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准备教案是不可避免的。 编写教案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何写教案?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教案。 欢迎您阅读。 我希望你会喜欢。
八年级物理教案1
(1)教材:人民教育学会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卷1
(二)教学要求:
(l) 了解工作的两个必要因素。 了解力何时对物体起作用,何时不起作用。
(2)了解计算功的公式和单位,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教具:木块、木板、绳子、车子。
(四)教学过程
1. 进行新课程
1. 力学中的“工作”
(1)引言:在物理学中,经常提到“功”的概念。 力学中提到的工作有其特殊的意义。 什么是功? 从本章开始学习功。
黑板上写着:“第十四章功
1. 锣”
(2)学生阅读本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并参考图1和图例。
询问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①力学中的“功”是什么意思?
必答: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过一定的距离时,力学上说力已经对物体做了功。
② 分析图1,作业示例:货物、铁塔、火箭、圆木在什么力的作用下移动(这个力的方向是什么?),它们向什么方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 什么力作用在物体上?
必答题:在垂直向上提升力的作用下,货物垂直向上通过一定距离,叉车的提升力对货物做功。
在垂直向上拉力的作用下,铁塔垂直向上经过一定距离,直升机的拉力对铁塔做了功。
在垂直向上的燃烧气体的压力下,火箭垂直起飞并经过一定的距离。 燃烧气体的压力确实对火箭起作用。
在水平方向拉力的作用下,原木水平向前传递一定距离,马的拉力对原木做功。
③力学中的工作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
(3)老师总结并在黑板上写下:“1、力学中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强调:“两个必要因素”是指“缺一不可”。 只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而没有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也就是说,如果物体保持静止,则力对物体不起作用。 结合课本图14-2,分析两个孩子所做的功等于零的原因。 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它在水平方向上经过了一段距离,但没有水平力作用在它上面,所以没有力做功。 结合“冰球在极其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例子,说明没有任何力对冰球做任何功。
(4)练习、分析和演示下列问题,讨论力是否对物体起作用?
① 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小车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距离。 拉力和重力这两种力中的哪一种作用在物体上? 为什么?
② 如果用手握住木块不动,它会受到多少力? 哪个力作用在木块上?
③用水平拉力将车在水平木板上向前拉。 当拉力撤去后,小车仍向前行驶一定距离。 在这段距离内,拉力对汽车有作用吗?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做好工作的两个必要因素。 在研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时,需要区分哪个力对物体做功,或者哪个物体(施力物体)对哪个物体(受力物体)做功。
2.工作量计算
引用: 工作量如何计算?
(1)演示,画板图如图1所示并进行分析。
放置在水平面上的汽车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 如图1所示,拉力对小车做功。
A:拉力为F,小车沿拉力方向行驶的距离为s,拉力对小车做功;
B:拉力为2F,小车沿拉力方向通过的距离为s,拉力所做的功是图A中拉力所做的功的两倍。
C:拉力为2F,小车沿拉力方向通过的距离为2s,拉力所做的功是图A中拉力所做的功的4倍。
小结:可见物理八年级全部公式,力越大,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也越大。 功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行进的距离成正比。
(2)总结并在黑板上写下功夫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功计算公式:功=力×距离
即: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方向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用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那么功的公式可以写为:W=FS。
3.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距离的单位是米(m),功的单位是牛顿·米。 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焦耳,简称焦耳(J)。
1焦耳=1牛·米"
(三)一些说明
① 使用W=F·s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②做功的大小仅由W=F·s决定,与物体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运动无关。
③了解1焦耳的物理意义和1焦耳的大小。
(4)例:课本图14-3,孩子推箱子做了多少功?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行动,其他学生自己计算。 问题解决需要标准化。
W=F·s=50N×10m=500J。
后续问题:本题中木箱上作用有多少个力? 是哪一个力量起作用了? 工作是在什么物体上完成的? 重力有做功吗? 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总结本节知识要点,复习巩固
1.要求学生填写本章末尾的“他们学到了什么”1,然后让学生说出他们所填写的内容。
2. 在本文之后讨论“思考讨论”。
3. 布置家庭作业:本节之后的练习 1、2 和 3。
八年级物理教案2
1.知识教学要点
1、知识力量原理
2、能力教学要点
1、观察、分析、总结、总结的能力
2. 动手实验能力
3、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和为科学勤奋学习的热情。
四、要点及解决方案
《功理》第三册:《功理》。通过学生小组实验、创设物理场景、学生讨论等方法突出要点
五、困难及解决办法
理解做功原理,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解决方法:采取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用启发、讨论、对话的方式来突破困难。
6、教具准备
滑膜大铁滑轮一个,塑料小滑轮一个,杠杆28个物理八年级全部公式,钩码一个,定滑轮28组,细钢丝一根,弹簧秤28个
七、教学过程
1、新课程介绍
1.我们之前已经了解过工作和权力。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机械做功相关的原理------做功原理。 (展示学习目标)
电影1:
我们的目标:
1、了解功理,能够运用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训练我们观察、分析、总结、推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出示一个重物,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物体运到生活中的高处? (讨论)
经过讨论得出结论:
(1) 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拉起(第2部分)
(2) 可以使用杠杆举起物体(第3部分)
(3)可以使用动滑轮、定滑轮或滑轮组来吊运物体(第4部分)
3.请思考:
当你用手拉起一个物体时,拉力对物体有做功吗?
当使用杠杆或滑轮等简单机械来提升物体时,动力会对机器做功吗? 如何计算? (W1=FS) 机器是否对重物进行作业? 如何计算? (W2=Gh) 当机器对工作对象做功时,我们说机器克服阻力并做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选择简单的机器呢? 讨论、反思和总结(见幻灯片 5)
电影2:电影3
可以省力(但是需要距离,所以不省力)
可以节省距离(但是需要花很多力气所以不省工)
使用简单的机器
可以改变施力方向(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也不省工)
四片、五片(制成覆盖片)
2. 新授予
1、那么,与机器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比,两者的大小是一样的吗? 换句话说,使用简单的机器就能节省能源吗? 接下来我们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预习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
2.学生实验,完成下表:(投影6)
实验顺序
钩重(牛)
弹簧秤示值(N)
吊钩码起升高度(m)
绳索自由端移动距离(m)
机器通电所做的功W1(J)
机器克服阻力所做的功W2(J)
4. 课堂练习(投影 9)
1、工作原理是什么?
2. 既然机器不起作用,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器?
3、判断对错:
A.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不省工 ( )
B、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所以省了一半的工( )
C.使用机械不能节能,但一定能节能( )
D. 节省距离的机器一定很费力 ( )
E.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节省能源,因此使用机械是没有用的( )
F. 工作原理仅适用于忽略自重和摩擦力的理想机械 ( )
G、要将20N的物体提升1米高,无论使用何种机械,所需做功至少为20焦耳。
完成幻灯片 5,加深您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并了解使用任何机器都不会节省工作。
4. 当一个人用轻杠杆举起重 500 N 的物体时,他做了 250 J 的功。 求出物体被提升到的高度。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1和2
【八年级物理教案技巧】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教案11-09
八年级物理教案压力12-2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物理习题教案02-16
八年级优秀物理教案第二卷01-31
八年级物理教案(选15篇)02-13
八年级物理教案 大气压强12-29
八年级物理教案(10篇精选)05-06
八年级物理教案15篇12-28
八年级物理教案(15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