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中国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创新往往来自‘为应用需求寻求技术支撑’。未来,我相信越来越多的创新将来自‘技术突破寻找产品实现’。”
“腾讯在不断引进各领域的优秀科学家,也希望通过加大基础科学投入、成立公司技术委员会等方式,尽可能为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营造更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文化。”
这句话出自马化腾10月31日发表的公开信。11月4日,腾讯通过主办第六届WE大会履行了这一“承诺”。 当然,本次活动与商业无关,只探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和思想。
“如果人类想继续下一个百万年,我们就必须大胆前行,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 人们发现,这场2000人的讨论表达了人类当前的这种担忧。
发布会阵容堪称“顶尖”:
有“可穿越虫洞”之父、击败霍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
丽莎,挑战爱因斯坦的美丽科学家,五维空间理论的提出者;
其中有欧洲航天局高级顾问、哈勃望远镜项目发起人马克;
有“人工生命体”创造和合成生物学权威专家秦崇军;
有专注AI新领域的腾讯首席探索官David;
有守护科学殿堂30年的人,是《自然》杂志的主编;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中国脑计划的推动者,探索颅内宇宙;
乔尔是阿尔茨海默病新病因的发现者。
去年霍金、姚期智、张康、郝景芳等嘉宾参加。
科学专家为本次会议带来了什么?
基普第一个上台发言。 他是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名誉费曼教授。 他与他人共同创立了引力波观测站LIGO,对引力波理论和观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还是《星际穿越》等多部科幻电影和小说的科学顾问,并提出了“可用作时间机器的虫洞”等著名科幻概念。
基普
基普是许多经典科幻小说艺术背后的科学顾问。 他首次设计了虫洞作为时间机器,开创了科幻世界的先例。 在电影《星际穿越》中,他与制作团队合作,向人们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宇宙黑洞“卡冈图亚”,这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科学理论的黑洞艺术作品。
我们不断地打开虫洞,我们可以让土星的光线穿过并弯曲。 我们已经到达仙女座,我们利用虫洞回去。 这么长的距离,只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 虫洞往往会自毁和崩溃。 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呢? 我们只需要用特殊材料填充它即可。 具有反重力作用,可以修复虫洞的侧壁。 而且,可以说,虫洞并不是宇宙中自然产生的。 它们需要先进文明有意识地创造和维护它们,然后用特殊材料填充它们,虫洞才能存在。
距离黑洞越近,引力就越强,时间也变得越慢。 比停下来还慢。 时间甚至会倒流,直到到达黑洞的中心,也就是起点。 在这个地方,广义相对论将失效,量子力学将占据主导地位。 替代,我们还不太了解,尽管我们很想了解它。
马克是第二个登上领奖台的人。 他是欧洲航天局(ESA)科学与探索高级顾问。 他曾参与哈勃望远镜和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等著名天文项目物理学家美女,致力于利用最先进的地基和太空望远镜对恒星及其行星系统的形成进行观测和研究。 他和他的团队在地球、金星、火星等行星的观测和探索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权威的话语权。
标记
他参加了“太空之眼”哈勃望远镜项目,经历了天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人类首次发现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发现了木星的卫星,这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孕育生命的地方; 从大爆炸 4 亿年后 GN-z11 星系的微弱光线中拍摄到的图像。 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项目中,预算严重超支,发射时间多次推迟。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但我们与所有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肩工作,成功应对了挑战,”麦卡利恩说。
因为大气的波动导致月球周围的波动,所以照片不会很清晰,分辨率也不够。 从理论上讲,没有办法让望远镜工作得很好。 近年来,我们已经改善了这种情况,特别是通过激光系统,提供一些天空中一定高度的人造恒星以供研究。 这种方法非常有效,但并不完美。 因此,进行天文研究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太空中进行观测。 1990年4月,欧洲航天局发射了哈勃太空望远镜。 它已经在太空中飞行了20多年,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运行情况。
事实上,每个星系都有数千亿颗恒星和行星,有些行星上可能存在生命。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许多奥秘,包括这些恒星的起源、我们的星系起源于哪里,以及我们银河系的一些奥秘。
随后秦重俊出现了。 秦崇军,合成生物学权威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分子微生物学和微生物药物代谢工程研究。 他领导的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酵母细胞的16条染色体改造为一条,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这项技术对人类衰老和癌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秦崇军
