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质疑宇宙永恒的奥秘
宇宙从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能否看清宇宙边缘?自上世纪90年代以南仁东为代表的老一辈天文学家提出设想后,“中国天眼”历经论证、立项、艰苦建设,于2016年9月25日建成投入使用,进入调试期。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使用。
探索美丽星空,揭开宇宙的奥秘
今年6月,洞察号卫星迎来入轨五周年,按照设计,它的寿命只有四年,由于目前运行正常,性能依然良好,科学家们召开了卫星寿命延长会议,决定让它再工作两年。目前卫星平台的星载燃料可以满足多次轨道升级的需求,预计卫星还能稳定运行数年。洞察号卫星全称是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是我国首颗X射线
“中国天眼”:探寻宇宙边缘
近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有新发现。中国科学家近日利用“中国天眼”对致密星系团“史蒂芬五重奏”及周边天区氢原子气体进行成像观测,发现了一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比银河系大20倍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这是迄今为止探测到的宇宙中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震撼!“欧几里得”是如何揭示宇宙奥秘的?
欧洲航天局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定于7月1日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以帮助解决宇宙中最大的两个谜团:暗能量和暗物质。这两种“暗”成分占宇宙总质量和能量的95%以上,但人们无法看到它们,对它们的成分知之甚少。天文学家根据可见物质的行为推断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就像某种额外的
宇宙“胖子”有高清照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月17日公布了一张特殊照片,让人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天文学家在2012年发现的巨型星系团ACT-4915。该星系团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大、最热、最亮的X射线星系群。天文学家亲切地称它为EL Gordo,这是西班牙语中对胖子的昵称。
回顾2023年:太空探索仍在继续
原文出处:岁末将至,回望2023年,人类已向木星、月球、小行星等天体派出“信使”,进一步显露“真面目”;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拍摄到前所未有的高清宇宙图像,让人们看到了宇宙的浩瀚。
日本火箭成功发射“太空烟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9月2日称,当晚发射的一枚火箭成功完成短暂的科学观测任务。火箭在下降过程中三次释放细小的锂元素,形成红色的“宇宙烟花”。据日媒9月3日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发射的一枚火箭于当地时间9月2日19时20分(北京时间9月2日18时20分)从日本南部鹿儿岛内之浦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科学》杂志公布 2012 年十大科学突破
12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公布了年度十大科学突破()空间粒子物理学家,科学家在神秘莫测的希格斯玻色子亚原子粒子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被评为2012年最重要的科学发现。40多年前,科学家就假设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它是解释其他基本粒子(如电子和夸克)如何获得质量的关键。1.希格斯玻色子
王贻芳院士谈理论物理学家与实验物理学家的关系
原文来源:中新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 孙自发)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日前在首届基础科学国际会议“理论物理之夜”专题沙龙上发表演讲。
重点推进10个大型仪器科学项目
北京时间9月6日消息,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和浩瀚复杂的宇宙,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新工具。借助这些昂贵的大型科学仪器,他们发现了地球和宇宙的很多秘密。研制大型科学仪器并不容易,有时需要多个国家数十年的努力,投入是一个天文数字。借助这些令人敬畏的仪器,
美国试图将脉冲星变成“GPS”
从国际空间站的高度看,NASA 的一项实验展示了未来的太空任务如何导航深空。航天器可以使用天空中的一种 GPS 来确定其位置,这是一种由遥远的死星发出的信号。去年 11 月,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 (NICER) 花了一天半的时间观察了几颗脉冲星。后者是
追踪量子信息可能是寻找外星生命的关键
寻找外星人一直让科学家着迷,他们不断研究并寻找揭开宇宙奥秘的方法。研究人员最近在《物理评论 D》上报告称,光粒子可以在遥远的星际距离上传输而不会失去其量子特性。这意味着量子信息可能是与外星人交流的一种可能方式,科学家可能能够通过扫描这些信号找到一些外星生命的证据。科学家们目前正在开发地面
中国科学家逐渐成为暗物质研究的焦点
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说过:在科学探索中,最让人激动的话不是“我发现了”,而是“嗯……这太奇怪了!”这是最重要的新发现前说的一句话。悟空卫星示意图。悟空卫星运行530天后获得的高精度宇宙线电子能谱(红色数据点),以及美国费米卫星的测量结果(蓝色点),丁肇中先生
物理学家的还原论
这本新书《致:科学的起源》(2015 年)是物理学家(而不是历史学家)撰写的一部科学史,关注的是我们的科学方法是如何产生的。
16日直播丨丁肇中:基础物理50年的合作探索
原文地址:直播时间:2023年5月16日(星期二)上午9:30-11:00直播平台:科学网APP(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科学网微博科学网
汀肇中:阿尔法磁谱仪已收集160亿个数据点
“AMS(阿尔法磁谱仪)在空间运行的第一年就收集了160亿条宇宙射线数据空间粒子物理学家,远远超过上个世纪收集的宇宙射线数据总量。”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空间粒子探测器AMS成功运行一周年之际致山东大学的贺信中说。
暗能量驱动宇宙加速膨胀“不可靠”
目前,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分析了比之前大10倍的数据库信息,称暗能量在推动宇宙加速膨胀方面“靠不住”。腾讯太空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20年来,科学家普遍认识到宇宙是由神秘的“暗能量”驱动,处于加速膨胀状态。这一发现最初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宇宙“
TEM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领域,电子全息术能够同时提供电子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使得这种先进的微观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与相位密切相关的研究,如磁场、电场分布等。目前,电子全息术已应用于测量半导体多层薄膜结构器件的电场分布和磁性材料内部的磁畴分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张哲和朱涛利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和电子全息术测量了半导体多层薄膜结构器件的电场分布和磁性材料内部的磁畴分布。
物理学术语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通常称为扩散,是分子网络通过随机分子运动从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的过程。扩散的结果是物质的缓慢混合。在恒温的房间中,忽略外部分子力,扩散过程的结果是完全混合或达到平衡状态。在数学上,扩散过程通常用菲克定律来描述
云微物理学的概念
云微物理学是研究在单个气溶胶或降水粒子尺度上发生的云过程。它研究云在大气中遵循的物理和动态过程网校头条,包括其发生、发展、结构以及降水(如雨、雪、冰雹等)的产生。
探访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依靠“套索”破解宇宙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