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人们对永动机感兴趣,甚至列奥纳多·达·芬奇也制作了类似的工具。 中世纪时,由于没有煤炭、石油等现代燃料可供使用,人们设计的永动机大多是纯机械工具。 例如,在转轮上设计了不同长度的悬臂以保持转轮旋转。 结果,所有的工具都以失败告终。
中世纪的人们之所以相信机器可以永远旋转而不依赖外部能量和力,是因为当时热力学第一定律尚未形成。 19世纪初,许多科学家相信流行的“热量理论”第二类永动机,将热视为一种物质。 然而,“热量理论”并不能解决热力学中的许多关键问题。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终于证实了能量守恒定律,这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由一种物质转化而来。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器的转动不能不依赖任何能量,能量也不能凭空产生。 不消耗能量的永动机是不可能自然存在的。 然而,通过精巧的机械设计来实现机械能守恒是不可能的第二类永动机,因为机械运动时存在摩擦,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所以达芬奇的永动机无法实现。 这种永动机称为第一类永动机。
第二种永动机似乎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有人想象,既然自然界的能源如此之多,甚至空气中也含有氧元素,那么有没有可能将所有的能源进行转换,即制造出一种热机,从单一热源中吸收热量,转动它完全转化为有用的工作,而不产生其他效果。 事实上,后来人们想出的永动机大多是这种“第二类永动机”。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有多种表达方式。 它补充了能量守恒定律,即能量转换是有方向性的。 简单来说,海洋中存在氢和氧元素,但不可能将它们完全转化为能源供人类使用。 也就是说,所有的内能都不能毫无损失地转化为机械能。
(《工人日报》6.7叔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