秦忠军说,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合成了只有一条染色体的酵母细胞。 这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创造出具有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人类是由真核细胞进化而来,酵母基因有三分之一与人类同源。 这是“合成生命”领域最前沿的突破。 深耕原核生物领域30余年。 他原本是一个研究真核生物的“门外汉”。 他的实验想法最初被认为是天方夜谭,他的外国同事也认为不可能实现。 实验难度很大,光是笔记就占了2000页A4纸。
秦忠军在讲话中提出以下四点总结,希望引发人们深入思考:
一个大胆的猜测:人类、动物、植物、酵母等真核生物的染色体数量最多但“随机”。 酵母可以像原核生物一样将所有遗传物质组装在一条染色体上。
合理设计原则:染色体融合应尽量避免影响基因表达和细胞生长。 通过敲除近端端粒重复序列,染色体位置顺序可以随机化,着丝粒位置居中。
核心技术: - Cas9多位点同时裂解和高效同源重组。
“工程”精准实现:染色体精准融合,严格验证。
David是腾讯的首席探索官。 他算得上是“腾讯老人物”了。 David 于 2001 年加入腾讯高级管理团队,目前居住在美国帕洛阿尔托。 他在中国和日本拥有超过20年的工作和生活经验。 David主要负责腾讯国际业务的战略推进以及新兴科技产业的投资。
大卫
David强调,腾讯在人工智能的布局一直非常重视医疗和人民健康。
他指出,2017年8月3日,腾讯正式发布首款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产品——腾讯觅影。 这个产品在腾讯内部非常重要。 作为医疗健康事业部打造的“AI医疗解决方案专家”,腾讯觅影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协助医生筛查食道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疾病,以及利用AI辅助诊断引擎协助医生识别和预测700多种疾病的风险。
此外,大卫还表示,人类社会现有的系统架构无法解决很多问题,比如疾病、饥饿和资源匮乏等。 也许几十年前或几个世纪前制定的制度体系在当时是合适的,但现在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它们已经不够用了。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创造一个新词:FEW(食物、水、食物、能源、水)。 我想说的是,这些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把它们做好。
它有一个伟大的背景。 他被誉为“世界顶级期刊的守门人”,因为他是国际顶尖科学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杂志的主编。 资料显示,1995年至2018年担任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主编。 他目前担任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主编。 由于他对科学的贡献,他于 2015 年被授予爵士爵位。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菲利普·坎贝尔 ( ) 担任《自然》杂志主编已达 22 年,但他与这本刊物的关系却比这更长。 1979年受聘担任编辑,在他的见证和陪伴下,《自然》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之一。
他在现场表达了个人对年轻科学家的看法:
对于年轻研究者来说,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个真正希望探索世界如何运作的本质,无论是物理规则还是生物规则。 我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场; 其次,现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研究人员想要改变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我想说的一点是,如果我们想要支持后一组人,我们需要做不同的事情,有时很困难,但你需要为对社会有影响的科学家提供支持。
此外,他还表示,科学界需要改变对年轻研究人员的激励制度。 作为《》杂志的主编,他们在选题时越来越注重对社会有用的话题,比如天然植物、能源、气候变化、人类行为、地球科学等,因为这些都是来处理不同的问题。 ,一个整体的话题是可持续性,也涉及到人类的行为。
作为中国大脑计划的推动者,蒲慕明在现场耐心地做着科普工作。 事实上,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 他在神经病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
1999年创办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至今。 他曾获得多项奖项,包括格鲁伯神经科学奖和国家神经科学奖。 今年,中国科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体细胞克隆猴。 这项技术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蒲慕明在现场表示,2017年,他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猕猴体细胞克隆,这个问题困扰了全球科学家20多年。 这一成果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解开人类认知的奥秘。 如今,他四处奔走宣传中国大脑计划。 这一计划的实施将逐步揭开大脑“内部宇宙”之谜,为人工智能的突破奠定基础。
第一个“大脑计划”已筹备四年多,但至今尚未启动。 因为这是一个大规划,而且是2030年的国家规划,所以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其实这也很好。
