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要电子打印版
请滚动至文章末尾
↓推荐一个高中信息号↓
两种力的平衡实验
1.研究双力平衡问题时,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摩擦
2. 你认为右图中哪一个实验更合理?
答案:A.应该是因为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3. 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答:当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判定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实验中怎样改变拉力的大小?
答案:通过改变重物的数量,可以改变手推车的拉力。
5.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改变拉力的方向。
6.怎样探究两种力作用于同一物体?
答:将纸板从中间切开,观察其是否仍处于平衡状态。
7.怎样探究两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将纸板转动一定角度,然后松开,观察小车的运动。
8.实验结论:
两力平衡的条件:同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共线。
9.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
10.选择静态的原因:
匀速运动难以控制
11.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
推导出普遍规律并避免偶然性。
探索与滑动摩擦有关的因素
(1)测量原理:
双力平衡
(2)测量方法:
将木块放置在一块水平长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英语作文,使其做匀速运动,此时读出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
当接触表面粗糙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越大;当压力相同时,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越大。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
(4)换算方法的应用:
摩擦力的大小通过拉力的大小来反映
(5)以上两个结论可以概括如下:
滑动摩擦的大小与压力、接触面的粗糙度等有关。通过实验还可以研究滑动摩擦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运动的速度、拉力的大小等无关。
探索力与运动关系的实验
1. 这次实验中,人应该怎样滑下去?目的是什么?
答:让小车从静止状态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2.怎么知道阻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
答:小车移动的距离越远,阻力越小,小车移动的距离越长,即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得越慢。
3. 这个实验斜面起什么作用?
答案:让车子以同样的速度滑下。
4.实验结论:
物体遇到的阻力越小,它移动的距离就越远。如果物体没有遇到阻力,它就会继续沿直线运动。
5. 本实验采用了什么方法?
答案: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6. 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索吗?
答:不是,只能通过实验推断,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 稍加修改这个实验,还可以做什么实验?
答:(1)把斜面做得更长,加上尺子和秒表,可以做实验探究速度的变化。(2)用同样的材质制作斜面,加上木块,可以做实验探究哪些因素与动能的大小有关。
牛顿第一定律:
注: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推理总结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涵是:如果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就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它作何运动,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需要力就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就是说,力和运动无关,所以力不是物体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探索哪些因素与压力的影响有关
1.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为:
控制变量法和变换法。
2. 为什么这个实验用海绵代替木板?
答:木板不容易变形,而海绵容易变形,这样更容易观察实验现象。
3、对比图A与图B,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越明显。(不能说压力越明显,因为探索这个实验的时候,还没有提出压力这个概念)
4、对比图B和图C,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海绵变形的大小来衡量压力效果的大小是一种换算方法;而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5.若将图B中的海绵换成木板,压力的作用与放置海绵的效果是否相同?
答:一样,因为压力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跟其他因素无关。只是换成木板之后我们观察不到效果而已。
6、实验过程中,小明将物体B沿垂直方向切成两块大小不同的碎片,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是一样的,由此他得出结论:
压力的效果和作用面积是没有关系的。你觉得他在探索过程中的做法正确吗?原因就是:她没有控制压力一致。
探索与液体压力有关的因素
1、由图1、图2可知,液体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液体受重力影响密度表 初中物理,会流动。(因此,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液体不会产生压力。)
2.实验中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探究哪些因素与液体压力有关?
答案:控制变量法、换算法
3. 我们如何通过观察什么来了解液体压力的大小?
答:U型管内书页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力越大。
4、实验前两项操作:
(1)首先检查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是否水平。
(2)检查装置气密性:(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胶膜,观察U型管内的液面是否变化,若变化明显,则气密性良好)
5、实验过程中U型管内高度差没有变化,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答:气密性不好的话,拆下来重新安装即可。
6、U型管是用作连通器吗?
答:不是
7、为什么本实验中U形管内的液体要染成红色?
答: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容易观察。
8、对比实验A与实验B,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深度越深,液体产生的压强越大。
对比实验B与实验C,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产生的压力越大。
9.如图A、B所示,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和U型管内书页的高度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相等,因为两边产生的压力相等,液体的密度相等,所以深度也相等。
10.如图C所示,左边金属盒的深度和U型管内书页的高度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U型管内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的深度,因为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且两边的压力相等,所以U型管内的高度差大于金属盒的深度。
11.通过测量U型管内书页的高度差,我们能否计算出左边液体中金属盒的压强?
答:是的,因为两边的压力是相等的。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1.本实验较合适的操作顺序是:
后台
2、实验中,必须有水从溢流杯中溢出,实验才可以进行,否则结果会怎样?
答案:浮力将大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3、本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值关系为:
Fa-Fc=Fd-Fb
4.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探索杠杆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的调整:
左高时调节平衡螺母,右高时调节平衡螺母,平衡后实验过程中请勿调节平衡螺母。
2、调节杠杆至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轻松测量杠杆臂
3、选择杠杆端点作为支点的好处:
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4、用测力计代替砝码的好处是:
可直接测量拉力,实验操作简单。
5、用测力计代替砝码的缺点是:
测力计本身有重量,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造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大。
6、如上图,图B与图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值如何变化:
由于力臂由小变大,所以它由大变小。
7.你认为哪幅图更合理?
答案:图D,实验不受弹簧测力计重力的影响。
8、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吊钩的最终目的是:
您可以更好地理解杠杆臂。
9.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随机性,保证结论具有普遍规律。
研究滑轮的机械效率
(1)原则:有用功/总功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钩子的重量G、钩子的高度h、拉力F、绳索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需要有钩子、铁架、滑轮、细线外,还需要有尺子、弹簧测力计等。
(4)步骤:必须以恒定的速度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重上升。目的是确保测力计读数保持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动滑轮越重、数量越多,所作的额外功也越大。
物体B举起的越重,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C 摩擦。摩擦越大,所做的额外功就越多。
同一滑轮组:重物的绕线方式和提升高度均不影响滑轮的机械效率。
(6)为什么测量机械效率时弹簧测力计不能保持静止?这会对机械效率产生什么影响?
答: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绳索与滑轮间无摩擦,拉力示值会变小,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增大,滑轮组机械效率会过大。
探索决定动能的因素
(1)假设: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
(2)实验研究:
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法;变换法
如何判断动能:看木块被小钢球推多远
将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抛出,目的是使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的速度:让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来;
(3)分析总结:当钢球质量不变的情况下,结论是:当运动物体的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当钢球的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是:当运动物体的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4)结论: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5)斜面的作用是给予物体速度,和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6)水平面的作用是,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摩擦力。
(7)能量转换:在倾斜平面上,机械能的转换过程为: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水平平面上,能量的转换过程为:动能转化为内能。
(8)木块最后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在水平面上受到了摩擦力。
(9)实验推理与假设:当水平表面绝对光滑时,小球会以恒定的速度做直线运动,不能达到研究目的。
(10)超载、超速问题的判断:超速时密度表 初中物理,质量不变,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超载时,速度不变,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1)用小球做实验的缺点是不能保证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
下载方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