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本科生。 材料专业研究生。 材料物理专业大一的时候选修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很差,可能是因为早期学校不太重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等通识科目,大二的时候我选修了力学、电磁学、数学物理方法等四门物理专业课程。 大三的时候,我选修了材料结构与性能等材料课程。 武汉科技大学的前身是钢铁学院,因此材料课程以金属材料为主。 大四的时候,因为考研,基本上是比较容易通过的一门课。 (详细课程信息请参考武汉科技大学官网)(补充说明:现在很多课程都是由年轻教师授课,新气象)
材料物理专业虽然里面有“材料”二字,但它属于理学院,而不属于材料与冶金学院。 科技大学落户黄家湖校区已经四年了。 位于武汉市南三环外。 到达市区单程需要一个多小时。 预计2020年地铁开通后情况会更好。
材料物理专业考研率最高(没有之一),大部分学生转学。 新生升学辅导员和老师灌输的观念是:本科毕业很难找工作,必须考研(洗脑……)。 考研有两个主要方向:材料和物理。 希望大家在本科学习期间材料物理考研方向和学校,多了解各个行业的需求以及自己的爱好、优势和劣势,多做研究和研究,选择一个自己喜欢(至少接受)且可行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材料行业的形势并不乐观。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前沿的东西,不太注重转化为产业。 与工业应用存在相应的脱节。 而且国内的科研评价机制过于重视论文,过分尊重论文。 。
物理学考研的现状尚不明确。 学习物理需要数学和物理方面的天赋。物理专业和材料专业一定要去相对比较好的学校。 普通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
受访者2017年才开始使用知乎(md,我怎么不早知道有这个好东西)。 2018年,通过筛选有效信息、阅读大量分析文章和书籍,我对中国制造业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 短期来看,材料行业里面还是比较艰难的。 当然,知乎是在劝说人们退出主阵地,解释了一些客观情况,但悲观情绪被夸大了,一些消极的事情也被过分夸大了。
大一的时候,几个同学很快就换了专业,其中三个人转学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见证)。 其中一位大师,后来自学了Java,还去武大华科的招聘会,在杭州找到了一份月薪近万元的工作。 。 也有转移到工商管理。
受访者是一名高中校友,华南理工大学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又是材料……)。 大三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不擅长,于是自学了计算机,并在一家软件外包公司找到了一份起薪8k的工作(当时的成绩足以在南大学习计算机)中国科技大学). 的)
受访者认识一位1984年出生的朋友,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专业,获学士学位,从事ERP工作。 企业软件更新比较慢,但也需要不断学习。 我已经传达过,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受访者的高考成绩允许他学习软件工程,但他在材料物理专业没有太多经验。 他居然挂科了4年,继续读材料当研究生。 如果有大三的同学看到这个答案,希望你们早点思考一下兴趣爱好和就业问题。 如果你打算转用电脑,电脑有两个方向:硬件和软件。 对于软件,可以用能上网的电脑实地学习(可能有点夸张)。 对此,在转专业、转职业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武汉大学2014级计算机专业课@徐佳佳,自我规划性很好的硕士。 北京理工大学的@金旭亮老师也深深感受到,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只注重考试。 按照学校的安排学习并不会带来好的计算机工作。 他在知乎和他自己的网站上提供了很好的计算机实践指导和课程(可以查看金老师的个人求学心得《一个普通IT人的十年回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惑自己的学习和谋生之路,我们必须解决)。
金老师的课程网站/
金老师的课程网站/
金老师的课程网站/
即使你是计算机专业的,也不能靠你的专业取胜。 按照学校的安排,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收入中位数是6k。 如果想学足够的真本事,本科起薪在万元以上。 它对学习者的自我激励能力有很强的要求。 他们必须选择自己的方向,并不断尝试、犯错误。
计算机专业学士学位毕业总结_许佳佳的博客-CSDN博客
8102秋季校招:我的校招经历+求职总结(面试+技能)_黄青青的世界-CSDN博客
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你想从事计算机科学职业,最好从一开始就选择计算机专业。 大一就可以转专业(现在转计算机专业还是很难)。 知乎上对计算机的赞扬过分了。 如果你对电脑不感兴趣或排斥电脑,最好不要强迫自己转用。 当然,计算机并不完美,但计算机已经渗透到传统学科和行业。 除了目前热门的互联网企业之外,工业互联网等各个制造业、银行业都有需求。 相对而言,它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和行业。
之前有老师在课堂上胡言乱语的时候,他说,如果你有一个好的方向,就去做吧,哪怕是准备公务员考试。 这是一件好事,但我没有给出任何具体建议。 如果你打算考公务员,就转一个可以考公务员的专业就可以了。 参加三门考试没有限制,竞争也会小很多。
考研可以跨专业参加,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准备。 不要被本科专业束缚,形成固定思维。
