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核心正在急速衰老并持续膨胀,地球将被吞噬,人类为了生存,竭尽全力建造1万台行星发动机,驱动地球前行……”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原著横跨2500年,分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和新太阳时代,共跨越100代。平静的新闻报道式文字之下,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令人震撼。原著全文约2.2万字,更像是一个大纲,而非完整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电影《流浪地球》虽然改编自小说,但大刀阔斧的改动已经偏离了原著,电影可以看作是基于小说《流浪地球》设定的二次创作。
到现在上映一周了,我相信这部该看的电影和不该看的电影都为票房做出了贡献。电影时长2小时,原版时长2个半小时:删减的片段是半小时。我们做了弥补,还原了整个故事,补充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电影开头是:改编自逃亡纪元加速轨道改变的第五年,当时地球处于远日点,全家去海边游玩。“因为此时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所以人们有一种虚假的安全感。”
正片发生在地球在第15次公转轨道达到极限时,在木星引力的最后一次助推下,可以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对应原著第403行:“按照预定路线,地球上升到与木星的会合点。航行委员会的计划是:地球第15次公转轨道非常平坦,以至于它的远日点到达木星轨道,地球将以几乎相撞的距离与木星擦肩而过。在木星巨大引力的拉扯下,地球最终将达到逃逸速度。”
地表环境: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了刹车时代的最后日落,接近近地点时,室外温度高达七八十摄氏度,雨水能烫伤人;
重聚变引擎技术:元素周期表中,铁之后的元素被称为重元素;因为铁之后,聚变会释放能量。电影里提到的重聚变是什么意思呢?主要是利用硅参与核聚变反应。人类能做的就是利用氢原子进行不受控制的核聚变(氢弹),但氦并不是核聚变的终点。氦可以继续聚变生成碳,碳继续聚变生成硅,也就是氦-4→碳-12→硅-28。硅当然不是核聚变的终点。大质量恒星后期的聚变反应就是“重聚变”。从“硅”开始,大质量恒星的“重聚变”过程是:硅-28→硫-32→氩-36→钙-40→钛-44→铬-48→铁-52(铁-56)。 当核聚变达到铁阶段时,它就不再释放能量,而是吸收能量,所以重聚变产生的废渣就是铁。所以说是烧石头还勉强正确,毕竟石头的主要成分就是硅酸盐。那么推动地球需要多少能量呢?小说里提到,离开木星后,发动机要连续运转500年,消耗亚洲大陆一半的山峰作为燃料。
氦闪:太阳处于红巨星阶段时发生的氦闪。氦闪通常发生在质量为太阳2倍或以下的低质量恒星的核心。我们知道,在主序阶段,恒星依靠氢核聚变带来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的形态。当氢原料消耗殆尽时,恒星的核心就会开始收缩,从而导致核心温度进一步上升。当温度达到1亿多摄氏度时,氦聚变所需的条件就部分满足了。这种短暂的氦核反应通常会在有限的时间内爆发出比平时高出数千亿倍的能量。这种能量会瞬间蒸发掉地球、水星、金星等轨道相对较近的行星。小说下一章《叛逆》中提到:“太阳爆发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两个小时后,强光就开始急剧减弱,很快就熄灭了。” “一颗暗红色的球体出现在太阳的位置,它的体积慢慢的膨胀,最后,从这里看过去,已经达到了地球轨道上看到的太阳大小,它的实际体积已经超出了火星轨道,而地球的三颗伙伴行星水星、火星、金星,此时已经在几亿度的辐射中,化作一缕轻烟。”“地球要完全蒸发,至少需要一百个小时,我们在地下五百米,就像馅饼里的肉馅,先慢慢被烤熟,然后蒸发。”
引力弹弓:引力弹弓效应又称重力助推。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加速度等于力除以质量。地球在木星附近飞行时,必然会受到木星引力的影响。速度垂直于重力方向;如果在速度方向上施加力,合力就会在速度方向上提供加速度。如果难以理解,可以比喻为荡秋千。每当有人将你推到最高点,你就能荡得更高。这里,木星就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
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木星从哪里获得将地球带走的能量呢?答案是:木星公转的能量。对于小卫星来说,这点能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地球这样的天体来说,却无法完全忽略。地球“溜”走后地球的逃逸速度是多少,木星的公转速度会降低,轨道会更靠近太阳,公转周期也会变快。(听起来有点对不起木星2333)
受力分析图已经给出,如果大家参加过物理竞赛的话,可以试着算一下加速比。
月亮去哪了?:有位看电影的小朋友问:“没有月亮,地球会不会走?没有月亮我们怎么过中秋节?”电影里没有提到这一点,但小说里提到,在刹车时代末期,为了防止意外,在月球上安装了行星发动机,将其推离地球轨道,避免地球加速时发生碰撞。原著里是这样描述的:“我们看到了出发的第一个信号:夜空中出现了一颗巨大的彗星,那就是月亮。人类无法带走月亮,于是就在月球上安装了行星发动机,将其推离地球轨道,避免地球加速时发生碰撞。月球上行星发动机产生的巨大彗尾将海洋笼罩在一片蓝光中,星星都看不见了。月球运动引起的引力潮汐使海洋中巨浪涌上天空,于是我们改乘飞机飞往南半球的家。”
地球脱离轨道:电影中很多人可能以为地球被推离轨道,刹车后飞向太阳系边缘。其实不然,地球脱离轨道的方式和人造卫星的变轨类似,先是沿轨道切线方向加速,使地球轨道变成椭圆形。然后地球每加速一次,远地点就离太阳更远一点。经过15次椭圆轨道变轨后,地球就超过第三宇宙速度,最终脱离太阳系。(电影里有个细节:刘培强在玻璃上画的木星越来越大,说明它已经接近轨道了)
