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9年4月初,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应邀来华讲学。正是在这次讲学中,李政道先生“突发奇想”,选派优秀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并付诸实践,由此诞生了对中国当代科学教育发展史影响深远的“中美联合物理研究生项目”(简称中美联合项目)。2019年恰逢中美物理研究所成立4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顾其创立和实施历程,无疑对深刻理解中国改革开放大有裨益。
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的成立,一方面源于李政道先生感恩早年的“机遇”与“运气”;另一方面,李政道先生适时提出了倡议,完全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发展需要,得到了中美两国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邓小平:我们要派遣几千名留学生出国,不只是八名、十名。
十年文革,我国科学教育遭到严重破坏,科研几乎停滞,人才培养中断。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人才缺口严重个物理学家合影,特别是科技、教育领域,一线科研人员和高水平教师严重不足,借助外部力量大力培养人才,恢复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领域的交流与联系成为当务之急。
1977年8月,刚刚恢复权力、主动请缨分管科教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了载入史册的科教座谈会。在谈到接受华侨学者和派遣留学生时,他说:“一批华侨学者要回国,我们要创造条件,修建一些住房,做好安置他们的准备。接受华侨学者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之一,派人出国留学也是一个具体的措施。我们还要请国外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可见,“请进来,送出去”是邓小平“科教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8年6月23日,在听取清华大学校长刘达关于清华大学情况的汇报时,邓小平再次明确表示:“我赞成增加出国留学生的人数,主要是研究自然科学的,要派几千人,不只是十个、八个。请教育部研究一下,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这是五年内迅速见效,提高我国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在我们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要越走越宽。”正是在邓小平的再三指示下,教育部于1978年8月4日发出了《关于增加出国留学生(研修生、研究生)人数的通知》,加大了派出留学生的力度。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留学生派出工作在实际操作上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可以说举步维艰。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文革”的拖延,能够派出国外留学的有一定基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并不多,而且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长期中断,国外大学无法有效判断中国人才的真实水平,因而不敢贸然接收中国学生。另外,去美国留学,正常的程序是先通过语言资格考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托福和GRE考试,然后进入美国大学的申请程序。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还没有举办托福和GRE考试,这使得派学生去美国攻读学位几乎不可能。出于同样的原因,西欧发达国家也无法接受派出国外攻读学位的中国学生。
李政道应邀到中国讲学,突发奇想
正当中国在选派留学生方面举棋不定、困难重重之际,李政道于1979年4月初应邀来华讲学,在北京友谊宾馆讲学至5月18日,主要讲授《统计物理》和《粒子物理与场论》两门课程,来自全国33个科研机构、78所大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和研究生约1000人参加了此次讲学。
1979年,李政道教授应中科院邀请来华讲学,与严济慈、钱三强、赵忠尧等著名物理学家合影。(图片由刘怀祖供图)
由于时间特殊,各方重视程度高,持续时间长,受众广泛,效果好,李政道的演讲产生了很大影响。1979年4月15日,邓小平接见李政道,对这次演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邓小平说:“听说你讲课紧张,每天要忙十几个小时,你能忍受吗?大家说你讲得很好,反响很强烈。咱们就不要说感谢了,你用不着我们感谢。你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两个月的课堂讨论和课间交流中,李政道感受到中国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基础知识扎实,不少学生的学习水平丝毫不比美国学生差。如果这些学生中的佼佼者能被选拔到美国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毕业后回国服务,必将对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产生积极影响。
李政道后来回忆说:“当时看到祖国人才短缺的严重危机,心里十分忧虑。我深感为了加速祖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光靠在国内办讲座、补课是远远不够的。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深感到,必须尽快为祖国的一批青年创造系统的学习发展机会,特别是让他们到美国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是培养人才的长远之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在1979年设计了这个独一无二、临时性的项目。”李政道的这句话“我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深深感到”是他创作的又一动力。1946年,在导师吴大有先生的推荐下,李政道得以赴美深造。李政道先生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这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
另一项才能:李政道的战略眼光和组织能力
李政道不仅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更是一个行动派网校头条,具有极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在有了上述想法,并确定其意义和可行性后,他立即全身心投入其中,全力付诸实践。
