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17岁考入北大,20岁进入哈佛物理资源网,32岁晋升为教授,这位出生在中国、闪耀在美国的物理天才,34岁跳楼自杀,逝世于法国巴黎。
消息传出,学界震惊,无数人对他的离去感到困惑和悲痛,无数人试图探寻背后的真相,却只得到一个谜。
1995年10月5日,加州大学下令全校降半旗,哀悼这位天才的命运之子——冯锡桥的突然离世。
图片来源:
几个月后,美国物理学会(AIP)在其著名月刊《今日物理》1996年创刊号上刊登了他的讣告,并附上一张黑白照片以示重要性。
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对冯锡桥的逝世深感震惊和悲痛,并在悼词中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冯锡桥是同代物理学家中的杰出代表,物理学界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新星。”
图片来源:
冯锡桥短暂而辉煌的34年人生,一直被公认为华人天才,充满荣誉,前途光明。
他第一学期就以全校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物理系,三年后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成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教授,八年时间发表了八十多篇论文,他的速度和水平无人能及。
我们无法想象,如果他能平安活到35岁,他的智慧将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奇迹……
少年天才,风光无限
冯锡桥1960年10月1日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良好的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他的父亲冯周鹏是国家经委总工程师,母亲沈文君是解放军304医院胸外科主任。他还有一个比他小6岁的弟弟冯毅毅,很有天赋,后来考入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图片来源:
冯锡桥自幼聪明好学,不仅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而且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两岁半起,他便随爷爷学习中国水彩画,目的并非为了在绘画领域有所成就,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
冯锡桥7岁时,开始迷上小提琴物理学家帅气,父母花高价给他买了一把小提琴。
可惜当时正值十年浩劫,小提琴虽有,但乐谱却很难得。为了鼓励和支持冯锡桥对音乐的兴趣,母亲和爷爷不辞辛劳,亲手抄写了不少小提琴练习曲,一笔一划为小锡桥的人生架起了一座音乐桥梁。
小提琴也因此成为他一生重要的精神伴侣。
图片来源: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17岁的冯希琪顺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77级。
冯锡桥不仅十分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刚考大学时,成绩并不突出,但进步很快。
刚入学时,冯锡桥就参加了系里安排的英语测试,并根据成绩被安排进加急班。
没有资格上免修班的冯锡桥意识到自己英语方面的薄弱,每天早上在宿舍楼前来回走动背单词;每周末骑自行车回家,他就会把新的单词卡片贴在车把上,利用路上的碎片时间背单词。
很快,他就开始用英语阅读一本完整的科幻小说,读完整本书他只遇到了6个生词,到了三年级,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全班,并在理科系英语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图片来源:
同样是在大三下半年,李政道教授主持了首届中美及中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通过考试的中国学生将有机会进入美国最好的大学攻读物理专业。
这一消息让包括冯锡桥在内的很多北大学生激动不已。其实,冯锡桥当时才上大学两年半,很多课程还没有学。那年的考试用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博士资格考试的题目,包括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等很多高级课程,考试难度很大。
但冯锡桥不愿意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为了备考,他开始自学高等物理课程,连续苦读了几个星期,大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失眠严重,必须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经过两天的考试,冯锡桥已经疲惫不堪了。
图片来源: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成绩公布后,冯锡桥以北大第一名、全国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中美物理学科研究生考试,成为当年通过该考试年龄最小的中国学生之一。
随后,他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和敏捷的思维,顺利通过面试,被哈佛大学物理系录取。
当时,冯锡桥年仅20岁。
北京大学物理系1977级毕业照(1981年6月)
人生巅峰时,他跳楼自杀
1980年是冯锡桥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岁的他提前完成了北大的课程,前往哈佛大学攻读物理。
冯锡桥并不惧怕自己是哈佛校园里最顶尖的物理研究生,成绩也始终名列前茅。他不仅能快速理解老师的课堂内容,课后只需花别人一半的时间就能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当时20多岁的冯锡桥完美地满足了大众对于天才的想象。
他家世显赫,为人温文尔雅有礼,会拉小提琴,办过音乐会,身上流露出许多东方留学生中少有的热情开朗,关键是他不仅身材瘦削帅气,还是超级大学霸。
冯锡桥曾获得哈佛大学的最高荣誉——“年度杰出研究生奖”。要知道,这个奖项向来只颁发给哈佛大学最优秀的研究生。这笔奖学金足以支付整个学期的开支,让他们不至于被学业之外的经济问题所困扰。
