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QQ群和陌陌群里在传一些关于新教材选修1部份的内容,非常是人教社谭乐安的新教材培训内容,看着眼红,并且也只能看见一部份,不能看见全部。按照群里听到的图片总结一下新教材的一些变化,(所有文中的图片好多是来自网路)有错误的和不到位的地方,请前辈们见谅。感谢!
下边是新旧教材目录对比,陌陌用户,点击后放大,很清晰。
【目录变化】
1、新旧教材章标题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大框架不变。
2、节标题部份有变化
序号
旧教材
新教材
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2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当者——蛋白质”
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当者”
第2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
第2节“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
第3章第3节“细胞核——的控制中心”
第3节“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第5章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2节“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
10
第6章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自噬”
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3、第2章内各节次序有调整
旧教材: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无机物
新教材: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和脂类→蛋白质→核酸
4、第4章内容有调整
将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内容放在第3章第一节细胞膜部份;
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节去除,将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形式”分为两节:第1节“被动运输”和第2节“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5、第6章内容有删节
将第4节“细胞恶变”删掉,调整到选修2(恐怕是基因突变部份)。
6、实验部份的变化
①新教材目录中“探究·实践”部分就是旧教材中的“实验或探究”。
②旧教材的“实验或探究”部分共13个,新教材“探究·实践”部分共12个。
③新教材将“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式”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这三个实验删掉,将旧教材中的模型建立“尝试制做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调整为“探究·实践”活动。
④将旧教材中的“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内质网和线粒体”调整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内质网和细胞质流动”。
⑤新教材中新降低“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酯化作用”。
从目录看变化较大的是第3章和第4章,
在细胞膜一节内容中,旧教材先在第3章的第1节呈现细胞膜的成份和功能,之后在第4章的第2节中呈现生物膜的结构。新教材将这两节课合并为1节,置于第3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在呈现物质跨膜运输时,旧教材先在第一节课中呈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意图在于让中学生明白物质进出细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及细胞膜具有选择性,之后在第3节课中呈现物质跨膜运输的形式。新教材则直接步入主题,将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的形式分为两节呈现。从目录上看没有提及“物质跨膜运输”一词,在内容中会不会提及,不得而知。假如没有提及的话,都会避开大分子运输是否跨膜的苦恼。另外从目录上看没有彰显出渗透的内容,在被动运输一节课的内容中会不会还有渗透的内容,不得而知,假如没有,都会减少中学生平常的学习负担,避开了中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类渗透装置的问题而淡忘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入这一主题。
第2章各节的次序变化细胞膜——系统的边界ppt,使知识的呈现先易后难,利于中学生学习。第6章中,将细胞恶变调整到选修2,使知识更系统化。
实验部份的变化主要是使中学生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将一些小学阶段难于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删掉。
新教材中新增了两个生物科技进展:“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和“秀丽隐杆线虫与细胞自噬研究”。非常是前者是诺奖的成果。
【内容变化】
里面是按照新教材的目录听到的一些变化,但是新教材的内容起码我没有听到,只能按照网上流出的一些新教材的图片和新教材培训会上流出的一些图片看见一些内容上变化。
1、用“蓝真菌”代替藻类
瞧瞧吧,四处都是蓝真菌,找不到藻类了。那种“颤蓝真菌”和“念珠蓝真菌”是不是叫上去有点儿生硬,渐渐习惯吧。
2、课后习题针对性强
如:在习题中出现原体结布光
非常是分辨原体和真菌的细胞结构这一问题挺好。
3、ATP的说法有变化
ATP中的“~”不能称作高能乙酸键了。
不同的有机物分子具有的能量状态不同,有的高细胞膜——系统的边界ppt,有的低。ATP分子具有高能量状态,是一种高能乙酸化合物,注意是这个分子整体具有的,而不是由于乙酸键而具有的。ADP分子则较ATP分子能量状态低些,乙酸分子则具有很低的能量状态。
下边举例说明。假定5屋顶上插着一根竿子,竿子的前面用细线栓着一个小球。竿子和小球一起高高在上,在风中摇摆,具有很高的能量状态。就把它称作一个ATP分子吧。这么小球就是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那种乙酸官能团,那根细线就是一个乙酸键。假如你用剪刀把细线割断,小球都会掉落到楼底,而那根竿子因为丧失小球而显得不稳,掉到了二楼。这么你割断细线时会消耗能量吧,这就是物理老师所说的断键会吸能。但是小球和那根竿子从5楼掉下时会释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远比割断细线时消耗的能量多,这就是生物老师所说的ATP水解释放能量。在物理上释放出的这部份能量称作“自由能”。
为此,我觉得此次对ATP的改进还不是很彻底,由于并没有哪些高能乙酸键,只是一个不稳定的普通物理键,用“—”表示就好了。
3、新教材中的图更立体、更形象了
将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图中呈现,听说有氧呼吸也是这样。
动物细胞没有溶酶体了,这也彰显了与时俱进。(动物细胞中有行驶溶酶体功能细胞器:液泡、圆球体、糊粉粒等。)
4、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部份有扩充
降低了通道蛋白的内容,明晰了协助扩散有两种方式。
不晓得对主动运输有没有扩充,有没有降低协同转运的主动运输(不直接消耗ATP)。如右图,显示了两种主动运输,恐怕中学对这个问题还是进行模糊处理,不再细分。
山西中考曾出现过协同运输
5、关于多肽种类和细胞周期的说法
①组成蛋白质的多肽有21种
新降低的那个应当是含硒半胱谷氨酸(硒代半胱谷氨酸)。硒半胱谷氨酸(Sec)存在于少数一些酶中,如芦丁二溴化酶、甲状腺素5'-脱碘酶、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甲酸酯化酶、甘氨酸还原酶和一些溴化酶等。硒半胱谷氨酸的结构和半胱丙氨酸类似,只是其中的硫原子被硒替代。包含硒半胱谷氨酸残基的蛋白都称为硒蛋白。硒代半胱谷氨酸是中止密码子UGA编码的。
虽然,科学家在2002年发觉了第22种蛋白质多肽——吡咯赖谷氨酸。吡啶赖谷氨酸在产氢气菌的甲胺酰基转移酶中发觉,是目前已知的第22种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多肽,与标准多肽不同的是,它由中止密码子UAG的有义编码产生。
②听说细胞周期和全能性的概念有变化,没见到具体如何变化,网上的一些图片看不清,非常是细胞全能性变化似乎比较大。
6、聚焦大概念,使知识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