如何实施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你说的,不是追随欧美国家一步,而是能够创造出我们自己的特色。
从“大脑计划”开始,大家就有了一个共识:中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我们的神经科学起步比较晚,总体规模比欧美要小很多。 中国做神经科学、“脑科学”的人数只有美国的1/10。 那么,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重要的是要考虑该计划是否能够产生真正有用并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的世界领先技术。 如何打造一个真正发挥我们优势、满足社会需求的“大脑计划”,值得思考。
丽莎是五维空间理论的提出者,也是一位美丽的科学家。
丽莎
她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丽莎是当今被引用最多和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她是粒子物理和宇宙学领域的权威专家。 她的研究领域包括额外维度、暗物质、弦理论等,是《敲开天堂之门》、《弯曲的旅程》、《暗物质与恐龙》等知名科普名著的作者。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错误是构想了“宇宙常数”,这是他假设的一种未知的宇宙能量。 丽莎相信银河系中确实存在暗物质。 她甚至推断暗物质是导致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
非物理学中的额外维度是什么样的? 卡鲁扎在1999年提出了额外维度,这意味着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后不久,他就提出了额外维度的想法。
额外维度没有理由不存在; 爱因斯坦方程可以应用于任意数量的维度。 我想你可能听说过,所谓的量子和引力也可以告诉我们,可能有6个维度。 他们在场还是不在场? 那里有多少? 尚待在未来的实验中进行检验。
高维空间中存在类似膜的物体。 它们在弦理论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在几个方面对物理学很重要。 其中之一是我们可以生活在膜世界中。 在高维世界中,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实际上都聚集在一层膜上。
乔尔是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研究所所长,也是精准医学领域的领先研究员。 他被誉为“有望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人”,因此他在最后发表了压轴演讲,这也是主办方的尊重之举。 Joel长期专注于组学、数字健康、人工智能和医疗保健的交叉领域,致力于解决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的关键问题。 他的最新突破是利用大数据挖掘阿尔茨海默病的另一个可能原因——病毒感染。 2014年,他被《Fast》杂志评为100位最具创造力的商业人士之一。
乔尔
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我们采取了独特的方法,将大数据方法应用到医疗系统中。 通过发现细胞、组织、患者、环境和人群之间的信息流网络,我们最终将建立一个智能学习医疗系统,实现预测性精准医疗。 现在,他正在使用这种方法来找出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原因——病毒感染。 目前,全球有5亿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每3秒就有一名新患者被诊断出来。 如果乔尔·达德利的研究得到证实,将为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方向,这种夺走全球数亿人健康的疾病也将迎来治愈的曙光。
我也会和一些制药公司合作,因为制药公司有很多数据。 例如,他们每年都会进行很多临床试验。 每一项临床试验都可能花费大量资金、数十亿美元,并产生大量数据。 。 但制药公司的人可能只会使用这些数据一次。 原因之一是缺乏数据科学家。 这些制药公司虽然有IT,但没有数据科学家。 数据科学家是另一种工作。 他们需要了解数据和统计数据。 等等。他们之所以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是因为他们缺乏人才。
此外,在美国,医疗系统更注重治疗而非预防。 但中国有体检行业,所以在中国有机会利用数字医学进行预防。 因为有体检行业,我想会有这个机会。
支持青年科学家,《》杂志与腾讯联合推出全球影响力奖
会上,除了一系列科普演讲外,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自然研究( )与腾讯联合宣布,将为青年科学家推出“自然研究全球影响力奖()” 。 。
据了解,该奖项旨在表彰通过科学研究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的青年科研人员,鼓励青年科研人员批判性思考其研究工作的潜在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科研影响力,让科研造福社会。
据悉,2019年该奖项将重点关注脑科学,涵盖领域包括脑与行为的关系、技术突破、防治脑疾病的新技术等。申请该奖项的研究人员必须能够证明他们的研究的社会影响,或清楚地描述其潜在影响,并阐明如何确保实现这种影响的计划。
总结
整个活动让我们看到,关注基础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 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有七家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 这当然说明,要取得更大突破物理学家美女,这些企业还需要高度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积极引领。 尤其是在中国,数字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科技日益融入各行各业。 但如何付诸实践呢? 如何激励? 如何成长? 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