首先,李政道积极与美国大学沟通,争取他们的认可和支持。这是启动这个项目的前提,因为如果美国大学不认可,一切工作都是毫无意义的。幸运的是,1979年初,中美友好关系全面恢复。正如邓小平1979年访美结束时指出的:“现在两国政府层面交往的障碍已经消除,人民之间的交流可以更加频繁、更加密切。我们希望美国各界朋友到中国来参观考察。中国的大门是向所有朋友敞开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政道在他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这个项目。李政道回忆说:“1979年春,我还在北京讲课的时候,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些实验。我联系了我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们,请他们出一份能达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入学标准的试卷,寄到北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严济慈和副院长吴堂的帮助下,进行了第一次PRE-pilot测试,选出了5名学生。然后我把这5名学生的试卷和简历寄到哥伦比亚大学,请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开会决定这5名学生能否考进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如果他们能考进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院,物理系能不能承担他们读博士所需的全部费用?”同时,我委托物理系配合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办理这五位同学去哥伦比亚大学的全部录取手续。由于这五位同学成绩优异,均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的同意,顺利入学。有了这样的具体做法,我更容易说服中科院、教育部的领导和同事,获得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这段不到300字的话,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在没有任何先例的情况下,李政道与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及校方的沟通说服工作难度可见一斑。
其次,这个项目必须得到中国领导人的认可和支持。送留学生出国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中国领导人的认可和支持,这件事情很难推进。幸好当时分管科技教育的国家领导人是邓小平,他特别强调要通过各种渠道送留学生出国,并在4月15日会见李政道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5月17日,时任国家领导人的华国锋会见了李政道。此时,李政道的演讲即将结束,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国向美国大学送留学生的理念和思路。因此,在这次会见中,李政道正式向华国锋提出了建立“中美联合招收物理学研究生计划”的建议:除常规的招收研究生计划外,组织美国著名大学联合来华招收研究生,美国大学为学生毕业后回国服务提供全额奖学金。华国锋也大力支持李政道的想法。有了邓小平和华国锋的支持,李政道才能在操作层面迅速推进这件事情。
第三,这个项目的成功还需要中国科教部门的认可、支持和配合,否则就无法推进。当时李政道熟悉中国科教界,他是应中科院副院长严济慈和钱三强的邀请来华讲学的。当时严济慈还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院长,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代表人物,威望很高。因此,在讲学时,李政道首先把自己的想法跟严济慈讲了,自然得到了严济慈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他们就这个计划的实施细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确保了这个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两项试点前考试为成功奠定基础
当上述工作顺利开展,重大原则性问题没有被堵住时,李政道并不急于求成,仓促铺开工作,而是先进行了一次试点。1979年,李政道在一次讲座中提出这一想法后,立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准备了测试题目,邮寄到北京。不久,举行了选拔考试,这是第一次PRE-pilot测试。测试对象仅限于参加讲座的学生。被选中的5名学生(4名来自中国科学院,1名来自北京大学)也顺利获得美国的全额奖学金,并于当年秋季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5名学生不负众望,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在1979年底的期末考试中,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这5名学生,另外3名学生的分数也很高。5名学生的优异成绩让国内方面非常兴奋。 1980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日报》以《我院研究生在哥伦比亚大学期末考试中名列前茅》为题作了详细报道。有了这次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李政道决定向美国其他大学推广,并很快在1979年下半年举行了第二次预考。
第二次物理预试的目的是为了将考试范围扩大到其他大学。李政道回忆说:“因为我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所以哥伦比亚大学的手续比较好办,但其他大学怎么办呢?”这便促成了1979年底第二次物理预试。在美国,除了哥伦比亚大学外,纽约城市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俄勒冈大学、匹兹堡大学、弗吉尼亚大学等5所大学的物理系也参加了这次考试。一开始,这5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都反对,因为按照美国大学的规定,入学申请的第一轮审核应该由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他们不能放弃这个责任和权力。因此,我煞费苦心地向各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讲解了当时中国的特殊情况。各大学物理系的朋友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幸运的是,我说服了各大学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同时,这五所大学的物理系还同意承担入选预科生的全部教育和生活费用,直至他们获得博士学位。”
