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告

物理八年级上册复习资料梳理(附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14 文章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网络整理 阅读次数:

优秀文档助您扬帆起航,欢迎收藏关注! 八年级物理第一册复习材料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应用广泛。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第一卷教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册:力 1.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力可以导致物体变形。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顿,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效果。 3、物理学中通常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的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方向的力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代表力的方向。 作用点,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力的大小也在力图旁边标有数值和单位。 4.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它也会受到后者施加的力。 换句话说,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任何情况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当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反之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册 2:弹性 1.物体受力时会变形,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称为弹性。Oaa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弹簧的弹力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恢复。 弹力是物体因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工具称为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上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时间就越长。 在弹性极限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功机结构:弹簧、悬挂结构、指针、刻度盘、外壳。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使用前:①观察其量程(测量范围)。 施加在其上的力不能超过其范围。 ②观察分度值,即认识每个小格子代表多少头牛。 ③ 检查其指针是否指向“0”刻度。 测量前应将指针调至“0”位置。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并沿轴线施力。 读数时:视线垂直于刻度面。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卷3:万有引力 1.宇宙中任意两个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称为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影响。 施加重力的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称为重量。 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为G=mg。 符号的含义和单位:G——重力——牛顿(N) M——质量——千克(kg) g=9.8牛顿/千克(N/kg)(要求不太准确时可以使用g=10N。 /kg) 3、重力方向垂直向下。Oaa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应用:粗垂直线 4. 重力作用在物体上的点称为重心。 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位于其几何中心。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卷4: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所有物体都不在力量。 任何时候,它始终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大量经验事实进一步推理总结出来的,并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因此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我们周围不可能没有力,所以不可能直接用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如果物体不受力,原本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一个原本正在运动的物体,无论它最初做了什么运动,都会以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无需受力就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因此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所有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力的大小、是否运动、运动的快慢等无关。利用惯性:跳远运动员的进场; 用力把石头扔得很远; 骑自行车,踩几下踏板,使其滑动。Oaa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防止惯性造成的伤害:小型客车前座乘客应系安全带; 开车时保持距离。 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一册 5:机械运动常见考点 1.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关键词是“位置变化”) 2. 运动描述 参考物体: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所选标准物体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不同的参考物体可以不同地描述运动 3. 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发生变化。 4、如何比较速度:如果时间相同,看距离,距离越远速度越快; 如果距离相同,看时间,时间越短越快 5.速度(经常测试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移动的速度有多快; 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距离的速度; 公式:v=s/t 单位:m/s、km/h; 关系式:1m/s=3.6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任意时间内所行进的距离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距离的变化无关。 7. 描述运动的速度。 平均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 公式:v=s/t 8.平均速度。 测量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待测物理量:距离s; 时间 t 注意:一定要标明是哪个距离(或时间段) 9.八年级物理距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像复习上册材料Oaa物理好资源网(原物理ok网)

发表评论

统计代码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