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博彩新政生效,“史上最严”监管来袭。
回想起新政策出台前,自己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历程,广州家长张庆河也曾头疼不已,如今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国家帮忙“管理好孩子的游戏时间”。
2月23日,南都教育联盟、南都民调中心正式发布游戏沉迷防治调查报告,报告指出,超九成受访家长认为新政策实施效果很大,近八成受访家长表示子女学习效果良好,游戏成瘾防治效果明显改善:新政策对学生游戏时间和消费的控制更加明显。
但“物理隔离很难做到”,单靠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是不够的。由于女儿爱上了游戏,苏蔓充分“理解孩子对游戏的偏爱”,陪她一起看《第五人格》电竞联赛全国总决赛,感同身受地体谅孩子。
这个游戏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孩子就会找其他游戏来代替;平板电脑被藏过5个以上地方,密码改过无数次,自己都忘记了,孩子却能记得住;平板电脑找不到了,孩子还会问家里的老人要手机或电脑玩游戏……同样在广州,两个孩子的妈妈陈思琪就遇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
确实,对于很多“想管孩子但没时间”的家长来说,“阻拦并不是解决办法”。“因为游戏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糟糕,很不值得”,张庆河说。
探索更有效的预防游戏成瘾的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影响
新政策出台后,家长“松了一口气”,孩子们也接受了规则
毫无疑问,游戏如今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不可避免地也会接触到电子游戏。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9年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与行为研究报告》显示,76.3%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网络游戏。
为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这一通知,不少游戏企业立即积极响应,进一步升级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新政策一出,张庆河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坦言“确实可以松一口气了”。
事实上,为了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在新政策出台之前网校头条,她就花了很多时间“跟孩子较劲”,“经历了多次讨价还价和妥协”。让丈夫陪孩子玩游戏,做好表率,抵制并把孩子的一再诱惑引诱到底线……这些都需要她花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思考,才能“对症下药”。
现在,“孩子知道再怎么闹也没用,不是父母不让他玩,而是规矩不能逾越。”张庆河说,儿子已经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管控”。
因抑郁症辍学在家接受治疗的李萌也发现,新政出台后,几乎所有国产网游都配备了防沉迷系统。“我当时玩的时间太少,所以只好放弃了明日方舟账号。没有它,我无法保证自己能在规定时间内准时上线。”李萌遗憾地告诉记者,放弃自己的大号让她难过至极。
“我觉得国家对游戏企业的引导政策是有用的。”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广州市家庭教育协会指导专家、原广州市越秀区瑶台小学校长黄妙娴表示,由于玩游戏的渠道、时间受到限制,学生玩游戏的机会会少,但至少整体环境会得到改善。
1月17日,腾讯游戏发布“寒假限时玩日历”。
陈思琪也抱有这样的想法。寒假期间,看到腾讯游戏发布“寒假限玩日历”(未成年人玩游戏时间最长为14小时)后,她感慨道:“很高兴相关公司能这样做。”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突破这些限制,只要设下限制,很大一部分情况就会得到遏制。“受新政策影响,她儿子玩游戏的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虽然情况有所改变,但钻空子的行为却从未停止过。半年来,他们多次因为游戏大打出手,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