李政道秉承着一贯严谨细致的作风,就第二次预考与国内方面做了详尽的沟通。1979年11月9日,李政道致信严济慈和周培源(时任北京大学校长),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评分以及被录取学生赴美的时间和待遇等许多具体问题作了详细的说明和指示,并随信寄出了这次考试的试题。第二次预考于1979年12月26日至29日举行,共选派13人赴美留学,这13人并不局限于中科院系统和北京大学,还有1名来自中山大学和西北大学的学生入选。这批学生于1980年秋季赴美国深造。
这两批赴美深造的学生被称为“第零批”学生。这两次考试的成功举办,增强了中美双方的互信,解决了一系列原则性问题,并初步形成了考试选拔的流程和模式——实践证明,在缺少托福、GRE考试的情况下,除了常规的赴美留学渠道外,可以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中国学生赴美通道。
全面发展
1979年经过两次成功的实践后,李政道积极与国家商量,在国家支持下,决定在美国高校实行大规模招生考试,选拔更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李政道从中国政府和美国高校两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大规模实施。
首先,要获得中国的认可、支持和合作。
1980年1月初,广州粒子物理理论研讨会召开,这是海内外华人物理学家的一次盛会,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次召开的大型国际科学会议,李政道应邀出席。会议期间和在京开会后,李政道多次与中科院、教育部沟通,得到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月10日,还在广州开会的李政道给主管科教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写信,表达了推动的设想和几个具体问题。会后,他又到北京与有关方面商讨细节。回国后,他也一直与国内保持联系,交流具体问题和细节。
1980年3月16日,方毅副总理致函李政道,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留学生研究生考试的坚决支持和明确的态度与实施方针:“政道先生:我十分同意您来信中所提的在我国举办留学生研究生考试的建议。教育部已就此事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商定,由他们负责在国内具体组织工作。李先生已着手准备此事。如有任何事项需在国内办理,或有其他建议,请转告教育部蒋南翔部长,或直接致函我。”
1980年5月13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推荐学生赴美国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通知》,对招生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和安排。随后,根据通知精神,成立了由严济慈、周培源、钱三强等25位著名科学家组成的招生委员会,严济慈任主任;同时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设立办公室,全面负责有关考试的具体事务。第一次大规模招生工作正式启动。
另一方面,美国大学的配合是此次招生能否成功的关键。为此,李政道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向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官请教了美国大学研究生录取的基本流程,以掌握重点。在此基础上,他花了很长时间设计招生流程和相关表格,极其繁琐和困难,主要由李政道亲自完成。随后,他向各大学物理系、招生部门发信,征得他们的同意。这些非常繁琐细致的具体工作,都是李政道在妻子和助手的帮助下亲自完成的。
对此,李政道详细回忆,并表达了对妻子和助理的感谢:
“在美国,包括每年三轮向美国和中国的大学邮寄在内的所有组织协调工作,数量非常多,一度塞满了哥伦比亚大学及其周边的几个信箱。邮局向我抗议,因为这妨碍了其他邮件的正常收发。因此,我的妻子秦慧仪和我的助手艾琳·特拉姆女士不得不推着车到附近和远处的邮局去送邮件。每一轮学生申请的细节,每个学生在美国学习的费用,甚至他们在美国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的琐事,都是我的妻子秦慧仪和我的助手艾琳·特拉姆女士为每位学生一一完成和实施的。在实施的十年中,我们总共为获得博士学位前在美国的所有费用争取到了近1000美元。粗略估计,每年大约占用了我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
办公室对本次考试的考试重点进行了总结,可以很好地说明本次考试的特点:
1. 物理试题由美国教授负责,英文试题由中国教授负责,由中国组织考试、批改试卷、提出推荐,最后由推荐人选经本人申请,由美国大学录取。这将为中国物理研究生的选拔建立起客观标准,以取代GRE和TOEFL。 2. 在入学申请过程中,省去了美国大学通常要填写的正式入学申请表,也不需要经过学校招生办公室,而是提前将李政道先生设计的申请表直接寄送到各学院物理系。 3. 美国大学物理系一般每年2月份开会讨论研究生的录取问题,1月底前必须确定首轮学生申请,并优先录取。 4. 美国大学为所有被录取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需要强调的是,李政道设计该项目的初衷是为了为中国培养科技人才,按照他的想法,所有学生毕业后都必须回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李政道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向学生发放IAP66类签证。这种签证不允许毕业后在美国工作。后来,由于情况的变化,很多学生未能按时回国服役。但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学生没有回国服役就否定它,而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它的深远影响:一方面,回国的留学生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交流的深入,那些没有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也纷纷回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为中美科技交流搭建了桥梁。
挽救局面
1980年2月1日,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李政道开始大规模工作,向美国53所高水平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和教授们寄出了200多封内容相同的信件。“从此,正式全面开始了。”然而,就在第一批招生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时,一场“意外”发生了。这场“意外”差点毁了他。
据李政道回忆,第一届工作繁忙时,几位有影响的美籍华人学者未与他商量,就直接写信给中国表示反对。1980年春,洛克菲勒大学教授王浩到李政道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办公室,告诉他有一封信,上面是一位非常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的头衔,他对此表示了极度的反对。他们说,20世纪初中国还是“半殖民地”的时候,虽然清华留美奖学金是用庚子赔款设立的,但清华留学考试还是中美合办的,但在新中国领土上进行的考试,完全是由美国人出题,这不是比“半殖民地”还低劣的“丧权辱国”吗?
