-5、6、7,并讨论交流教材物质三态的分子模型。用表格的方式比较三种物态分子排列的不同特性。
归纳总结:
物态
微观特点
宏观特点
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斥力
有无一定形状
有无一定的容积
固态
较小
很大
有
有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
有
气态
很大
很弱
无
无
典例分析:从分子斥力的角度说一说“破镜重圆”能否真的发生。
【点拨】分子间的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的距离大的一定程度时,分子间的斥力就不存在了.
板书设计
第1节分子热运动
教学反省
本节是中学生在学完宏观物体的有关知识后,对微观世界的知识进一步探究学习,为前面研究物体内能及其有关知识做好铺垫。但因为分子的运动难以直接观察探究,所以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为主,以计算机模拟的方式为辅组织教学。本节须要考察的知识与技能内容比较具象,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充分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中学生剖析、讨论为主,在班主任引导的基础上,以“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剖析归纳──得出推论”为主线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利于培养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配套练习
第1节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后()
图1
A.甲烷向上方扩散,空气不会向上方扩散
B.空气向上方扩散,二氧化碳不会向上方扩散
C.空气和二氧化碳将同时向对方扩散
D.当两种二氧化碳分布均匀后,分子就不会向下或向上运动了
2.关于下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热射手瓶盖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废水排入水塘不久,整个水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二氧化碳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下述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煮饭时,我们嗅到香气B.在荫凉的地方晾大衣,大衣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D.扫地时,尘土在空中飘落
4.一般把蔬菜腌成干菜起码须要几天的时间,而把蔬菜炒熟使它具有同样的甜味,仅需几分钟,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诱因是()
A.做菜时盐多一些,盐分子容易步入莴苣中
B.煮饭时蔬菜分子间有缝隙,盐分子容易步入莴苣中
C.做菜时气温高,分子热运动激化,扩散推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丝线一拉就断,而铝线却不容易扭断,这是由于()
A.丝线的分子间没有引力,而铜线的分子间有引力
B.丝线的分子间有作用力,而铜线的分子间没有作用力
C.丝线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引力大,而铜线的分子间的引力比作用力大
D.丝线、铜丝的分子间都有引力,只是铜线分子间的引力比丝线分子间的引力大
6.碾碎的玻璃虽然拼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缘由是()
A.分子间的斥力因玻璃被砸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作用力,没有引力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玻璃碎片间的空隙太大,小于分子间发生互相作用的距离,分子间的斥力很小
7.关于下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矿石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矿石分子很小
B.热射手瓶盖有时很难拔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废水排出水塘不久,整个水塘的水都被污染了,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二氧化碳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8.下述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饼干溶于水底,尝到辣味B.车辆驶过荒漠,沙土飞扬
C.走过不卫生的厕所,嗅到异味D.往湖中排放有毒的物理废渣,整片湖遭到污染
9.如图2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丝线,图乙是浸过香皂水并附着香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丝线的任意两侧,图丁表示这两侧的香皂液薄膜破了,丝线被拉向了另左侧.这个实验说明了()
图2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分子间有间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
10.将一滴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黑了,下边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水的气温越低,整杯水变黑所须要的时间越短
B.假如水的气温为0℃,则不会发生此类现象
C.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D.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水份子变黑了
11.下述那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
A.水从高处向低处流B.风吹树枝动C.灰尘飞扬D.景区里馨香扑鼻
12.下述例子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煮饭时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反思,我们嗅到香气B.在荫凉的地方晾大衣,大衣变干了
C.腌咸蛋时,时间久了,蛋变咸了D.扫地时,尘土在空中飘落
13.下述现象中,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打开香氛盖子,香气四溢而至B.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见到尘土飞扬
C.猪肉置于盐水中过一段时间会变咸D.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在一起
14.下述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吸铁石能吸引大头针D.破镜不能重圆
15.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A.少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一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气温较高的分子运动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二、填空题
16.分子间的力和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
很小时,斥力表现为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斥力表现
为力.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扭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力,
同时石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力.一般固体、液体分子间
的斥力比二氧化碳间的斥力要.
17.二氧化碳容易被压缩,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间的;但二氧化碳也不能无限制地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的缘故.
18.水燃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为了安全,在燃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臭味的二氧化碳,一旦发生燃气泄露,人很快能够嗅到这些味道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反思,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例子说明二氧化碳分子.
19.煮饭时,香味到处轻盈,这表明;铁丝很难被扭断,表明分子间存在力.
20.燃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氨气。为了安全,在燃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臭味的二氧化碳,一旦发生燃气泄露,人很快能够嗅到这些味道,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例子说明二氧化碳分子。
三、实验题
21.下边几个化学实验分别说明了:
实验(1):把玻璃板抽出,过一会两瓶的颜色一样了,说明。
实验(2):磨平的铅块能吊起重物,说明。
实验(3):活塞迅速压下沾有氯仿的棉花燃烧上去,说明。
22.在进行电学实验探究过程中: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底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1a,b所示.表示沸腾时的是图.
(2)如图2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边,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海面,之后稍微使劲向下拉玻璃板,会发觉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到一定程度时,玻璃板能够脱离海面.此现象说明了.
(3)如图3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给瓶内打气,当瓶盖跳起时,可以看见容器中出现了雾.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对外时,物体的内能会降低.其中“雾”的产生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
四、解答题
23.你晓得吗?使两个钢块牢靠的成一个整体,工业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热焊”法,也就是我们一般看到的用电焊条将两个钢块焊在一起;另一种方式是“冷焊”法,就是将两块钢表面处理的很光滑,之后在外界(如爆燃)形成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将两块钢紧紧的压在一起.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将两块钢牢牢连成一个整体,请你分别谈谈其中的道理.
24.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25.生活处处有化学。以车辆为例:
(1)车内装入某种醇香剂,很快还会嗅到它的味道,这是由于;
(2)小型车辆有许多车轮,且车轮较宽,这是为了;
(3)车辆车胎的外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4)车辆车胎用橡胶制成,这是应用了橡胶的好这一数学属性。
26.屋内煮鱼汤时,整间室外飘满鱼汤的香气,这些现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依照上述现象,试列举3~4个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类似的反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C3、D4、C5、D6、D7、C8、B9、A10、C11、D12、D13、AC14、A15、D
二、填空题
16、引斥斥引引斥大17、距离较大作用力
18、在不停地运动1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
20、在不停地运动
三、实验题
21、(1)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3)对二氧化碳做功使,二氧化碳内能减小,气温下降,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22、(1)a(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做功液化
四、解答题
23、热焊:低温状态下,钢块融化,分子宽度缩小;冷焊:巨大压力使两块钢紧压在一起,达到分子间引力作用范围,所以,两种方式都能将两块钢连成整体。
2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之间有引力;气温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5、(1)分子处于永不停歇的无规则运动中(2)减小受力面积,降低浮力
(3)减小磨擦力(4)弹性
26、如:(1)打开醋瓶时,可嗅到醋味。
(2)走进诊所时,可嗅到气味。
(3)衣柜内的硫黄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了。
推荐一个精品教育号
提供家教智慧、分享各科学习资料!
↓↓↓
校长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