2019 年 6 月 13 日更新:
第一批本科毕业的受访者大部分参加了考研,60人中约有4人延迟毕业(没有修够学分),5.6人找到了工作。 大部分去富士康、江苏一家家族企业钢帘线公司(无技术含量)、佛山一家照明公司进行销售。 我感觉整体提升空间不大。 即使本科期间跟着老师做一些科研实验,对于找工作也没有多大帮助。 将为考研复试提供一定的简历点。
我和2019年毕业的大三学生交流过,除了考研的,大部分找工作的人都去了富士康。 工资5k多,技术也不怎么样。
可以考半导体方向的研究生。 比如,有人考研去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公务员考试有专业要求。 材料物理没有三门考试的限制,所以选择相对较少。
跨专业考研,可以看看自己想报考的公务员职位的专业要求,报考相应专业的研究生。全线报考计算机考试越来越难了。 不建议强迫自己服用。
现在(2021年)好像大一第一学期只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而且对成绩排名有要求,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大一课程对大多数工科专业都有用,所以他们需要努力学习。 计算机专业是转专业的理想选择。 如果难度高,也可以转行通信工程。 像自动化这样的专业,有一些计算机课程,可以救国。
更新于 2019 年 9 月 4 日
我现在感觉平静多了。 材料行业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鼓励”。 中国人做真正的材料研究确实很棒。 我和学弟学妹沟通得知,材料物理系物理专业课程将热光子学四门课程降级为普通大学物理,课时严重不足。 在经历了真实的材料研究后材料物理考研方向和学校,我发现物理专业课程在真实的研究中非常重要。 像这样减少物理课程确实不好。 不过,减少到普通物理也相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理学院大部分老师从事金属材料的研究,包括磁性材料、超硬材料、锂电池(其中有一些是真实的)。
中科院物理所的同级学生以及随后的初中面试全部被拒绝。 物理所复试一定要多做准备,复习规定科目,最好对前沿物理方向有一定的了解和自己的判断。 这你需要能够在本科学习期间与可靠的老师进行交流和学习。 我个人比较认可的青年教师有程老师、冼老师(女)、徐超老师。 这些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真诚。 做磁控溅射和锂电池的老师也很好,方向也不错。 当然,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研究领域。 在选择方向之前,你必须进行初步研究。 可以多咨询学长,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长。 受访者对新能源(电池)行业和微电子应用行业较为乐观。 开发(请参阅文章中的最后几个链接)。 只要遵循本科期间的科研流程即可。 如果老师带领本科生做科研比较用心的话,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你应该对科研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你必须在国外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除了材料之外,其他方向也有发展。 可以在评论区讨论(比如IC方向,制造业不用出厂,数学、电子、模拟电子等课程和专业课差别很大)材料物理学)
我个人走了很多弯路,希望以后的同学能够少走一些坑。 可以考虑考研锂电池等有实际应用的材料方向,学习真正的人才和实践知识。 不要害怕考研。 您必须在外部学校参加考试。 100分的确定性是不可能通过90分的难度的。 考研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更好的发展(多咨询考研之外其他学校的学长学姐。考211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本钱,考985是为了让自己利润。
分数高的牌有自己的玩法,分数一般或分数低的牌有另一种玩法。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没有目标或者不喜欢而浪费斗志。
只要做好资料的调研,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如果你还不相信自己,那就让我先相信你吧。
不过考研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确定目标院校。 最好多和以前的前辈交流,多了解相关信息。 去校外的好学校,设定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去争取。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从早期的信息收集到长期的审核,你必须密切关注所申请院校的招生信息的更新。 最重要的是坚持。 如果不能通过,可以在通过国线后转回学校。 具体流程和时间衔接,还是需要询问考研的前辈。 有的人通过了考试,学校考试通过后转入211)。 如果你去一所好学校,至少可以获得更好的文凭。 如今,招聘以学历为主,不限制专业。 比如长江存储,起薪就过万。 即使打零工,985所学校也是首选,其次是211所学校。 凭借这两种资格获得工作变得越来越困难。
不要100%确定能通过90%的难度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以后的路,建议不要为了考研而考研。 可以先工作,看清楚一些情况和自己的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研(也多和家人沟通,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承受的压力太大了) ,比如买房,不像20岁出头就结婚生子,每一代人面临的问题和压力都不一样,如果辞职考研,也需要家人的支持.)
