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一些大三、大三的人问我:学长,你说高中物理看起来很简单,但为什么我每次做题都会一头雾水? 我总是得到错误的答案。 我很熟悉这些公式。 问题还是没明白。 解决物理问题,首先要开始!
学姐告诉你,物理其实有很多知识环节。 想要学好物理,就必须掌握学习物理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都知道做物理题是最耗时的。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所有的题都要计算,所以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学无非是几个模型,是不变的。 高考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检验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体现了“知识与技能并重、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理念。 每年各地的高考题千变万化,丰富多彩,避免雷同,但总有一些共性。 这些共性可以粗略概括如下:
(1)选择题一般包括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等3~4道题。
(2)实验题主要考察电路和电气测量。 两个实验问题之一更有可能是一个更新颖的设计实验问题。
(3)试卷中较容易出现以下常见物理模型: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子弹射出)、带电粒子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光绳(光绳)杆)连接实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带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或者在之前的专题中已经讨论得比较全面,所以这里不再讨论或引用。 斜面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连接器模型等在高考中尤为重要。 本专题对这几类模型进行了总结和强化训练; 传送带题在高考中也比较容易出现,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将简单讨论。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 《考试大纲》列出了高考物理实验共19个考点,其中力学8个、热学1个、电学8个、光学2个。 要求正确使用的仪器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千分尺、天平、秒表、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滑动压敏电阻、电阻箱等.,并对实验误差问题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
1、《考试大纲》中的实验和探究能力要求
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所列实验,能够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条件。 能够使用仪器,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来解决问题。
2、实验题的主要特点
物理实验每年都会测试,每年都会改变。 从近年来的实验问题来看,其显着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从简单的背诵实验到分析理解实验
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 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不再是简单回答“是什么”,也不是背诵“如何”,而是从物理实验情境中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是什么”,然后了解物理。 实验的各个方面。
(2)从既定的教科书学生实验转向变革创新实验
只有创新,才能让试题有吸引力; 只有变革才能永远保持实验评估的活力。 近年来,既定的千篇一律的学生实验已经淡出高考物理实验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尚未接触过、需要解读物理原理(如应用、设计、主题等)的新颖实验。实验等)。 创新的实验题可以让能力评估真正具有实用性。
要点总结
2.物理实验的基本思维方法
1.等效法
等价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等价法可以用来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将其转化为理想的、简单的、已知的规律过程,这往往会简化问题的求解。 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例如生活中常见摩擦力小实验,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要求当用弹簧秤单独拉动橡皮条时,必须与两个彼此成一定角度的弹簧平衡时具有相同的效果用于同时拉动橡皮条——使节点到达同一位置O,即在合力与两个分力相等的情况下,它们的合成与分解关系可表示为发现——平行四边形法则。 又比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了小球的水平速度;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调整木板的倾斜度来抵消重力的分量。 摩擦力相当于物体不受摩擦力的影响。 另外,电学实验中对电流表的修改以及采用替代法测量电阻等都是等效方法的应用。
2.换算方法
将某些难以显示、难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易于显示、易于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称为换算法(间接测量法)。 换算法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例如:弹簧测力计将力转换为弹簧的伸长量; 点定时器将经过的时间转换为振动针的周期振动; 电流表利用电流在磁场中所施加的力将电流转换成指针的偏转角度; 使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g,就是通过公式T=2πg(L)将g的测量值转换为T和L的测量值,以此类推。
3.追踪法
追踪法是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记录一些转瞬即逝的现象(如位置、轨迹等),以便以后仔细研究的方法。 痕量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 例如: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标记点,记录小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用追踪法描述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用一个针插孔显示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方向; 在画电场等位线的实验中,用探头通过复写纸在白纸上留下的痕迹记录等位点的位置等,都属于示踪法。 在实验中的应用。
4、累计法
累积法是将某些难以直接准确测量的小量累积起来,然后进行测量,以提高测量精度的实验方法。 例如,在没有高精度测量仪器的情况下测量细金属线的直径时,往往将细金属线缠绕在圆柱体上,测量几圈的总长度,然后除以圈数,得到计算细金属线的直径。 直径; 在测量一张薄纸的厚度时,往往先测量几页纸的总厚度,然后除以测量的页数,得到每页纸的厚度; 在“用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单摆周期的确定是用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的总时间除以全振动的次数,以减少带来的误差影响。按个人反应时间。
5.模拟方法
模拟法是一种间接实验方法,通过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解释原型的规律性。 模拟方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典型应用是“在电场中用描迹法在平面上画等位线”的实验。 由于直接画出静电场的等位线比较困难,且恒流电场与静电场相似,所以我们用恒流电场来模拟静电场,并用它来表示静电场。了解静电场中等电位线的分布。
6.控制变量
在多因素实验中,可以先控制一些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个因素的影响。 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可以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然后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最终得到加速度、质量和力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通常会将数据制成表格。 数据列表可以简单、清晰地表达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找出物理量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要求清单:
(1)写出表格标题或添加必要的说明;
(2)表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的含义必须说明清楚,并注明单位;
(3)表中数据应为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2.平均法
目前的教科书只介绍了算术平均值,即将测量数据相加,然后除以测量次数。 必须注意的是,计算平均值时,应根据测量仪器的精度确定保留的有效位数。
3.图像法
图像法是物理实验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图像法的最大优点是直观、简单。 在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从图像中直观地看到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变化趋势,并由此建立经验公式。
绘图规则:
(1) 绘图必须使用方格纸。 方格纸的尺寸应根据有效数字位数和结果的需要确定;
(2)标注轴名称和单位,并按照轴上一定间隔的有效位数标注数值;
(3)图上的连接线不一定经过所有数据点,但数据点应尽可能合理分布在连线两侧;
(4)绘图时,常常通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将图形线线性化,即“化曲线为直线”。
图像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图纸上的连接线存在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另外,连接线的粗细、图纸的尺寸、图纸本身的均匀性等,都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4、实验误差分析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中学物理只要求初步了解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概念,并能够定性分析一些实验中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假设某个物理量的真实值为A0,测量值为A,则绝对误差为ΔA=|A-A0|,相对误差为A0(ΔA)=A0(|A-A0|)。
(2)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造成的。 偶然误差是随机的,有时太大,有时太小,因此可以通过多次测量的平均来减少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精度不够、实验方法粗糙或实验原理不完善等造成的。 其特点是测量值总是太大或总是太小。 因此,对多次测量进行平均的方法并不能减少系统误差。 为了减少系统误差,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改进实验方法,或者原则上设计更完整的实验方案。
5. 电学实验电路的基本结构和构思的一般程序
1.电学实验电路的基本结构
一个完整的电学实验电路通常包括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
测量电路:指体现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的电路部分,通常由电表、被测元件、电阻箱等组成。
控制电路:指电路中提供电能、控制和调节电流(电压)的部分,通常由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等组成。
有些实验电路的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是集成的,没有明显的界限。 如“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
2.实验电路构思的一般程序
(一)试题
①实验目的;
②给定设备的性能参数。
(2)电表的选用
根据被测电阻和给定电源的相关信息,如电源的电动势、被测电阻的阻值范围、额定电流等,估算出被测电阻的端电压和最大阻值。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合适量程的电表。
(3)测量电路的选择
根据所选用的电表和被测电阻,选择测量电路(估算法、试触法)。
(4)控制电路的选择
通常优先选用限流电路,但以下三种情况应选择分压电路:
①“无限”电流,即滑动变阻器给定电阻值太小。 即使电阻值调到最大,电路中的电流也会超过最大允许值;
②给定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太小,即R≪Rx。 调整滑动变阻器时,电流、电压调整范围过小;
③实验要求电压调节范围尽可能大,甚至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
在绘制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校准电压表等实验中,通常会用到分压电路。
(5)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滑动变阻器可根据确定的控制电路来选择。
① 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要求:
A。 可以“限制”电流,保证不被烧坏;
b. 电阻值不宜太大或太小,并有一定的调整余地。 一般选择阻值与负载阻值相近的变阻器。
②分压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要求:
电阻小但额定电流大,I>R(E)(R为变阻器的总电阻)。
3.电表的非常规用途
事实上,如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已知,它们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测量电流或电压了。 因此,如果已知电表的内阻,电流表和电压表既可以测量电流,也可以测量电压,还可以用作定值电阻,即“一表三用”。
热点、重点、难点
1、应用实验
1、所谓应用实验,是指以熟悉和掌握实验仪器的具体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为目的的实验类型; 或采用实验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实验进行分析生活中常见摩擦力小实验,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实验。 有:
①正确操作和使用仪器,如打点定时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示波器等,在实验中正确使用它们非常重要(考核操作和观察能力);
②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如科技、交通、生产、生活、体育等诸多方面都有物理实验的具体应用问题。
2、应用实验题一般分为以上两类。 解决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熟悉仪器并正确使用
实验仪器的种类很多,具体应用因课题而异。 因此,熟悉仪器的使用是最基本的应用。 比如定时器的正确安装和使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限流、分压的不同连接方法,多用电表测量不同物理量的调试等等,只有熟悉它们才能实现。你能正确使用它们吗? 熟悉仪器主要需要了解仪器的结构、性能、量程、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如何排除故障、正确读数和调试、使用后如何存放等。
(2)了解实验原理
在面对应用性实验问题时,我们必须通过复习问题快速理解实验原理,以便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并运用相关规律进行研究。
具体来说,应用性实验题仍然以物理知识、实验能力要求等为基础,答案无非是把握以下几点:①明确实验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区分不同的实际问题如力学、电学、光学等); ②明确实验原理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直接或间接); ③ 明确这个实验单独能否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即是否应该与其他物理知识,包括数学知识相结合; ④明确是否需要设计实验方案; ⑤明确实际问题的最终结果。
最后,我们都知道物理学的关键是回答问题。 如果你想在物理上取得高分,你必须回答问题。 那么你应该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呢?
由于篇幅原因,我只能分享一部分给大家。 有需要的可以随时私信我! 最后学姐每天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让同学们轻松学好物理,不让物理在高考中拖后腿。 无论你有什么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关注学姐,留言。 哦! 学姐会尽快帮您解决学习问题,为高考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