当时哈佛的教授们对他寄予厚望:“冯锡桥一定会成为世界一流的学者。”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23岁那年,冯锡桥开始在物理期刊上发表凝聚态理论文章,仅他的第一篇PRL文章就被引用了300多次,可见他对当今凝聚态物理学的影响力。
席乔的博士论文在哈佛大学物理系图书馆橱窗中展出
到美国四年半后,冯锡桥提交了博士论文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接受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助理教授的教学职位,准备在那里翻开学术生涯的新篇章。
可以说,在UCLA,冯锡桥的学术成就达到了顶峰,他平均每年发表十余篇文章,八年时间发表了八十多篇文章物理学家帅气,内容涵盖了凝聚态物理理论的诸多方面,是物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图片来源:
那时的他才华横溢、前途无量,无论是在北大还是在哈佛,他都遥遥领先于别人,几乎没有感到过失落和沮丧。
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位UCLA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会因为感情受挫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深爱不带来长久,过分智慧会带来伤害
1995年9月16日,冯锡桥在法国巴黎突然去世,年仅34岁,这个消息当时震惊了物理学界。
关于冯锡桥的死因,至今没有确切答案,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他陷入情网,为情自杀。
我们从冯锡桥录制的《我和我的美国女友》一文中或许能看到一些端倪。
在北大读书期间,冯锡桥交了一个同系的女朋友,两人一起去美国留学,分别考上了两所名牌大学。
但因为学业繁忙,两人很少在一起。来美第三年,女友就和他分手:“这是我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我当时很失落,不知道该如何重新开始。”
西樵与父亲、母亲和弟弟在大学里(北京,1980年)
(冯依依提供)
后来,冯锡桥在舞会上结识了美国女孩拉乌尔,两人有过一段恋情,但并没有什么进展,不久就分手了。离开拉乌尔后,冯锡桥又遇到了同校的艾格瑞,她们一个忧伤如秋,一个温暖如春,冯锡桥在两个女孩之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当他回忆起这件事时,他说:“这是我在波士顿糟糕的经历。”
直到1991年,30岁的冯锡桥才认识了一位读法律系三年级的女同学,他坚信这是他理想中的、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伴侣。
他们性格相投,相处融洽,一起游历欧洲,甚至同居了一年多,自然而然地,冯锡桥向她求婚,她答应了。
在冯熙桥的想象中,他的爱情和婚姻将从这里迎来新的开始,但结果却不如人意。
女孩在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非常忙碌,在最困难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个美国男孩,并且爱上了他。
当冯锡桥得知未婚妻不忠的消息后,他伤心欲绝:“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多,这对我来说是第二次大的打击,心情很郁闷。”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爱情上接连遭遇两次重大打击,对冯锡桥来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他决定给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于是三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他开始研究近红外光,并于1994年夏天取得重大成果,并努力推动成果商业化,将其制成新型医疗器械,以拯救更多的生命。
冯锡桥教授与父亲、母亲和弟弟(洛杉矶,1994年)
图片来源:
然而顺利的学术生涯并未弥补他感情生活中暗藏的伤痕,1995年9月,巴黎警方通报,年仅34岁的冯锡桥在法国同事家中突然去世。
当时,据说他追求一位大他10岁的法国女人,却遭到了拒绝,受到重创后,他跳下高楼,抛弃理想和人生,奔向无声的绝望和死亡。
如今,冯锡桥被永远安葬在洛杉矶一处风景秀丽、面朝北京的墓地里,静静地躺在梦想开始的地方,遥望故乡。
图片来源来自网络
他在文章中写道: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我很难回答,要么都是,要么都不是。我想回答,中国是我的祖国,美国是我父亲的国家。我爱我的母亲,也爱我的父亲,这两者并不矛盾。”
唯一的矛盾是,如果两个国家打起来,我的心还是会和祖国在一起的,心理上、感情上,我对祖国还是有感情的。”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只是一个过客。”论生存,天才与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或许,对于冯锡桥这个一生顺风顺水的天才来说,感情上的挫折变得更加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将他推向了极端。
对他来说,短暂却辉煌的34年人生承载了太多赞誉,创造了太多辉煌。无论背后的真相如何,他的离去都给科学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作者:,Elite说,90后作家,英国海归,用心写作。
是全球精英、海归、留学生聚集地,传递全球资讯、探索文化潮流、创新社会模式、发现独立思想,这里有温度、有态度,欢迎关注(ID:)。
:
今日:冯
冯锡桥:我和我的美国女友
知识分子:悲哀的天才:17岁北大,20岁哈佛教授,34岁英年早逝
世界华人周刊:华人天才的短暂一生:20岁考入哈佛,34岁自杀,死因成谜
冯锡桥:北大史上最著名的天才,34岁巴黎跳楼身亡,令人惋惜
▼精英ESG训练营来啦~
ESG热潮已经到来。
如果你也想进入ESG发展轨道,
如果你正在寻找职业发展的新可能性,
现在就加入“Play ESG”全球青少年成长计划28天训练营吧!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您所需要的系统的解释和权威的答案。
28天帮你成为受企业青睐的ESG专业人士。
抓住万亿市场新机遇!
扫描图片下方的二维码进行注册。
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