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创新不断加速发展,“神舟”往返、“天问”探火、“羲和”追日、“北斗”引导……每一个“中国人”浪漫”让神话照进现实。 浪漫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撑,而位于屈原故里的三峡大学,更是推动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本期我们就走进中国三峡大学,了解学校在天文领域的“隐藏实力”。
忠心问天,星悬天
“天空在哪里?十二分为多少分?太阳和月亮安全吗?星星安全吗?” 屈原的《天问》自诞生以来,就引起了世人探索未知星空的兴趣。 “天问”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宇宙奥秘的感叹和千百年来探索无限远方的不懈努力。
几千年后,中国三峡大学高举“探索”的旗帜,再次扬起探索的风帆,驶向无尽的天空。 作为湖北省物理学会和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在天体物理学研究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天体测量学和星系天文学是其“绝活”。 学校依托深厚的学科积累,在恒星运动统计、太阳图像平场处理、手绘太阳黑子图信息处理、重子声波振荡、宇宙年龄测量、星际灭绝和其他天文学研究。
GPS1自行精度大小分布
“问天”屡创佳绩——
2017年,三峡大学天体物理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高精度大型行星表GPS1; 2021年,中国三峡大学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等单位,利用宽距双星精确测量了3551对双星的年龄。主序——白矮星双星; 2021年,中国三峡大学研究团队再次联合中外团队,利用其他巡天数据揭示银晕恒星的化学和动力学规律; 2022年,中国三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盖亚巡天数据精确测量了银河系的质量,结果比其他国际团队测量的平均值准确近一倍。
猎户座附近天空lb空间中恒星“蛇”形结构的分布
“追星”从未停止——
2021年,中国三峡大学田海军教授利用欧空局盖亚DR2巡天数据,在太阳邻域猎户座天区附近发现了奇特的巨星“蛇”状结构。 研究成果引起国际关注; 2022年,中国三峡大学曾祥云博士与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合作三峡大学物理实验预约,发现了一颗周期最短的蓝色大振幅脉动变星,为系统研究BLAP物理起源提供了重要途径。
2022年5月25日,紫金山天文台“三峡大学之星”铜牌揭幕
“星光”照耀世界——
2021年9月,国际小行星理事会(CSBN)正式批准将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10月10日发现的这颗具有国际编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三峡大学星”(英文名:San Xia),以表彰中国三峡大学在天文学领域的积极探索和杰出成就。 中国三峡大学星是中国大陆第13颗以大学命名的小行星。 它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天文研究方面的努力,也将见证中国三峡大学未来天文学的新成就、新篇章。
“三峡大学星”轨道图
问天之旅浩瀚无际,但在那耀眼的星海中,已经有一颗属于中国三峡大学的星星了。 行星日夜自转,正如三大伟人永不停歇的奋斗; 星星不朽,耀眼夺目,正如“探索”精神的闪耀。
育人争先,自立之路
仰望星空,三峡大学用忠诚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脚踏实地,中国三峡大学不断探索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宏伟而顺利的天文人才培养之路。
2018年5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共建的“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揭牌。 研究中心的成立,为学校物理、数学、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了新模式。
依托该研究中心,中国三峡大学于2019年推出“天文探索精英班”,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优秀人才在天文学领域。 截至2022年6月,已有30余名学生参加国内各天文台的学习或实习活动。 其中,17名学生完成了天文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免试,继续在天文领域学习和深造。
中国三峡大学2018级本科生张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三峡大学2018级本科生曹继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为打造三峡大学天文数学科普教育品牌,学校依托省级物理实验示范中心,整合中国三峡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中心等科普资源,组建三峡大学天文、数学、物理教育实验基地。 基地室内科普活动面积约1000平方米,室外科普活动面积约3000平方米。
基地建成后,邀请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多场科普报告,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科普环境。 2022年11月,基地还成功入选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
利用多功能智能实验室开展科普活动
星辰冰霜掠过,所有人都没有犹豫。 我们的后人在探索世界的征途中,继续努力,继续奋斗,继续努力。 相信在群星的照耀下,他们的明天会更加耀眼,他们也一定会以“三巨头”的名义再次在群星中闪耀!
青春扬帆,追梦有“理”
观其源可知其流,观其流可追其源。 中国三峡大学的天文研究之所以屡屡谱写辉煌篇章,就在于它扎根于沃土,而这片沃土就是中国三峡大学理学院。
理学院自2000年建院以来,秉承“求真、笃行、奉献、拥抱社会”的学院文化,九天逐梦。 基于巡天数据,开展恒星运动测量、大规模星表构建、恒星动力学等课题研究,揭示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广纳贤才,多名研究员、教授等专家学者主持过国家、省部级重点项目。 研究项目,荣获中国“十大天文科技进步”称号; 许多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三峡大学物理实验预约,成长为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
全国著名天文学专家赵刚教授为理学院学生做学术报告
以天文学为荣,但不限于天文学。 经过多年发展,理学院凝聚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 “应用数学”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物理学”获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应用数学”、“凝聚态物理”获批学科设立楚天学者岗位。
与学科实力相匹配的,是湖北省高等学校两个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60余名副教授以上教师的“元气”,以及湖北省弱磁检测工程技术研究,校企合作建有两个省级光电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两个磁性功能材料与信息技术宜昌市重点实验室,以及多所学校的“硬核支撑”级研究机构。
理学院部分科研成果展示
在优势学科的带动下,理学院的专业实力“不容小觑”。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统计学5个本科专业。 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入选湖北省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学科竞赛也“大放异彩”。 2019年,理学院获得数学建模国家级奖项200余项,获奖数量居全省第一; 2020年,理学院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3F奖(国家特等奖提名)。 、M奖(国家一等奖)12个、H奖(国家二等奖)42个,获奖率高达40%,创下新纪录; 在其他竞赛中,理学院学生也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奖。
理学院的一些竞赛荣誉
在这里,学生还可以与两院院士、杰出学者、杰出校友、知名企业家“面对面”见面; 他们可以在“第二课堂”体验不同的教学实践,实现个性化发展。 离开学校后,学院毕业生在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用人单位眼中也是“烫手山芋”。 近年来,理学院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考研录取率超过25%。 在这里学习有美好的未来。
星空浩瀚,但探索永无止境。 怀着更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三峡大学理学院正在追逐梦想,即将取得丰硕的成果。 如果你也想在《探月追星》中遨游浩瀚宇宙,在《数学的真正趣味》中领略科学的奥秘,欢迎加入中国三峡大学理学院!