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Alain)、美国理论与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弗朗西斯·克劳瑟(John F.)和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Anton),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方面的贡献,并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2021 年,科学家真锅周郎 (Shuro )、克劳斯·哈塞尔曼 (Klaus ) 和乔治·帕里西 ( ) 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所做出的贡献。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颁给了罗杰·彭罗斯,因为他证明了黑洞的形成,成为广义相对论的有力证据。 另一半由莱因哈德·根泽尔 ( ) 和安德里亚·盖兹 ( Ghez) 分享,以表彰他们在银河系中心发现超高质量和高密度物质。
201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Jim (詹姆斯)、瑞士日内瓦大学教授 Meyer(市长)和日内瓦大学教授 ()荣获该奖项是因为“他们在天体方面的工作在物理学中的发现”。
2018年,美国科学家阿瑟·阿斯金( Askin)、法国科学家杰拉德·莫罗(Gérard )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荣获“激光物理领域突破性发明”奖。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小知识
作为诺贝尔遗嘱设立的五个主要奖项之一,物理学奖颁发给“那些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 与其他诺贝尔奖相比,物理学奖的推荐和评选过程较长。 , 再小心点。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规则规定,获奖者的贡献必须“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这意味着诺贝尔委员会通常会在科学发现几十年后才颁发奖项。 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百年历史,记录了物理学史上无数的里程碑,已成为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规定,诺贝尔奖最多可授予两项不同的成就,奖金将平分。 如果一项成果由2至3人完成,则该奖项将共同颁发给他们。 奖金最多可由 3 人分享。
俗话说,成名要早。 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劳伦斯·布拉格。 1915年,25岁的他与父亲亨利·布拉格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利用X射线研究晶体中原子和分子结构方面做出的贡献。
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阿瑟·阿什金( )奥地利物理学家,他在 2018 年获得诺贝尔奖时已经 96 岁了。获奖理由是“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曾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约翰·巴丁因对半导体和晶体管效应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他因超低温理论再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获奖最多的领域,共有6位华人科学家获奖。
1956年,31岁的美籍华人李政道和35岁的杨振宁提出“李杨假说”,并于1957年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年,美籍华人朱棣文因“发明了一种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美籍华人崔琪因解释电子量子流体的特殊现象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因其在“关于光在光纤中传输用于光通信”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