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越野兔 北美留学生观察
学术界的丛林升级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01.
日前,被誉为数学“四大期刊”之一的《数学学报》接受了中国学者的一篇论文。
文章的标题是“谎言 2- 和 2-”。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并不会太关注论文到底讲了什么,即使关注,也无法看懂。
这个好消息的焦点仍然是人。
这篇论文的发表者是华中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荀震。
荀彧
不涉足学术圈的人可能不了解《数学杂志》的重要性,在数学领域,能在这个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可以说是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顶峰。
作为一本季刊,数学学报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屈指可数,如果不是领域内最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自1933年至今,中国大陆仅有13人在此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其中6人为院士。
荀振成为继中国数学家苏步青院士之后第二位以独立作者身份在该期刊发表文章的中国学者。
很多人看到这里肯定觉得,能在数学领域取得这样的成就,获得这样的荣誉,从小到大肯定都是个“神童”吧?
三岁就能识字、背诵乘法表的那种。
但如果翻看荀真的过往经历就会发现,她不仅算不上什么“神童”,就连毕业后的科研之路简直可以用“坎坷”来形容。
02.
据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中心官网介绍,荀振先是该中心几何拓扑与数学物理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主要为代数拓扑、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
她的求学之路异常漫长。
荀震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之后前往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进行学术研究,并于2009年获得硕士学位。
然而,她于2017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这中间过了将近八年的时间。
示意图
事实上,在IUB从事研究工作期间,荀震就已经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但在2010年,他将研究兴趣转向代数拓扑,随后转学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现为 -)。
事实上,2016年荀真就在UIUC完成了长达290页的博士论文。
但答辩结束后,在导师的建议下,我又花了一年时间修改文章,使其更具可读性。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2017年,荀振回国,受聘于中山大学贝语网校,担任特聘副研究员。两年后,他转入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研究中心工作至今。
荀真虽然不是什么所谓的神童,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却受父亲的影响很大。荀真的父亲是荀仲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教授。
现实生活中出身于“数学世家”的荀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除了学习数学之外,我还喜欢练习钢琴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示意图
但用她自己的话说,在普通人眼里,“我们或多或少都是奇怪的人”。
她曾把数学家的世界比作一个“童话”,但她的意思是,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其实并不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付出了多少。”
这种“陌生”也体现在荀真的课上。
除了从事研究工作之外,荀振还在华中科技大学为本科生讲授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在学生们的眼中,荀真并不是一个好老师,被形容为“思维跳跃”、“教得不太好”。
数学世界很难让人产生共鸣,研究人员似乎常常脱离现实。
但在学术方面,荀真潜心研究了十余年,终于取得了成功。
03.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发表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荀真。
和世界上大多数不为人知的科研人员一样,他们要么默默无闻,要么备受尊敬。
荀真如今的名气,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的。
据称,她之所以从中山大学调至华中科技大学,是因为没有发表过什么重要的文章,没有辜负学校的厚望。
此次,依然以副研究员的身份,荀真终于做出了一番成绩。
中山大学没有等到的,华中科技大学等到了。
但这是突然的吗?很多听过荀真讲座的人都觉得“没想到”,但其实,这是努力的结果,是自然而然的。
这短短的八个字,消耗了许多科研人员的生命。
示意图
在学术方面韦东奕物理学家韦东奕物理学家,除了具备一些必要的天赋之外,很多人所缺乏的大概就是对某件事的沉浸热情。
荀真说,数学家的世界就像王尔德的童话世界。
残酷,世俗,外人无法理解。
这种不同于一般大众的“怪异”,可能会伴随你一生。
韦神还称,自己教学不好,不擅长社交,看上去有些蓬头垢面,经常背着1.5升矿泉水和两个馒头在北大校园里转悠,奇怪吗?
刚出名的时候,有网友质疑他的生活起居能力。
韦神还透露,工作之外,“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好”。
甚至有网友表示,“就算魏东毅是数学天才,我也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韦神一直以来都低调回应网络上的各种谣言,继续“走自己的路”。
魏东毅是乒乓球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夺得大满贯的传奇天才,实力碾压所有人。
因为他专心致志,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数学研究中,所以他不讲究饮食,不讲究穿衣。
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奇怪吗?
他也被世人视为不懂世事的“怪人”。
陈景润
但他也是“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人”。
在一间不足3平方米的简陋小屋里,在一盏小油灯昏暗的灯光下,他解决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问题,震惊世人。
正是这些世人眼中的“怪人”,引领着中国学术研究的进步。
04.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谁能最静心,谁就能向前迈进一步。
或许,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学术人才,而是我们需要给予这些“少数”更多的宽容和尊重。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学术科研上时,必然会缺少日常交流所需要的热门话题和与别人相似的兴趣爱好。
在年轻一代中,近年来中国新星也开始在各个领域涌现。
95后“石墨烯大师”曹原荣获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
年仅25岁的他,被誉为“狂人”,已发表9篇文章。
曹原
陈家澍是唯一一位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的华人。
2013年博士毕业后,他带着在美国学到的丰富知识和经验回国创业。
陈家树
其中包括尹熙,他表示科学无国界,在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选择留在美国发展。
2015年,他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尹曦
这些后起之秀代表着中国日益增强的科研实力。
但请记住,在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