正如苏蔓所说,“物理隔离很难做到。”黄妙娴指出,单纯依靠游戏公司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不能解决根源”,治本还是要靠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
指导
共情孩子:妈妈陪女儿看电竞比赛
“游戏嘛,真想玩的话,有一百种玩法,像防小偷一样防不住孩子玩游戏,是不现实的。”张清河对此深有体会。
在她看来,每周打三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不算多,“家长很能接受”。不过,也不能因为这样就纵容孩子,还是要克制自己。“我希望孩子知道,虚拟世界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但现实世界事件的新鲜感,更让人兴奋。”
为此,张庆和偶尔会挑一个可以玩游戏的时间,带孩子出去看电影,或者约他和朋友一起去游泳。虽然孩子事后会说“我又浪费了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但有家人或朋友的陪伴,在失去的一小时游戏时间里,他还是会感到开心,那些无用的遗憾很快就会被他淡忘。“我想,不断地放下、收藏,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会更加深刻、多样。”
南方日报游戏“防沉迷”调查报告指出,51.52%的受访家长表示,新政策出台后,孩子每周玩游戏的时间至少下降一个等级(比如由1-3小时减少到1小时以下)。
如果提取关键词,我们会发现家庭教育、父母陪伴等等。这也是苏蔓和丈夫送给女儿最好的“礼物”之一。
“我家孩子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喜欢游戏了,《第五人格》、《和平精英》、《我的世界》、《王者荣耀》等都玩过。”谈及管理女儿的游戏,苏蔓总结了经验:“家长愿意花时间去沟通,孩子就会通情达理。”
自从孩子迷上游戏,苏蔓就及时介入,和孩子商量定下规矩,就像张清河早期的家庭教育一样,比如严禁无限充值,游戏消费超过50元要上报;绝对不可以玩手机,使用手机没有任何限制,但使用手机的时间要双方商定,完成当天的学习计划后才能使用手机……
2021年广东省电子竞技联赛东莞赛区总决赛现场。
“尽量换位思考初中学物理网解压密码,理解孩子对游戏的喜好”也是苏蔓家教的重要准则。得知女儿喜欢《第五人格》这款游戏,她曾带女儿到游戏现场观看该游戏的电子竞技联赛全国总决赛。“我在现场呆了大半天,身边都是半大的孩子在喊我,我睡了好几次,反正她很开心,门票附赠的限量装备让她觉得很酷,很值得。”
随着女儿进入初中,开始寄宿,苏蔓知道要“提高陪伴质量”。周末女儿回家,苏蔓专心陪她学习,丈夫则专心陪她玩。“她最近迷上健身了,爸爸就买了健身房的会员卡,周末带她出去健身。”
调查报告提到,62.21%的学生增加了体育锻炼时间,排名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苏蔓甚至还帮女儿登录游戏,通过了游戏防沉迷系统认证,而这样做的前提是,在双方充分沟通协调后,苏蔓会陪女儿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让她在政策未规定的时限内玩1小时的游戏。
“突然有一天女儿告诉我,她发现自己在游戏方面没什么天赋,怎么努力都提高不了水平,所以就没那么沉迷了。”苏蔓告诉南都记者。
问题
父母“想关心却没时间” 孩子希望父母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沟通上
在游戏中,好的亲子关系都差不多;但发生冲突的亲子关系则各有各的问题。
寒假前,陈思齐还觉得“不应该有太多的顾虑”;现在回想起来,“没想到被现实打了脸”。
和张庆和、苏蔓一样,陈思琪也给儿子定了规矩:每天写完作业只能玩半小时手机。但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儿子“控制不住自己打游戏,这已经成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甚至以前从来不玩。同样打游戏的小儿子也受到影响,开始效仿。只要她不看着,他一定会“超时空”;只要她不在家,他就会“完全没完没了地”沉迷于游戏。
这个游戏被防沉迷系统限制了,孩子就会找别的游戏来代替;平板被藏了5个以上的地方,密码改了好多次,自己都忘了,孩子却能记得住;平板找不到了,孩子还会问家里的老人要不要手机或者电脑玩游戏。“老人总说,这不能怪孩子,只能怪游戏公司。”陈思齐有些无奈:“所以家庭教育,大家要达成共识,才能进行。”
“规则是双方商量好的,但我们家长不在家,监管不力,根本没办法管他,全靠他自己觉悟。”陈思琪的话道出了现在很多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父母都要上班,在家的时间少,大家“想照顾孩子,没时间”。
超过四成受访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曾尝试过“直接向家长要身份证,让家长帮他们过人脸识别”。
谈起父母,初中生李萌不愿多说。妈妈总是工作太忙,凌晨才回家,没时间陪她。至于爸爸,自从她有了自己的电脑,爸爸也不再关心她。父女俩一人拿着电脑,沉默不语。虽然隔着一堵墙,但根本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吃什么,也不知道对方在干什么、吃什么。一点也不关心。