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学习,尽量选择有前途的方向。 我个人能看到的是半导体和新能源(电池)的方向,在制造业中是比较好的。
关于半导体制造工厂、工作内容和职位,下面两个链接比较详细。
选择一个特定的职位来收集信息并自己进行研究。
如今,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工资也相应上涨。 对于研究生来说,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华虹格雷斯等公司每个月税后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算是材料专业比较好的地方(最好是研究生级别的,专业方向匹配得好) )。 有趣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郝跃团队的老师虽然做微电子GaN器件,但大部分都在微电子学院,而且还有少数老师在学院招收学生。材料。 咨询了朋友,西安电子材料学院是做GaN器件的。 当你开始工作时,你可以获得税后10k以上的起薪(可以达到15k以上)。 西电微电子学院也做GaN器件,工资会高一些,但是考研科目不一样。 材料学院的考研科目一般为材料物理。 已通过的课程,具体教材版本请参阅招生简章。 微电子学院第一门专业课科目是801半导体物理。 复试科目详见招生简章。 这不是材料物理专业学过的课程,所以有些难度。 (GaN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 你可以看一下 @Arvin 关于 GaN 的一些回答。 当然,实际做微电子器件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向(对于武汉科技大学毕业的人来说)。 相应的技术职位包括器件工程师,实际制作硅基器件的教师的选拔也有相应的方法。
微电子器件的文章参见IEDM(微电子器件领域国际顶级会议),期刊参见TED(IEEE on)和EDL(IEEE)。
真正的微电子器件更适合擅长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的学生。 (国内以第一单位第一作者身份发布IEDM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仅有十几所,目前发布IEDM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华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院所包括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上海微系统研究所。根据具体老师的不同,微电子器件还可以分为很多方向)
如果您想更多地了解微电子领域和行业,请关注该领域的优质受访者,阅读更多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分析和解答。 比如上面文章中的@就很好,还有其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很犀利、中肯。
半导体行业,以“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为例,分为电路、器件、材料和工艺三大方向。 电路设计直接面向应用。 就业和工作环境是最好的,预期增长也相对最好。 是的,数字电路科学与编码很接近。 电路在办公室设计,无需离开生产线。 模拟电路就业相对较差。 模拟IC与设备有一定程度的重叠,与设备的物理性质密切相关。 数字电路本科,最好学习通信工程等专业。 由于国内器件行业正处于向行业先进企业学习的阶段,国内产业还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就业介于电路和材料技术之间。 材料与工艺方向对应半导体制造一线岗位。
新能源方向考研选拔教师和学校的办法如下。 例如,看看相关学术会议上的演讲者,避开那些只关注论文的人。
关于锂电池,可以看看@公长文武等人的相关回答。
不同学校的锂电池教师所在的具体学院决定了考试的科目。 比如,武汉大学著名锂电池专家艾新平、曹玉良就在化学学院,他们的专业课程适合化学专业参加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团队在材料学院,考国家统一命题数学与材料科学基础考研。 吉林大学陈刚的团队在物理学院(好像是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考研应该是物理。 根据专业课程招生简章,他们选择了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普通物理。 (为了准确,具体情况最好连续三年对比学校的招生简章。)如果专业靠前的以武大华科为参考,成绩一般的可以参加普211考试。
受访者的观点只能作为参考。 毕竟,社会在不断变化。 每个人都必须创造自己的可能性。
其他方向肯定会有好的出路,需要大家自己探索。
无论是考更好的学校、参加公考、还是工作,都展现出自己的全部实力,全力出击。
我们的目标是——兴(zhan)陈(zhe)达(zheng)海(qian)
/p/
本科课程越来越接近通识教育,需要你自己做出决定去尝试不同的方向。 能够报考计算机科学当然更好。如果你没有报考,你也不必因为天坑之类的事情而放弃自己。
每个人的道路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