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参加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活动,我都会受到深深的“伤害”:
我们绝对没有和他们上同一所高中!
特别是4月17日,第七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科学家巡回讲座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举行,她们与科学家互动,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也侃侃而谈。
探讨这群女科学家进入物理世界的初衷,谈论高考与学习的关系,探索量子纠缠在现实中的应用……
看来,“本土情怀、国际视野”不仅仅是正外外国语学校培养学生的口号。 他们正在真正按照正外外国语学校王丽娟校长“着眼未来、把握现在、志存高远”的要求而努力。
揭开科学的面纱,当酷孩子遇见更酷的女科学家
由于第七届中国物理学会女科学家河南巡回讲座是唯一一场在中学举办的活动,科学家们的精彩报告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奎娟教授带领同学们走近世界,了解中国女性物理学家的现状;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金奎娟研究员作报告
在“从墨子到“墨子”实验卫星”主题讲座环节,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令安教授让太空中的“墨子”降落到地球,并为同学们讲解简单而深入地表达了他们曾经认为遥不可及的东西。 和量子通信。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令安教授作报告
同济大学王祖元教授以“眼睛看到的一定是真的吗?”的例子为同学们揭开了相对论的面纱。
同济大学王祖元教授做报告
赵建华教授从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半导体,到固体物理的前沿理论。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赵建华教授作报告
这是一件让文科出身的河南商科学生“心惊胆战”的事件:
听完《从墨子到‘墨子’实验卫星》和《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眼见不一定为实》两场讲座后,智商被“侮辱”了半个下午的考生松了口气。 语气。
因为我也许能够理解第三个主题——“半导体与我们的生活”。
讲座开始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建华提出了一个问题:
“同学们,你们对半导体了解多少?我先听听你们的想法,然后再开始下一节课。”
“……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一项重要发明是蓝光二极管,它解决了使用半导体作为发光材料的最后一个障碍。” 郑州外国语学校二年级(14)班的李瑞晓站起来回答。
为什么前面有省略号? 因为前面的名词我听不懂,所以我只好写下最后一句肯定是正确的。
每次参加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活动,我都会深深地“受伤”:我们学的和他们学的绝对不是高中课本!
“学过物理、接触过比赛的学生都能理解,专家解释的比较简单。” 正外博士班老师王俊云平静地说。
他表示,这样的讲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他们觉得物理很有趣,以后可能会研究关注这件事,一定会有收获。
种下种子,郑外培养出了这样的学生!
“感谢中国物理学会对郑州外国语学校的信任和认可,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举办如此高端的活动,让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开阔了视野,体验女科学家的风采,足不出户感受知识的力量。 。”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丽娟说。
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丽娟
她相信这次讲座将使同学们受益终生。
在她看来,作为全国13所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学校之一,郑外国语学校始终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
“经过35年的发展,‘正外’已成为一所最优秀学子向往的学校,家庭因有正外学生而自豪,社会因有正外品牌而高兴,学校已成为正外的一张名片。”河南的基础教育……”
她表示,正外外国语学校成为全国知名中学,其核心标志就是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育人为本,学生具有独特的人文气质,我们努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有故事的人。
二是质量过硬,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三是创新思维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近十年来,郑州外国语学校共有77名学生在五学科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金牌,六年内,有6名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金牌。 正外在2018年中国高中学科竞赛五强省级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三。
四是基础扎实,学生发展潜力强。
“让正外人自豪的不是每年令人印象深刻的录取率,而是学生离开正外后的两个现象:一是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最高荣誉奖的获得者必须是正外毕业生; “二是正外毕业生,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对母校正外外国语学校有着同样深刻的记忆。”王丽娟说。
有些人喜欢“追星”。 追逐“科学家明星”在郑州以外的校园里很流行。
经过一下午的精彩讲座,这群女科学家成为了新一轮的“校园偶像”。
会后,科学家们与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物理爱好者进行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分享学习困惑,提出新的学术理念。
对量子纠缠的深入质疑赢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敬佩。 学生们提问的热情也激发了教授们的热情。
不愧是女科学家,她们平实地谈学术,谈生活、谈学习物理学家名片,也受益匪浅。
考学君在此挑选了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对家长很有启发的答案。 让我们看看精英女士如何看待教育和学习。
一个问题
【高考与学习】
问:高考似乎是我们目前学习的主要目的。 只专注于学习可以吗?
王金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编辑部)回答:
高考很重要,但不要为了高考而参加高考。
大家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思想,这样想。 无论如何,我必须学习、考试。 顺便说一句,我想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更清楚地理解它。 如果我理解清楚了,我也会有一种成就感。 人生很长,不一定要学物理,但我想告诉同学们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都会有用的,所以要学好。
认真的态度和应对的态度去做,效果是不一样的。
无论如何,如果你想学,那就多学一点,学透一点,带着探索的态度学东西。 将来你会感谢自己的。
刘伟涛(复旦大学物理系,谢希德青年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答:
遗憾的是,你现在必须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你还需要更多的尝试,获得更多的经验。
我在高中学习艺术,当我上大学时,我发现了自己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 我开始研究抛物线。 经过学习,我发现我真的很喜欢它。
很多事情我都会自己去尝试,如果不去接触和尝试更多,我就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知道什么。
不要把你现在所看到的视为你自己的世界。 你可以多接触,多尝试,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想,我想要与众不同,我想要影响世界。
更加好奇。 未来需要创造,需要不同的人。
第二个问题
【优秀人士提问】
学生问:什么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
吴林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回答:
在国外,孩子放学回来,家长不会问孩子作业完成了吗,而是问孩子今天问问题了吗? 问了哪些问题? 有什么问题吗?
胡林(贵州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 答:
吴教授说得对,学生要学会提问。
提出问题意味着思考。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思考我哪些问题不清楚,以及如何表达清楚。 这已经是思考的问题了。 你要学会提问,敢于提问。 你如何提问,你的想法就在哪里。
三个问题
【职业与职业】
学生问:所学专业与生活、职业有什么关系?
胡林 回复:
当亲戚朋友问我孩子大学读什么专业时,我总是说物理最好。
不管以后学什么专业,本科最好是学理工科物理学家名片,尤其是物理学。
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如果你本科的物理好,研究生的时候再学其他的东西,一定会学好的。
物理训练你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在本科物理训练中完成的。
一旦掌握了思路和方法,无论学什么,都能学好。 学了一辈子物理的人都会从中受益。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可以分析它并思考如何解决它。 在工作中你也会受到领导的赏识。
研究物理的人可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现在学过的公式你可能记不清了,但是其中的思想和方法会让你受益终生。
四个问题
【成功与失败】
学生问:如果实验失败了,我该如何调整心态?
金奎娟回答:
失败是正常的,成功是运气。
科学研究是困难的。 完成一篇科学研究文章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你可以想象这期间有多少失败。
但很多时候,失败中也有新的收获,青霉素的发现就是一次失败的实验中意外的收获。
只要努力,就永远不会回到起点,总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