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老师都强调物理思维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能清楚的讲清楚什么是物理思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高中物理公式(一)
速度Vt=Vo+at
位移 s = Vot + at2/2 = Vt = Vt/2t
有用的推论 Vt2-Vo2=2as
平均速度V=s/t(定义公式)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t/2=Vping=(Vt+Vo)/2
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
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方向(加速度)a>0;反方向,aF2)
相互成一定角度的力的合成:
F=(F12+F22+α)1/2 (余弦定理) 当F1⊥F2时:F=(F12+F22)1/2
合力范围:|F1-F2|≤F≤|F1+F2|
力的正交分量为 Fx=Fcosβ,Fy=Fsinβ(β 为合力与 x 轴的夹角 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合力与分力之间是一种等价替代关系,合力可以代替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亦然。
(3)除公式法外,还可以用图解法解题,但此时必须严格选择尺度,严格绘制图形。
(4)当F1、F2的值一定时,F1与F2之间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条直线上力的合成,均可沿直线取正方向,力的方向可用正负号表示,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线速度V = s/t = 2πR/T2。角速度ω = Φ/t = 2π/T = 2πf
向心加速度a = V^2/R = ω^2R = (2π/T)^2R4. 向心力 = Mv^2/R = mω^2_R = m(2π/T)^2_R
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为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含义相同)
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兹(Hz)
周期(T):秒(s) 速度(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特定的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也可以由分力提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速度方向。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等于合力同步卫星距地高度计算,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不变留学之路,但动量不断变化。
高中物理公式(二)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数(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连线上)
3、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轨道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V1 = (g地球r地球)1/2 = (g地球/r地球)1/2 = 7.9公里/秒; V2 = 11.2公里/秒; V3 = 16.7公里/秒
6. 地球同步卫星GMm/(+h)2=m4π2(+h)/T2{h≈,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地球半径}
笔记: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运行,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随着卫星轨道半径的减小,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周期减小(一合三反);
(5)地球卫星的轨道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公里/秒。
高中物理公式(三)
高中物理公式(四)
1. 质点的运动 (1)---直线运动
1)匀加速直线运动
1. 平均速度 V = S/t(定义) 2. 有用的推论 Vt^2 –Vo^2=2as
3.中间速度Vt/2=Vping=(Vt+Vo)/2 4.最终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同步卫星距地高度计算,a与Vo同方向(加速度)a>0;以Vo为反方向,a
8.实验推论ΔS=aT^2ΔS是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之间的位移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加速度 (a): m/s^2 最终速度 (Vt): m/s
时间(t):秒(s) 距离(S):米(m) 距离: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一个测量公式,不是确定性公式。(4)其他相关内容:粒子/位移与距离/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自由落体
1. 初速度 Vo = 0
2. 最终速度Vt=gt
3.坠落高度h = gt^2/2 (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 =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山区比平原小,垂直方向向下。
3)垂直投掷
1. 位移 S = Vot- gt^2/2 2. 最终速度 Vt = Vo- gt (g = 9.8 ≈ 10m/s2 )
3. 有用的推论Vt^2 –Vo^2=-2gS 4. 上升高度Hm=Vo^2/2g(从投掷点开始)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回原位的时间)
注:(1)整个过程为匀速减速直线运动,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为负。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速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对称。 (3)上升与下降过程对称,即在同一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II. 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
1)水平抛射
1. 水平速度 Vx = Vo 2. 垂直速度 Vy = gt
3. 水平位移 Sx = Vot 4. 垂直位移 (Sy) = gt^2/2
5.运动时间t=(2Sy/g)1/2(通常表示为(2h/g)1/2)
6. 总速度 Vt = (Vx^2 + Vy^2)1/2 = [Vo^2 + (gt)^2]1/2
合成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tgβ=Vy/Vx=gt/Vo
7. 总位移S = (Sx^2 + S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面夹角α:tgα=Sy/Sx=gt/2Vo
注:(1)抛物线运动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曲线运动,通常可以看作是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y)决定,与水平抛速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抛物线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的关键。(5)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必定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作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 线速度 V = s/t = 2πR/T 2. 角速度 ω = Φ/t = 2π/T = 2πf
3. 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 向心力=Mv^2/R=mω^2_R=m(2π/T)^2_R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含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兹(Hz)
周期(T):秒(s) 速度(n):r/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是特定力、合力或分力,其方向总是垂直于速度方向。(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向心力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不变,但动量不断变化。
3)重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轨道半径 T:周期 K:常数(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连线处
3.天体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的半径(米)
4.卫星轨道速度、角速度、周期V = (GM/R)1/2ω = (GM/R^3)1/2T = 2π(R^3/GM)1/2
5. 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V1 = (g 地球 r 地球) 1/2 = 7.9 公里/秒 V2 = 11.2 公里/秒 V3 = 16.7 公里/秒
6. 地球同步卫星 GMm/(R+h)^2=m_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定律提供,=Ften。(2)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在赤道以上运行,其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减小时,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增大,周期减小。(5)地球卫星的轨道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公里/秒。
高中物理公式(五)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10N/k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N)方向相同: = F1 + F2[6]
相反方向:F总=F1-F2 当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N) = - ;:物体在液体中的表观重量(测量值)
浮力(N)=;此公式只适用于漂浮或悬浮的物体
浮力(N)=Grow=mrow=ρ;Grow:排开液体的重力,mrow: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体的密度,Vrow: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S=h,F:绳索自由端的拉力,:物体的重量,S:绳索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上升的距离
动滑轮F=(+)/2,S=2h,:物体的重量,:动滑轮的重量
滑轮F=(G物体+G轮)/n,S=nh,n:承受物体重量的节数
机械功 W (J) W = FsF:力 S: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work,总功:,Wwork=,=Fs,适用于滑轮组垂直放置时,机械效率η=Wwork/×100%
功 W = Fs = Pt; 1J = 1N·m = 1W·s
功率P=W/t=Fv(均匀直线)1kW=103W,1MW=103kW
有用功 = Gh = – = η
额外功 W = W 总 – W = G 动态 h(忽略轴间摩擦)= fL(倾斜表面)
总功 = + = Fs = / η
机械效率η=G/(nF)=G材料/(G材料+G动态)该定义适用于动滑轮和滑轮组。
功率P(w)P=W/t;W:功;t:时间
压力p(Pa)P=F/S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力p(Pa)P=ρghP:液体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需点的垂直距离)
热量Q(J)Q=cm△tc:物质的比热容m:质量,△t:温度变化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J)Q=mq;m:质量,q:热值
高中一年级物理公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