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歌手、影视明星、企业家都很受欢迎,但如果问哪些科学家获得过国家的最高荣誉,恐怕很多人都答不出来。
11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由10位知名科普作家撰写的论文集《国家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报道》(郭月芳主编)由江西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首次以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正义、徐光宪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形象为焦点。
人们必然想了解伟大的科学家:他们是如何成功的?他们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书中对科学家爱好的描述非常有趣和贴心,让人们看到了科学家精神世界的另一面,看到了科学与人文的和谐融合。
数字之舞——数学家吴文俊
吴文俊几十年来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他于2000年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他于1997年荣获自动推理领域的最高奖项——2006年的邵氏国际数学奖。
他说,“数学不是整天趴在桌子上学的”,除了看一些跟数学无关的戏剧、历史等文学作品外,他还会“随意”看一些自己能找到的有趣的书。
吴文俊经常去海淀图书城,在那里一读就是很长时间,饿了就到附近的小馆子吃一碗牛肉面。
吴文俊大学刚毕业在上海任教时,经常一个人去剧院看戏。当时他最喜欢的戏是轰动上海的《海棠记》。闲暇之余,他甚至还研究了戏剧理论。如今,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当开完会后有空,都会让司机送他去中关村的华信影院看场电影再回家。但他不喜欢远离现实的美国大片,那些由机器制作的场景不在他的欣赏范围之内。
1997年,他到澳大利亚参加一个会议。在这个会议上,他获得了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得奖之后,会议休息时,有学生想找他聊天,却在会场里到处都找不到他。晚上,饭桌上,学生又碰到他,问:“吴老师,我们怎么找不到你了?”他笑着说:“我去游乐园玩蛇了!”目瞪口呆的学生问了半天才问:“感觉怎么样?”“冰冷!”在香港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会议休息时,他又独自去了游乐园。不过,这次他没有体会到蛇缠身的感觉,却尝到了“激流勇进”的滋味。
低调大师——物理学家黄昆
黄昆先生早已逝世多年,但他所创立的“黄散射”、“黄-里斯因子”、“黄方程”等在科学界享有盛誉的理论却依然载入了历史的记忆之中。
黄昆喜欢看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侦探小说,这个爱好贯穿了他的一生。黄昆很早就学会了识字。他说,小学时,除了很早就学会识字、经常看小说、学加减乘除以外,好像并没有学到更多知识。但他的英文很好,初中就能看英文小说了。
黄昆在燕大时成绩名列前茅,课程并不繁重,因此他有大把的时间阅读各种书籍。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本书:一本叫《数学家》(Men of ),讲述了自牛顿以来几百年来最伟大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生平和贡献;另一本叫《探索微生物的人》(Men of ),主要讲的是科学家在发现细菌后的一两百年间,如何陆续发现引起一系列重大疾病的细菌及其防治方法。书中对医学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描述得十分感人。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和执着,极大地震撼了年轻的黄昆,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此外,黄昆还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名著,尤其是英文小说。或许是出于探索自然奥秘的天性,黄昆特别喜欢侦探小说和惊悚小说。 他也曾涉猎非虚构文学。在燕京大学图书馆的英文书架上物理学家们中国,他发现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这本当时的“禁书”,黄昆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共产主义革命,从此影响了他的一生。
汉字作证:王选,当代的毕昇
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人,他带领的团队历经20年艰苦奋斗,使这一成果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掀起了我国印刷业“告别铅和火,迎来光和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以此发明为基础的“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被数十位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评选为25项“我国20世纪重大工程技术成果”之一,排名仅次于“两弹一星”。他还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20余项奖励。
王选和兄弟姐妹们从小就生活在书的海洋里,从学龄前“少儿图书馆”到“小学生图书馆”、“中学生图书馆”,父母给他们买了几百、几千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