当时,中国刚经历“文革”个物理学家合影,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人的思想和视野还未开阔,人们还惧怕“文革”的“大帽子”,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未成必先死”的严峻考验。加之国内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见,一方面担心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又担心物理学留学生过多,容易造成国内学科未来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国内外声音不同,该项目相关工作一度陷入停滞。
李政道只好到北京解释:清华赴美留学考试是奖学金考试,拿到这个奖学金不代表就能考上美国大学,考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通过该大学承认的入学考试。既然考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必须通过中国大学制定或承认的入学考试,那么考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也必须由美国学校制定。当时只是把几十所美国大学组织成一个集中的“入学考试”,跟“丧权辱国”的标签没啥关系。另外,通过李政道的努力,学生们的教育和生活费用也全部由美国大学承担。
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李政道的公道恳请得到了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和有关方面的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据叶明汉院士介绍,面对有人担心可能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据说邓小平当时就说,哪怕只有10%回来就好了。”就这样,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各方统一了对项目的认识,让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事实上,更多海内外华人科学家、教育家对此积极支持和倡导,因为通过这样好的渠道培养人才显然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
在众多表态支持的国内外学者中,著名物理学家侯伯宇就是其中一位。据赵伟先生所著《十一维空间——物理学家侯伯宇的多维人生》一书记载,1980年,侯伯宇在美国耶鲁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与李政道联系时,惊讶地得知考试的推行遇到了阻力,他当即决定全力协助,促成此事的顺利进行。身在美国的侯伯宇立即与父亲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并阐述该项目的推行将给中国科学发展带来的好处,希望父亲能在适当的时候与主管科教工作的方毅副总理沟通。侯伯宇的父亲侯敬如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当时,他担任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国家领导人。
1981年春,侯伯宇回国后从父亲口中得知活动将继续举行,他立即写信给李政道,告知这个好消息。1981年4月18日,李政道给侯伯宇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伯宇教授:谢谢您4月9日的来信。您为留学生的辛勤工作和努力,我深表感谢。我刚收到方毅副总理的电报:1978级、1980级入学的学生也可以参加,真是学生的贡献。”这可真是一段佳话。
续约和终止
如上所述,这是在美国培训人才的临时措施,只有李氏林业,而工作量是巨大的。
第一次续约是在1981年结束时。1979年的两个小规模预言是非常成功的,但1980年的意外事件使李氏和中国的一面更加谨慎。两年后,它的实践和成就赢得了各方的支持和肯定。为了继续,需要更明确和具体的法规。”
1981年12月21日,中国教育部长的江南(Huang )与李·洛(Tsung-dao Lee)会面。双方都同意,李在1982年至1985年间详细介绍了特定的工作。
第二次续约是在1985年。根据1981年的备忘录,该任务将于1985年完成。但是,中国各个方面都有一个强烈的呼吁,强烈建议该计划继续进行,根据Tsung-dao Lee在纽约的班级聚会上,我只在较长的时候就在1985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一次教育。 ies,我同意继续第二步,ii,直到1989年。”
根据招聘事务的两名重要参与者,北京大学副校长Shen Keqi和物理部主任Zhao 在一篇纪念性文章中写道:“该项目的最初持续时间是五年,应该在1985年结束每年被选中的学生从100多个大约75岁左右。
ⅱYan Jici的儿子Yan 的回忆也被某些人质疑,甚至反对。他们说,学生们说的是非常糟糕的,这群人不会回来...他们说,这项工作做得不好,现在他们不得不停下来。
它在1980年代后期被暂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一些疑问和反对。国外的自资助研究已经越来越成熟,在1980年代中期,TOEFL和GRE考试也在这种情况下进行。
关于作者:
Huang 是上海Jiao Tong 科学与文化史研究所的副教授。
参考:
中央文献研究办公室。
Shi 。
Tsung-dao Lee。
中央文献研究办公室。
Tsung-dao Lee。
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