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活动活动一【教学】摩擦教案
第 3 章 第 3 节 摩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和作用,并能判断它们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够运用滑动摩擦公式计算滑动摩擦
(二)流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参与并体验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2、重点和难点:
要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则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
难点: 1、判断有无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2、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
分析与归纳、实验探索、体验与参与、实践与巩固
4、教具准备
弹珠、杯子、筷子、弹簧秤、木块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程介绍
小游戏:两名学生比赛用筷子夹起杯子里的弹子,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捡起最多的弹子。
说明当你用筷子夹弹子时,筷子和弹子之间有摩擦力,所以可以夹住弹子。 请其中一名学生用一双光滑的铁筷子再做一次,并请他解释用不同的筷子夹东西有多么困难。 介绍摩擦力的定义。
(二)新课程教学
一、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两张图片和教材第57页图3.1.1,解释什么是静摩擦力,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并给出定义。
分析:①. 桌子在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静止,但由于桌子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力而有沿力方向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个摩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桌子上。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它们相互平衡,因此桌子保持静止。 此时发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②. 继续增加推力,直到盒子开始移动。 一旦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体就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结论:①.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就是静摩擦。 ②. 引起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最后什么是静摩擦力,用图3.3.1和图3.3.6指出摩擦的类型。
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初中生曾遭遇摩擦
利用图3.3.1中的图A和图B来分析比较产生摩擦的条件。
结论:①产生静摩擦的条件是粗糙度、弹性和相对运动的倾向。 ②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粗糙度、弹性和相对运动。
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直接推导出两个摩擦力的方向就顺理成章了。
结论:①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②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材第57页的演示实验从头开始不断增加弹簧秤的拉力,并要求学生观察拉力的变化(保持木块静止)。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可以得到:小木块上的静摩擦力也从零开始增大。
继续实验,让学生观察木块的运动,可得: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就是最大静摩擦力。
结论:0<F≤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请学生猜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拿出尺子,夹在书本上,合上课本,感受用手拉出尺子时的力量; 然后用另一只手对合上的课本施加压力,再次体验用手拉出尺子的力量。 使用尺子时所用的力。
实验结论:仅改变压力,其他因素不变,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μ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称为动摩擦因数。 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表面。
3.滑动摩擦公式的应用
示例:(课本第59页)
解题过程总结:①根据题意画出受力分析图;
②复习题时强调注意关键词;
③ 建立方程,代入数据,得出结果。
五、摩擦力的影响
说明静摩擦阻碍了相对运动的趋势; 滑动运动的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
强调阻碍与预防的区别; 相对运动和运动之间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摩擦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仅具有相对运动倾向而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生成条件
接触面粗糙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接触面粗糙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方向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尺寸
0<F≤Fm
Fm 是最大静摩擦力
F=μFN
影响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阻碍相对运动
(四)作业安排
课后练习题3
3 摩擦力
课程设计课堂记录
3 摩擦力
1第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和作用,并能判断它们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够运用滑动摩擦公式计算滑动摩擦
(二)流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参与并体验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学习时间要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则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
学习上的困难
1、判断有无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2、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活动活动一【教学】摩擦教案
第 3 章 第 3 节 摩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它们的产生和作用,并能判断它们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够运用滑动摩擦公式计算滑动摩擦
(二)流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肢体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的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参与并体验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
2、重点和难点:
要点: 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则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判断。
难点: 1、判断有无静摩擦力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2、简单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三、教学方法
分析与归纳、实验探索、体验与参与、实践与巩固
4、教具准备
弹珠、杯子、筷子、弹簧秤、木块
五、教学流程
(一)新课程介绍
小游戏:两名学生比赛用筷子夹起杯子里的弹子,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捡起最多的弹子。
说明当你用筷子夹弹子时,筷子和弹子之间有摩擦力,所以可以夹住弹子。 请其中一名学生用一双光滑的铁筷子再做一次,并请他解释用不同的筷子夹东西有多么困难。 介绍摩擦力的定义。
(二)新课程教学
一、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两张图片和教材第57页图3.1.1,解释什么是静摩擦力,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并给出定义。
分析:①. 桌子在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面静止什么是静摩擦力,但由于桌子与地板之间的摩擦力而有沿力方向相对运动的趋势。 这个摩擦力和推力都作用在桌子上。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它们相互平衡,因此桌子保持静止。 此时发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②. 继续增加推力,直到盒子开始移动。 一旦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体就会受到滑动摩擦力。
结论:①.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没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就是静摩擦。 ②. 引起两个物体之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最后,用图3.3.1和图3.3.6指出摩擦的类型。
二、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初中生曾遭遇摩擦
利用图3.3.1中的图A和图B来分析比较产生摩擦的条件。
结论:①产生静摩擦的条件是粗糙度、弹性和相对运动的倾向。 ②滑动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粗糙度、弹性和相对运动。
三、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引导学生直接推导出两个摩擦力的方向就顺理成章了。
结论:①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②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四、摩擦力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教材第57页的演示实验从头开始不断增加弹簧秤的拉力,并要求学生观察拉力的变化(保持木块静止)。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二力平衡知识,可以得到:小木块上的静摩擦力也从零开始增大。
继续实验,让学生观察木块的运动,可得:物体刚开始运动时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就是最大静摩擦力。
结论:0<F≤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请学生猜猜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拿出尺子,夹在书本上,合上课本,感受用手拉出尺子时的力量; 然后用另一只手对合上的课本施加压力,再次体验用手拉出尺子的力量。 使用尺子时所用的力。
实验结论:仅改变压力,其他因素不变,则摩擦力与压力有关。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F=μFN,μ是比例常数,没有单位,称为动摩擦因数。 μ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表面。
3.滑动摩擦公式的应用
示例:(课本第59页)
解题过程总结:①根据题意画出受力分析图;
②复习题时强调注意关键词;
③ 建立方程,代入数据,得出结果。
五、摩擦力的影响
说明静摩擦阻碍了相对运动的趋势; 滑动运动的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
强调阻碍与预防的区别; 相对运动和运动之间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摩擦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定义
两个仅具有相对运动倾向而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摩擦力
生成条件
接触面粗糙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
接触面粗糙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挤压
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
方向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与接触面平行,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尺寸
0<F≤Fm
Fm 是最大静摩擦力
F=μFN
影响
阻碍相对运动趋势
阻碍相对运动
(四)作业安排
课后练习题3
标签:摩擦、教学计划、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