京剧是王选一家的主要娱乐爱好。家里从很早起就订阅了著名的戏剧杂志《京剧周刊》和《十日戏剧》,收藏了梅兰芳、于叔燕、马连良、程砚秋等京剧大师的大量珍贵唱片。王选上初中时,一天凉风徐徐的傍晚,姐弟四人合唱了整版的《龙袍》,年幼的王选唱了主角包公。京剧这一古老的国粹,成了伴随王选一生的爱好,给他带来了无比的快乐和慰藉。
王选的父亲喜欢动物,他支持孩子们饲养各种宠物,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家里的庭院成了动物世界,除了母亲因害怕狂犬病而不允许养的狗外,还有鸡、鸭、猫、兔子、乌龟、鸟、鸽子、蟋蟀、金鱼、热带鱼等,陆海空应有尽有。孩子们一点也不孤单。
王轩特别喜欢他的两只猫——阿米和阿黄,冬天的时候,他会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家里还有十几只鸽子,其中两只跟王轩很亲近,经常趴在他的怀里。每天早上,当他把鸽子放出来,在阳台上看着它们飞向远方的天空时,王轩总是感到一种特别的快乐。
高原上的背影——地质学家刘东生
多年来,刘东生把黄土高原作为研究舞台。通过破解黄土之谜,他不仅找到了黄土高原形成的真正原因,提出了“新风成说”,还证实了第四纪以来地球并非如欧洲学者多年来所提出的,因冰期和间冰期的发生而只经历四个冷暖“循环”,而是经历了多个循环。更令人吃惊的是,他还从千层黄土层中破解了近250万年来气候与地球环境变化的“密码”,使之与深海沉积物、极地冰芯一样,成为人类探索气候与地球环境变化的三大信息载体之一。
凭借在黄土研究方面的杰出成就,刘东生曾荣获世界最高环境科学奖“泰勒环境奖”和本世纪初的“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摆脱对美的偏见,这已成为进步的障碍。在他们眼里,走路是卑贱的。从事地质工作,就等于放弃做人的一切尊严……”刘东生认为,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的这句话,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警示。在地质界,“用脑子干活的人统治别人,用手干活的人被别人统治”这种传统偏见如果不消除,将是致命的。
然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也有例外,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著名科学家丁文江曾说:“徐霞客研究江河之源,山岳之经脉,这种‘求知’精神,是近百年来欧美人的特点,莫说徐先生(徐霞客)二百八十年前就做到了。”他认为,徐霞客作为中国地理、地质考察的先驱,远远走在了欧美人的前面。丁文江本人也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
刘东生一有机会就向学生灌输徐霞客精神。他本人也以身作则。在考察了黄土高原和地球三极之后,这位82岁的老人于1999年乘坐科考船前往南沙群岛。
更让他的学生们吃惊的是,2004年,这位87岁的“超级老者”再次出现在新疆罗布泊,进入罗布泊后,他的妻子告诉队长,他去年4月曾接受过腹部动脉瘤、肾动脉介入治疗,腹部安放了3个支架!
刘东生每天去罗布泊考察时,都会像其他考察队员一样,收拾好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地质背包,随身携带。如果有人向他伸出援手,他总会说:“我自己可以!”
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很多人知道天气预报越来越准确,但不知道这是得益于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体系的建立,更不知道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体系是在叶笃正先生的支持和指导下建立的。
叶笃正先生在大气动力学、东亚大气环流、青藏高原气象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独特和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说,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提到芝加哥学派的叶笃正,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
叶笃正一生擅长多项运动,喜欢打乒乓球、滑冰、探险等。正是在清华大学的乒乓球桌上,叶笃正结识了他的学长钱三强。在这位后来成为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的学长的建议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国家更需要的气象专业。
由于近年来叶笃正的视力明显下降,他几乎不再看武侠小说,尽管这曾经是他的爱好之一。
作为一名科学家,他也喜欢文艺,一直是“金庸迷”。叶笃正说,看武侠小说“能放松大脑,激发灵感。我特别欣赏武侠小说里的一些侠客,比如你以为他死了,可突然他又出来了,真是一条生路。做科研也常常如此留学之路,想了半天觉得行不通,可后来隧道尽头却亮了物理学家们中国,灵感的火花就冒出来了。”
肝胆昆仑——医学家吴孟超
吴孟超是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吴孟超的荣誉、头衔、职务可以列上好几页纸,这些都只是符号而已,重要的是,吴孟超在五十多年的肝胆外科生涯中,几乎每天都在操刀,他的双手为13600多名肝病患者解除了病痛。
吴孟超有一套手部练习,一有时间就会做,以保持手部灵活。他的食指上关节有一个特点:像钩子一样向外弯曲。
这就是一生苦苦握着手术刀的结果。
吴孟超的饮食非常好,一日三餐都是粥,只吃一点鱼肉蛋蔬菜,香蕉只吃半根,只喝水和茶,但非常挑剔,任何社交活动,不管多好,他都不会出席。
麦浪如歌——遗传学家李振声
从事小麦远缘杂交的育种专家李振生及其研究团队利用小麦与卵形披碱草杂交,育成“小偃系列”小麦品种,包括小偃4号、5号、6号、54、81号等。其中,“小偃6号”已推广面积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以“小偃6号”为骨干亲本育成的小麦品种53个,已推广面积3亿多亩,增产小麦150亿斤以上。
