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两次去故宫博物院,一睹《博缘帖》原作,机会难得,都是在故宫博物院特殊日子举办的特展上。 面对金人的字迹,厚厚的玻璃层也挡不住古纸墨散发出的历史光芒。 凝视着这47个行书字,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感受着直书横转的锋芒,在笔画结构中体味着晋人的风格。
东晋王训行书博渊帖
《博缘帖》开本较小,为纸本。 故宫博物院鉴赏家徐邦达先生记录的尺寸为长25.1厘米,宽17.2厘米。 这是王训(350-401)写给某人的尺子。 首行提到的“博远”,是徐邦达先生在记录时没有发现的,所以据说王训的兄弟中没有一个叫博远的人。 事实上,是有的。 这是王寻的表弟王穆的表弟名。 宋代王藻《徐鲁·琅野临邑王氏族谱》记载:“(王)穆,(王)绍子,字伯远,晋临海太守。” 《晋书·王导传》称他为“临海太守”,并有“三子”,仅此而已。在《博渊帖》中,王寻称赞博渊为“群中之宝”。 ”也是堂兄弟中能成就大事的一位。然而,他体弱多病,一心只想过清闲悠闲的生活。因为身居官职,他已经不能再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了。这些帖子末尾的四句话“就像昨天才分开,但我们永远都是过去。” 我们相距太远,看不见对方。”对于收信人来说,他们的意思是:我们分开如昨,却又如古今;我们相距如此遥远。山山水海,我们不能去那里。 王勋在统治者中谈论家事,他的文字和文字是友好和尊重的。
王训行书笔画粗壮,笔画繁多,随流起落,自然散落。 行文多为横式,“元”、“丛”长笔横卧; “任”、“彳”旁的笔画不与竖画相连; 结字不如王羲之的有力。 清朝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推崇金人的书法,高度评价“博渊帖”,说它“自我放纵,文雅”; 至于王训不如王羲之,则说是“强右军父子”,或者是“革除王习”。
东晋王训行书博渊帖
王训的墨迹有北宋末年的《博远帖》、《三月帖》,均藏于内宫。 《三月帖》为草书,笔画滚动连绵,与王献之颇为相似。 北宋初期的《淳化亭帖》(卷二)刻有,但不如徽宗的《大观帖》雕刻精细。 “靖康之难”后,水墨版的《三月帖》消失了,而《博源帖》则在民间流传。 数百年后绝婚是啥意思,《博源帖》进献清宫,成为乾隆皇帝的“三史”之一(另两幅墨迹为王羲之的《快雪清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 ”)。 风雅帝认为他的“宝中三宝”都是金人的真迹。 其实,《快雪时青帖》是唐仿本,《中秋帖》是糜富杰王赠送的《十二月帖》仿本。 至于手稿,今天的鉴赏家只承认“博源帖”为真品。
东晋王训草书《三月帖》
我对《博缘帖》的“正宗”地位有些怀疑。 第二行上方的“期”字,右侧第二个“月”字,很不正常。 转完后,向下写。 应该是笔直向下写,但竖笔之间有连笔。 连接部位非常不正常,属于错位连接。 我一度认为这种错位是由于纸张损坏造成的。 在故宫仔细观察原件后,发现纸张既没有损坏,也没有损坏。 王训写行书,运笔很快。 怎么会出现这种不正常的文字呢? 据推测,《博缘帖》是复制品。 原作可能不完整,后人抄袭,然后就出现了错位的文字。 为此,我和几位同事进行了讨论。 有的说王迅写下这句话的时候犹豫了,有的说是纸皱造成的,但都无法消除我的疑虑。 后来我读了清代吴起祯的《书画笔记》,说《博缘帖》是“唐代素描”。 没有人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
王询生活在东晋中后期,是同时代名臣王导的孙子。 他的父亲王洽比王羲之小20岁,距离王羲之也只有几栋房子。 王洽很欣赏王羲之的书法。 他说,如果王羲之没有“古变”,他们可能还在学钟繇、张芝。 王训的孙子王僧干在《论书》中写下的这句话,成为我们确认王羲之书法“化古成今”的重要依据。 王羲之报答王洽,上书称赞王洽:“吾弟书法不逊于吾”。 王洽能写多种书法,尤其擅长草书。 王训、王敏兄弟与同时代的王仙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谢安去世后绝婚是啥意思,王寻不顾谢安之前断婚的嫌疑,前往京城吊唁。 他先到族弟王献之家求教,又到谢家“哭谢公”。 王仙芝、王敏均担任中书令,为继任者。 两人年龄有大有小,故仙芝被封为“大令”,王敏被封为“小令”。 在书法上,仙芝视王敏为竞争对手,曾嘲笑他:“弟弟写字如骑骡子,少年总想骑在花柳前面。” 仙芝将自己比作马,将王敏比作骡子,指的是他的书法声誉的差异。 。 “髎骭”是跑得很快的意思。 王献之这句话说得好像王敏想要超越他一样。 王仙芝善草书,王敏善草书。 据王僧谦说,王敏的文笔比仙芝还要好。
