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改进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教学。
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进行科学探究式的课堂教学。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的体会
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以下五件事:第一,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贴近科学探究活动的主题;第二,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和现有的知识,对问题的原因作出猜测,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假设;第三,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收集数据,或通过公开的信息资源收集信息,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或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处理;第四,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断和归纳,并试着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描述、解释和评价;第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完善探究方案,并对以前提出的猜测或假设进行总结。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依据教材一字不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视为初学者,与学生一起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样就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科学探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下面我们通过初中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力”的教学来探究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目标。利用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授压力时,再给学生提供背景材料,让学生观察如下例子:蝉用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吸食树液;骆驼是沙漠之舟,用宽大的足底行走在沙漠上。针对这一情境,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蝉的口器会给树皮施加压力吗?骆驼的足底会给沙子施加压力吗?蝉的口器很小,可以刺穿坚硬的树皮,而承受巨大压力的骆驼在沙漠上行走时不会陷得很深?引导:压力的影响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猜想与假设。教师采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围绕确定的研究目标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1、压力的效应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压力的效应与受力面积有关。
(三)制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教师通过回顾哪些因素与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实验,向学生介绍控制变量法,并说明控制变量法仍用于研究哪些因素与压力的影响有关,即保持压力或受力面积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压力的影响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四)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明确实验的设计方案、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后,学生即可分组进行探究。教师巡视并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如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只注重现象,而忽略了实验记录。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填写表格。
(五)分析、论证、总结、概括。
各小组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此步骤可由学生自己总结,也可由师生共同完成。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对实验所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和描述的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寻找本质,努力寻找规律,并将实验结论与自己的猜测或假设进行比较,检验猜测或假设是否正确,体会认知过程的苦涩与甜蜜。
(六)评价。每个学生都想把自己的成果推广给其他同学,得到其他同学的评价。有的学生实验能力比较弱,思维比较落后,也想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比自己更先进的方法。总之,学生都有被评价的需要。这时,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小组内相互评价、教师相互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自然科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理、天文等学科均以实验为基础,实践性与理论性结合较强,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特别是采取措施开展有效的科学实验教学。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实验、自己做实验,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科学知识的体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1)巧妙利用材料,改进实验
由于课本实验中很多演示材料学生是陌生的,在实际生活中也不太可能接触到,如果能把学生不熟悉的材料变成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一个电路实验:这里用学生的自动铅笔芯和铁丝代替上述两种材料,实验的电路还是和原来一样,铅笔芯和铁丝都是身边的材料,简单易得。一方面,学生可以沉浸在情境中,自己控制实验,另一方面,可以树立科学就在身边的观念,变废为宝,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节约环保的意识。
(2)提高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七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刚刚开始接触实验,对教师演示的现象和各种实验设备很感兴趣,如果有些学生已经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会让这些学生缺乏新奇感。此时,如果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亲身体验实验,增加学生的好奇心
动手能力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和途径初中物理网,因此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动手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动手。对怕动手或不会动手的学生要进行个别指导,使他们从怕动手到不怕动手,从不会动手到会动手。实验是动手和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了解实验原理、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活动,可以得到初步的观察、思考、操作能力的训练。要合理操作,必须有思维的指导,思维指导下的熟练操作是创造力的源泉。在实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要从实践与思维、动手与脑的相互联系中认识实验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即所谓熟能生巧。
2.有效整合实验,提升研究能力
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通过实验学习科学符合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科学的认知特点,是科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以实验为活动载体,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或自己体验实验时,如果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就会失去兴趣,同时也得不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的可视性和清晰度
实验结果观察是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们可以为学生开辟观察通道,将实验现象进行投影放大,这样可以增加可视性,缩短观察时间,提高实验效果。例如,在《家用电路》的学习中,在介绍试笔的使用时,由于试笔的氖管发出的光线很弱,老师在演示时,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实验现象。利用实物投影,可以将实现的现象投影到屏幕上,这样可以放大实验效果,使学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再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很小,学生不容易观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不明显。我们也可以利用实物投影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效果
学生在操作实验时,有时不能对实验结果或现象作出判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指导学生。例如,在学生操作显微镜观察永久载玻片的实验中,学生首先要学会如何调节光线。实验手册告诉学生,当看到目镜中有亮点时,就说明光线调节好了。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该如何调节光线。这时,如果在老师演示的显微镜目镜上安装一个摄像头,再将摄像头与电脑连接,就可以将显微镜的效果直接投射到屏幕上,学生只需要将自己的实验现象与屏幕进行对比即可。再如粗调焦螺丝和微调焦螺丝的调节功能,很多学生只认为粗调焦螺丝调节会有变化,微调焦螺丝调节不会变化。如果我们还是用刚才的方法,让全班同学一起观察老师的演示,屏幕上图像的变化一定会改变学生认为没有变化的看法。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技术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3. 要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初中物理网,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学生眼中,教师应该是聪明的、博学的、有思想的、热爱知识的。一个德才兼备、学识渊博、有战略眼光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效仿对象。
(1)教师要有新观念
科学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开拓思路,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用新的课程理念武装自己,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教师的创新理念是中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
(2)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
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完成实验时,教师不能立即做给学生看,而应该组织学生分析问题出在哪里。对于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情况,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正确、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能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进行有效的实验,学生才能通过体验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学生能做的,避免学生不能做的;学生不能做的,帮助学生做;学生做不到的,做学生做不到的新课程理念。学生体验实验是提高学生科学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有效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可以为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中学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万众瞩目的2014年安徽省高考大纲出炉,各科目考纲、出题方向逐一揭晓,与去年相比,各科目考查重点有不少变化,词典题库整理了《2014年安徽省高考各科目大纲解析》,供考生备考参考!
备受瞩目的2014年安徽省高考大纲已经出炉,各科目大纲、出题方向也陆续曝光,与去年相比,各科目的考核重点都有了不少变化。
安徽2014高考物理:7个考点发生变动
变化说明:例题变化较大,与2013年考试说明相比,今年物理考试39道题中有22道被替换。考试知识点范围变化有7处,其中增加了“要求运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静电现象的解释”增加了“静电平衡”;“直导体和线圈周围的磁场分布”增加了“方向”;删除了“自感和涡流”;“认识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改为“学习一般曲线运动的方法”;“正弦交流电的RS值”改为“交流电的RS值”;简谐运动的数学表达由Ⅱ级(理解与应用)改为Ⅰ级(理解与认识)。
冲刺策略:物理试卷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方法,选择题不能丢太多分,实验重在仪器仪表的使用,以及对实验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