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题:《心系祖国》——缅怀立志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科学家
新华社记者 董瑞峰
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把我的一生奉献给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任重道远。一批在国外留学工作的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这是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名字:华罗庚、钱学森、师昌绪、邓稼先、梁思礼、朱光亚……
“为了选择真理,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服务人民”,他们说,“我们应该回去,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
“两弹一星”23位创始人中有21位是“海归”
1946年,22岁的朱光亚随师友赴美国考察,美国的高科技水平强烈地刺激了他,他决定去美国留学,并成功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朱光亚顺利的科研生涯并没有让他忘记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让他渴望回国。1950年初,朱光亚在回国途中与51名在美中国留学生起草了一封致全体在美中国留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写道:“让我们回去,在祖国的土地上洒下我们的心血和汗水,灌溉那绚丽的花朵。”
这是一群留学生对祖国的殷切憧憬,也承载着一代知识分子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崇高理想。
怀揣着同样的思想和理想,邓稼先回来了、钱学森回来了、郭永怀回来了、程开嘉、王希季、吴子良、姚桐斌……一批又一批才华横溢、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色的科学家回到了急需他们的祖国。
23位“两弹一星”英雄中,有21人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他们中很多人放弃海外优越条件,义无反顾踏上回国征程。
为了回国网校头条,钱学森的书籍、笔记本被没收,他本人被软禁数年;郭永怀在回国前当着众人的面将自己十多年积累的未发表的手稿全部烧毁;姚桐斌、郭永怀、邓稼先等人回国后英年早逝,为了祖国的事业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在科研攻关的关键时刻,他们以卓越的学识出现在最需要他们的地方,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极其简陋的设备条件下,“两弹一星”英雄们以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创造了奇迹: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核弹头装在导弹上,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中国仅用了2年;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中国仅用了2年零2个月。
他们贡献了近一半的国家最高科技奖项
新生的共和国需要各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
物理学家黄昆回国前曾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工作,在国际物理学界已小有名气。他与当代物理学大师玻恩合作撰写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该领域第一部权威专著和标准参考书。1951年,黄昆回到北京大学,成为我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1年,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化学家徐光宪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他创立的稀土分离理论与技术,使我国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生产大国”的跨越,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回国前曾就职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河南物理学家,1955年克服重重困难回国,担任鞍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工作组组长。此后,他主持研制了一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和部件。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马来西亚华裔,新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建筑师吴良镛1950年毕业于美国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回国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还有数学家吴文俊、气象学家叶笃正、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闵恩泽、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林、爆炸力学专家郑哲民、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先驱之一程开甲、我国化学激光器创始人之一张存浩……
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座祖国永远不会忘记的丰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迄今已有29人获奖,其中包括10多位立志回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精英科学家。
“在学习上,要向比我差的人学习;在做人上,要向不如我的人学习。”
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物理学家钱三强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出现在中关村商店门口排队买牛奶,虽然国家尽力提供生活保障,但与他在法国工作时的情况相去甚远。
新中国放射化学创始人杨承宗也从法国回国,搬到了当时还是郊区的中关村,全家人睡在用木凳、床板搭成的“木板床”上,常常入不敷出的生活从未磨灭他的精神。
中国核科学奠基人之一王淦昌使用过的桌子、柜子等油漆已大都脱落。他在接受微服私访研究任务时曾说:“我愿意为祖国献出一生!”1961年至1978年,王淦昌改名“王静”,断绝与外界联系长达17年。
“两弹一星”的主人公吴子良,在美国有优厚的工资和房子。1950年回国后中国河南物理学家,他住在仅有几平方米的仓库阁楼里,每天早餐只能吃两块油饼。但他却说:“不怕穷,就怕没劲儿!”他的研究对中国合金钢体系的建立,起到了先驱作用。
早年回国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章曾说过:“学习上要与比我差的人比,做人上要与不如我的人比。”淡泊名利、立志报国,是这一代科学家的共同特点。
他们的身影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