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媒体称,在对希格斯玻色子(赋予物体质量的亚原子粒子衰变,所谓“上帝粒子”)进行6年追踪后,物理学家28日称,他们“终于”观察到希格斯玻色子衰变成被称为“底夸克”的微小粒子。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物理实验室于 8 月 28 日宣布,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观测到了预测的衰变,该粒子物理实验室因 2012 年发现希格斯粒子而闻名,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ATLAS 科学合作组织在谈到目前在大型粒子加速器上记录到的“难以捉摸的相互作用”时表示:“在 LHC 准备的早期,我们就曾怀疑过这种观测是否可行。”
追踪由希格斯玻色子引起的衰变一直很困难,因为希格斯玻色子本身很难探测,而且其他粒子也可以衰变成底夸克。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期待已久的观测进一步验证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即关于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及其支配力量的主流理论。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根据该理论,夸克和光粒子是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
夸克有六种类型,底夸克(又称美夸克)是其中质量最大的粒子之一。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大约有 60% 的时间会衰变成一对底夸克。
但研究小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夸克的发现是“ATLAS 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分析”的结果。
研究希格斯粒子和其他粒子的性质和原理的科学家总是在寻找任何与标准模型预测不符的事物。
报道指出,这是因为该模型无法解释暗物质或暗能量,而且似乎与引力理论不一致,因此需要某种其他的“新物理”模型来解释这些现象。
已提出的替代模型包括涉及额外维度和“超对称”的模型,这些模型假定每个已知的标准模型粒子都有一个质量相等的姊妹粒子,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这两种粒子的存在。
与 ATLAS 合作的紧凑型μ子螺线管 (CMS) 团队表示,最新观测结果与标准模型“一致”,但“仍为新物理学的出现留下了空间”。
物理学家 告诉法新社:“这是标准模型的另一种观点。”
虽然这是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但这一发现也“令(物理学家)失望,因为标准模型尚未得到证实”。
过去几年,物理学家们一直在筛选大量实验数据,以拼凑出 1964 年首次预测的难以捉摸的希格斯玻色子的轮廓。到目前为止衰变,他们已经观察到了它的质量、自旋和寿命。
CMS 合作组织表示:“未来几年,我们将收集更多数据并提高精度,以确定希格斯玻色子是否揭示了超出标准模型的物理学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