李振生的高中生活,基本都是靠煎饼、咸菜,以及在食堂花小钱买的米汤度日。或许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李振生节俭的生活作风。他总觉得什么都行,从不浪费。有时候干了一上午,总会说一句“就一碗牛肉面”,然后在沙发上睡个午觉,下午再继续干活。作为山东人,李振生特别喜欢吃面条。
李振声上大学时就以书法闻名,学校的墙报总是由他来画。如今李振声依然热爱书法,书房里还留有许多他的手写字迹:“风和日丽,空气清新”、“走过青山不过少年,这里的风景最好”等。在他的论文集第一页,他用工整的小楷写下了自己的座右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重水复疑无路。吾道亦复如是,日日精进尤为重要。”
中国科学的催化剂——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他被公认为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驱、绿色化学的先驱。
闵恩泽有一位画家朋友,朋友告诉他,做画家需要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要临摹古今中外的名画,汲取其中的精髓;二是要广泛写生,大量收集山水、人物、植物等资料,然后把这些美好的场景联想起来进行创作,所以画家说,创新源于联想。画家的话让闵恩泽深受启发,他认为,做科学研究就不一样了:一是要阅读古今中外的相关书籍、论文、专著;二是要广泛收集各种需要。作为科学工作者,要知道国家今天需要什么,明天需要什么。闵恩泽的体会是,创新源于联想,联想源于博学、广博的知识和集体的智慧。
闵恩泽非常喜欢三本书:一本是美国女作家雷切尔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第二本是美国人丹尼斯等人1972年写的《增长的极限》,第三本是美国人杜博斯的《只有一个地球:关爱和保护一个小星球》。闵恩泽说:这三本书被称为环保经典,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这些书也启发了他投身绿色化学事业。
植物的诗意——植物学家吴正义
吴征镒因学识渊博、对中国植物学研究精深而被誉为中国植物的“活字典”。据英国皇家植物园目录光盘版检索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吴征镒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70余年,命名或参与命名的植物类群达1758个(涵盖94科、334属,含22个新属),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中国植物学家,以他为代表的三代中国植物分类学家,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
吴征镛不仅是世界级的植物学家,还是一位诗人。自幼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他养成了阅读和创作诗歌的习惯。15岁时,他的古体《救国歌》声震天动地,激情澎湃;26岁时,他的两本诗集《往日集》和《炽火集》充满诗情画意。直到今天,他依然把爱诗、读诗、写诗当成发自内心、抒发情感的重要爱好。
吴正义喜欢读书。周军院士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20世纪80年代,吴正义经常去西双版纳调研。当时西双版纳还没有飞机通达,只能坐小飞机到思茅,再转机到西双版纳。小飞机受气流影响,颠簸得很厉害,大家都受不了,但吴正义依然捧着书,看得入迷,一点也不受影响。如今,吴正义因为用眼过度,双眼都换了隐形眼镜。
静水流深——物理化学家徐光宪
他之所以被尊为“大师”,是因为他为我国的量子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和稀土化学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培养了大批人才;是因为他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了级联萃取理论,使我国的稀土萃取分离理论和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他生产出来的单体高纯稀土占世界份额的90%,被国外称为“中国”……由于他硕果累累,2008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这位老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
徐光宪小时候很爱玩“幻方”游戏,这种游戏很像今天的“数独”——一个正方形被均匀地分成若干个格子,每个格子有一个整数,任意横行、纵行和对角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相等。如果某些格子的数字缺失,需要补齐,那就要费很大的脑力。这种源于中国古代智慧的“幻方”,让小光宪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经常缠着父亲多问问题。哥哥指导小光宪用透镜和纸筒做了一个简易的望远镜,星星变得越来越清晰明亮,大自然的奥秘不断展现在小光宪面前。
好奇心成为徐光宪从事科学研究最原始、最持久的动力。几十年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中学教师:“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允许教师不回答学生的问题,因为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有些问题现在的科学还不了解,有待将来的年轻人去解决。”(摘自《国家荣誉——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报道》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