《Sekai》《Fate/明日方舟》《模拟人生》《泰拉瑞亚》……当被问到玩过多少游戏时,2006年出生的她毫不犹豫地抛出了答案。一长串名字,从国内到国外,从偶像IP的音乐游戏、单机角色扮演和模拟经营游戏到在线冒险和格斗游戏,加起来有30多个。这只是她给出的一个粗略数字。
由于校园霸凌和学习压力过大,她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去年她申请休学,在家接受治疗。李梦告诉记者,平时在家会画画、做手工、看书,但玩游戏仍然是她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她最喜欢的游戏是《模拟人生4》,喜欢控制游戏中的角色做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养猫、养孩子、工作、交流,她觉得很无聊,现实生活中她很少和人面对面交流,也很少出门。“在游戏中提升技能很容易,技能提升了,职位就会提升,可以请保姆、保姆,可以管孩子,游戏自由度高,可玩性高,但现实中你的努力不一定总能有回报,甚至会落空。”
游戏中的经历确实给李梦带来了极大的乐趣。“最极端的时候,我废寝忘食,不吃不喝地连续玩了24个小时,直到坚持不下去,才去睡觉。”她若无其事地说。
目前,国内很多游戏都设有防沉迷系统。
受新政策影响,国内很多游戏都配备了防沉迷系统,为了转移抑郁的注意力,李梦妈妈主动用自己的身份证号注册了相关游戏账号,此外,她还转而玩其他地区的游戏,因为外区没有防沉迷系统。
即使如此沉迷游戏,李梦也不认为戒掉有多难,“关键在于你想不想玩,父母管不严,如果父母真的愿意花时间精力跟我们沟通,戒掉游戏瘾还是很容易的。”
“我现在其实感觉游戏很无聊,但是除了玩游戏好像也做不到其他有意思的事情了。”李猛在采访的最后说道。
未来
游戏不是灾难,家长需要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求。
“技术限制就像‘猫和老鼠’,孩子们总会想方设法寻找漏洞。”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香莲说。
在她看来,孩子沉迷游戏通常有三种原因,首先是自控力弱,无法控制自己;其次,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正常的社交、娱乐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在游戏中寻求与人的联系;最后,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当孩子无法从成绩中获得成就感时,就会把战场转移到游戏中,以缓解压力,或者逃避现实困境。
广州市政协委员、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坦言,在日常工作中,自己就接触过因沉迷游戏而出现情绪问题的青少年,“他们通常表现为自律性较差,对大多数事物兴趣不大,而且性子急,不太敢表现自己,所以更喜欢在游戏世界里获取简单、快速的快乐。”
“你为什么喜欢玩网络游戏?”南方都市报教育联盟、民意调查中心发放了近4000份问卷。
尽管已经习惯了一个人在虚拟世界里冲浪,但谈起朋友,李梦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渴望。“我的朋友就两三个,很想见见他们,但现在联系的机会很少。”因为怕打扰对方的学校生活,李梦平时不会主动联系。即使他们在网上聊得热火朝天,只要她一转身离开电脑,环顾四周,还是会觉得孤单,无法前行。
陈香莲认为,在当今电子时代,游戏并非洪水猛兽,根本上,家长要真正理解和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引导孩子建立规则,多一些耐心和陪伴。
其实,陈思琪也明白“阻拦不是解决办法”。 “我越阻拦他,他越觉得这个事情有意思,越跟父母较劲。”每当她陪儿子去户外活动时,他摆脱了玩游戏的习惯。环境一到,儿子就会忘掉游戏,开心地玩。甚至当她和儿子谈心时,他也会坦言自己管不住自己,希望父母能“管住他”。
近五成受访家长表示,主要责任应该由家长自己承担。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协作、家庭教育,实现儿童教育合力初中学物理网解压密码,南都教育联盟还将联合两会代表、中小学校长、专家学者等,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将为您保驾护航,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注:本文采访的家长和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策划:李阳
协调员:尹来、尤曼妮、孙晓鹏、梁艳艳
采访及撰稿:孙晓鹏、程晓梅、梁艳艳、叶思明
实习生:曾小印、王穗子、谭佳怡、谭炯钊、杨甜甜
图:何欣、李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