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①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取代平面镜,主要是借助玻璃透明的特征,以便确定像的位置;假如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垂直放置,该实验适合在较黑暗(填“较黑暗”或“较明亮”)的环境中完成.
③该朋友联通蜡烛B,直至看起来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像与物的位置;此时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可能(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燃起.
④移动蜡烛A(选填“A”或“B”),重做实验,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并对此进行处理.
试卷答案
剖析①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性,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左侧,以便找到像的位置;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成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剖析此题.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的水平桌面上,否则像会偏上或偏下,使取代蜡烛的另一支蜡烛和蜡烛的像不能完全重合.
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物体越亮,和环境的对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
③平面镜成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产生的,实像上的烛焰不会冻伤其它物体;
④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性的角度剖析,借助刻度尺,联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分别检测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比较所得数据.
解答解:①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左侧;由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成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疗效,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
②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要竖直放置.
为了使像更清晰,要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③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该朋友联通蜡烛B,直至看起来与蜡烛A的像才能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实像,蜡烛B实际上是没有燃起的,只是蜡烛B的位置和蜡烛A的像重合,觉得蜡烛B似乎燃起了,实际上蜡烛B没有燃起,所以B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不能被燃起.
④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性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成的像是实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宽度离相等.因而应联通蜡烛A重做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
故答案为:①确定像的位置;2;②垂直;较黑暗;③完全重合;不可能;④A.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及其成像特性,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高考时常出现的题型,要求中学生熟练把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中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剖析得出正确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