宣和书法跋
王迅以“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着称。 他虽然会书法,但他的书法和名声都不如他的弟弟王敏。 南宋齐时期,其孙王僧迁(426—485)成为当时无与伦比的大书法家。 王僧谦的父亲王谈寿(394—430),是王训最小的儿子。 王勋去世时,享年52岁,谈寿年仅8岁。 王寻有婚姻变故,他的第一任妻子是谢家的女儿。 后来两家发生矛盾,谢安介入,谢与王迅离婚。 王寻另娶女子,生下王探寿。
王僧谦生活在宋齐时期。 多有汉晋名家的书法作品,能读古篆书,着有《论书》、《书赋》。 擅长楷书,书法声誉极高。 高声誉带来欢乐,但也带来麻烦。 宋孝武帝酷爱书法。 他想精于书法,与王僧迁争夺地位。 他不敢秀出自己的书法,书写也无法避免,只好用拙笔写字,残害书本七八年。 。
他有传世楷书书法三幅。 《刘伯冲》、《谢贤》两本为刻本,刻入《淳化阁》(卷三)。 这两篇帖子都以“我真诚地向您表达我的谢意”开头,并以“我真诚地表达我的谢意”结束。 他们互相呼应。 它们不是普通的官方文件,而是官方文件。 南朝文论巨著《文心调龙·奏启》告诉我们,曹魏的公文都是以“启文”开头,或者在奏折的结尾写“谨此”。 这种形式的官方文件是由汉朝发展起来的。 这两个官方文件是演变而来的。 在晋代乃至南朝,《齐》等文献流行,用来“述说国事”或“感谢贵族”。 《刘伯冲》和《谢贤》都是受到《陈政言诗》的启发。 它们比“王言帖”长,但书法却不如“王言帖”。
南朝王僧干楷书《王言帖》
《王延帖》为唐仿本,长26.3厘米,下端有焦痕。 是《唐仿通天帖万岁》之一(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书法原本没有单独的名称。 但到了明代,华夏无锡人将“唐代通天书法万岁”刻入“镇上斋书法”,并命名为“王衍书法”。 此后,又有“太子投降领带”、“服役领带”等其他名称。 这篇文章第一行的顶行写着“太子为王衍牺牲了生命”。 根据目前的信件格式,很容易理解物理资源网,收件人就是王言。 事实上,这是一份推荐(奖励)官员的文件。 虽然最后署有“王和尚千七”,但它不是七,所以文件的格式也不同。 《王言帖》4行33字,文字不多。 据说,“太子王衍”希望被派到江州或颍州辖下的一个“小县”工作。 原因很简单,因为“家里穷”。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东晋韦夫人的儿子李冲和南齐张荣的儿子李冲,两人都出身名门望族,都是当时的著名书法家,要求离开北京,到当地去。官员因为“穷”。 说起王衍,《南史范镇传》中提到了齐永明年间(483~493年)参与“灭神之争”的一位人。 他带着人身攻击的意味嘲笑范震:“范子啊!我从来不知道他祖先的神在哪里。” 锋利无比的范镇毫不客气:“哎呀,太子啊!他知道自己祖宗的神明在哪里,但他不能自杀去追随他。”这王衍出身于王家。太原. 不知道他是不是《王言贴》中提到的那个王言。
东晋王训行书博渊帖
《望言帖》多用侧笔画,行文活泼; 姿势规整、横平,接近王献之行楷《二十九日扎》的姿势。 但书写力偏软,不如王献之那样犀利。 当时的人们常常将王僧干与王仙芝相比较。 宋文帝看到他所写的素扇时,更是说道:“不仅是印胜紫荆(王献之),而且器也雅。” 王僧谦的楷书祖师写王献之,但唐人认为“应富而朴实,少有美感,如溪流含冰,山峦积雪,虽很纯粹,它缺乏味道。”
王训和王僧谦生活在一个“二王成名”的时代,“二王”的影子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命运。 但“二王”的书法只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而不是全部。 在《薄渊铁》和《王言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除了席贤父子之外的著名人物的浪漫。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三联节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