上图和下图推导出地球和木星的位置,理论上木星应该在地球轨道内,下图有待讨论。
轨道位置随机绘制,仅用于指示相对位置
地表变化:由于地球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和轨道变化,地核中铁镍核的平衡被破坏,其影响穿过古腾堡不连续面,影响到地幔。各大洲地热逸散,火山肆虐,对人类地下城市是致命威胁。自第六次轨道变化周期以来,各大洲地下城市频繁发生岩浆渗透灾害。
美洲去哪了:《刹车时代》里提到过,行星发动机安装在北半球,主要集中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球不转,所以加速阶段东西两边的发动机并不同时工作。近日点到远日点的加速过程中,美洲大陆的发动机全速运转,而远日点到近日点的加速过程中,亚洲大陆的发动机全速运转;不过电影里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全球推进发动机同时工作或许是个小bug。
相比较而言,原著中说美洲的地下城因为地质问题比较安全,亚洲的地下城因为地质变动经常被岩浆地震破坏,即使有小行星撞击的危险,美洲的灾害也相对较少,所以公知们不用担心大师消失,大师是“安全的”。
导航员的作用:电影里说导航员负责侦察和保存地球上的火力,而在小说里则是宇宙舰队。在逃亡阶段,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地球改变轨道,经过小行星带时,清除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碎片。(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也就是说在电影里,我们一离开木星,又要处理小行星带。)石头碎片到底有多大呢?原著是这样描述的:“那些石头大如山,5000万吨的热核弹也只能在上面炸出一个小坑。” “反物质炸弹的第一道闪光就在我们起飞后不久从太空传来。当时,加代子正在飞机窗外欣赏天空中的星星。这使她失明了一个多小时,眼睛红肿了一个多月。那真是惊心动魄的时刻。反物质炮弹不断撞击小行星,强烈的湮灭之光在漆黑的太空中此起彼伏,仿佛一群宇宙巨无霸围着地球,用闪光灯疯狂拍照。”
大约用了一周的时间才穿越小行星带,伴随着连续不断的轰鸣声,一颗重达20吨的火星物体坠落到地球上,轰鸣声在地下城持续了一周,而激起的尘埃直到三年后才消散。
电影里行星发动机为何会突然失灵?从上图可以看到,在经过木星之前,需要经过小行星带。由于西半球正对小行星带,小说里西半球的地球发动机有三分之一已经被陨石摧毁,而东半球的地球发动机因为背对撞击面,所以完好无损。从动力上来说,它们可以让地球完成逃生之旅。电影里东半球的发动机也出现了故障,导致经过木星时推力不足,险些被木星引力吸进去。
第44届奥运会在上海举行: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其实在原著小说中就有体现:
原著里,奥运会举行了,我和嘉代子也是在奥运会期间认识并结婚的。
“当我第十二次登上远日点时贝语网校,联合政府居然在中断了两个世纪之后恢复了奥运会。我以机动冰橇拉力赛选手的身份参加了奥运会,比赛是驾驶机动冰橇从上海出发,在冰面上穿越冰封的太平洋,到达终点纽约。”也是在这次比赛中,“我”认识了同样参加比赛的日本女孩山滨佳代子,后来我和她结了婚。
生育权:由于环境恶劣,法律规定每三对新婚夫妇中只有一对有生育权,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选择夫妻。小说中,“我”和加代子抽签决定生育权。
小说中我父亲的结局:他也因公殉职,不过是被流弹炸死的。原书上说:“一块被反物质炸弹炸飞的小行星残骸,击中了我父亲的单座微型飞船。”“石头和飞船的相对速度是每秒100公里,撞击瞬间让飞船舱蒸发,而他(我父亲)一点痛苦都没有感觉到。”
记忆传承技术:通过记忆传承,快速积累书本知识,是人类能够制造行星发动机的关键因素。
文化:灾难面前,人们求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一切多余的情感都成了奢侈品。 原著小说节选:“这个时代,人们在观看四个世纪前的电影和小说时,会感到疑惑,不明白太阳出现之前的人们,怎么会对与生死无关的事情,投入如此多的情感。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而受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讶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避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太阳的现状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打动他们。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地球的逃逸速度是多少,逐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之类的事情,他们只是用余光扫视一眼,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紧几秒钟喝一口水一样。”
教育:学校教育以理工科为主,艺术、哲学教育被压缩到最低限度。不过体验式课程还是很多的。电影开头的中文文字其实就是把学校教育压缩到最低限度了。
宗教:在灾难面前,人们终于不再争论宗教,宗教消失了。原文:“地球上所有的宗教一夜之间都消失了。人们现在终于明白,即使有上帝,他也是个混蛋。历史课还在,但课本上太阳出现之前的人类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就像伊甸园的神话。”
小说第一部的介绍和电影里的一些背景细节就到此结束了,下期会介绍小说第二部《叛逆》,把电影删减的部分串联起来。手打不易,灵魂画师辛苦创作,希望大家点三赞鼓励一下,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